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8章 在上工躲懒这块,你略胜一筹

    最后,赵向秋还是没有拗过赵母,和赵母一起把缝纫机抄小路抬到自己家。

    赵母还开玩笑的说,缝纫机放她那才是最安全的,村里现在除了自家人和被迫劳动的几人,都没人敢进她那院子。

    就算院子里掉了钱,大家都未必敢进去捡。

    赵向秋听完,抿着唇,腮帮子鼓鼓的,表示不开心,自己那么温柔善良又体贴人,怎么能被人误解呢?

    算了,误解就误解吧,落得自在......

    缝纫机抬回家后,赵向秋坚持要送2匹布给赵母,赵母收下,但没过一会儿就拿来10块钱给她,

    要是不收钱,就不要布,赵向秋长叹一口气,只能收下。

    院子里的柴火又快堆满了,赵母说被迫劳动三人组每天都如约完成自己的任务,数量一个不差。

    惹得赵母啧啧称奇,特意询问赵向秋:“你到底是如何做到让这三人自觉又坚持完成任务的?

    你和娘说说,改明儿我在你二哥二嫂那试试,看是不是对所有懒人都受用!”

    赵向秋:......

    好怕二哥二嫂找我算账......

    但看着赵母那期待的眼神,又不好什么都不说。

    索性不要脸算了。

    “娘,您觉得是我懒还是那三人懒?”

    赵母蹙眉沉思半刻,似乎在用心折磨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觉得你们半斤八两,但在上工躲懒这块,你略胜一筹!

    因为你会瞎扯,脾气还不好,下手又狠,村里好像没你的对手。”

    赵向秋:......

    老娘总结的如此到位,赵向秋也不好辩解,因为她说的好像都是事实?

    直接破罐子破摔的道:“娘不愧是亲娘,对我了解得如此透彻!您说我一个最懒的人,面对几个比自己稍微懒点的人,只要一直告诫自己,他们不干活,你就得干!

    只要坚持这个观点,再把他们最畏惧的地方琢磨出来,对症下药,自然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

    您要想改变二哥二嫂,有点难,因为您和爹,还有大哥他们太勤快了,除非你们变得比他们还懒,那两口子要是不干活,家里就揭不开锅了,但想想就不现实哈。

    因为娘是最勤快的娘,凡事都会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所以您要改变他们不现实,谁让他们有个好娘呢?”

    这套歪理让赵母听得满心无奈,但也偷着乐,只要自己在一日,就不会让这个家垮了。【1】

    【6】

    【6】

    【小】

    【说】

    那俩爱耍滑头的,只能说真是他们运气好,碰上自己这么好的娘和婆婆!

    中午,赵母说到做到,真的给赵向秋加餐。

    其他人吃的是红薯饭配水煮萝卜,赵向秋吃的是面条,还搭了一个荷包蛋。

    大栓满脸幽怨的看着赵母,再看看自己碗里的红薯饭,半点食欲没有。

    赵母一个犀利的眼神扫过来,他就蔫了,马上埋头扒饭......

    赵母板着脸,沉声道:“你们不用盯着大姑碗里,这段时间大姑给你们好吃的还少了?一个个说要孝敬大姑,就不能只嘴上说说,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大姑天天去做临时工,早出晚归,比我们在家里待着辛苦多了,奶奶给她做点好吃的怎么啦?

    说到底,这面条和鸡蛋也是她带来的,平日里都没时间做给她吃,今天难得做了,你们就一个个瞅着不放,这就是你们说的自己最喜欢大姑?”

    这话不是拉仇恨吗?

    大栓立马表态:“奶奶,您误会了,我们怎么会和大姑抢吃的?我们心疼她还来不及呢!

    我是怕她一碗面条不够吃,想着把自己的饭分点给她。”

    二栓也说:“是的,我们是担心大姑吃不饱,想分点饭给她。”

    三栓把头从碗里抬起来,幽幽的说:“奶奶,您太小气了,大姑这么辛苦,怎么能只给煎一个蛋?最少也得两个,不,三个才够!”

    大栓、二栓:......

    为什么这小子每次都能捡漏?

    瞧瞧这话说的,大姑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深了,还摸着那小子的头。

    太过分了!

    赵向秋只是被这几个孩子逗乐了,正好三栓离自己最近,顺手而已,却没想到让几个孩子暗里较量......

    赵卓妍不动声色的拿出一个空碗,把自己的饭分出一半,乐呵呵的递给赵向秋,还冲她眨眨眼。

    其他几个孩子见了,纷纷抱着自己的碗,把自己的饭分一部分出来,那个空碗瞬间就堆满了。

    赵向秋无奈极了,从水库工地回来后,她极力克制自己,不想让自己一餐三大碗,不然天天坐家里,身体非得横着长不可。

    “大姑谢谢你们的好意,但大姑吃一碗面条真的够了,这碗饭大姑吃不完,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来,你们把自己的碗拿过来,各自把自己的饭捞回去,自己的饭自己吃完。”

    捞完一圈后,最后一份是赵卓妍的,她发现把饭倒入自己碗里后,饭居然堆起来了。

    她就纳闷了,那我之前吃的去哪了?

    怎么还越吃越多了?

    但大栓、二栓、三栓包括大丫,全部埋头干饭,装作没事人一样,她只好默默的忍着泪把饭吃完。

    你们不爱吃红薯饭,我也不爱啊!

    现在的小屁孩心眼真多......

    三天后,赵向秋再次到向阳公社。

    她先四处闲逛一圈,发现街上挎着篮子进出各个巷子的人好像多了点。

    看来瘸三爷和拐四爷真的解决了......

    赵向秋扮成三爷的样子,按照之前罗小海给的地址,直接找到他家。

    他们一家全在院子里忙活,有劈柴的,有扫地的,有洗衣服,有规整物件的。

    从外面看,罗小海家的日子确实不好过,狭小的3间土砖房,挤着他们一家5口,全家人看着都很瘦弱。

    罗小海一个回头,见门口站着一人,再细看,发现是赵向秋,激动得眼泪直流。

    “三爷,您可算来了!快到家里坐!”

    赵向秋婉拒:“不了,我来找你有点事,你把你兄弟名字和地址写给我,然后把他们召集起来,带上你们所有的钱,1个小时后,在城南那个小树林等我,我给你们货。”

    罗小海欣然答应:“好!谢谢三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