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23章 吴兰挖坑,战果喜人

    但是!

    骁骑旅的士兵们并没有更加混乱,更没有人因此而逃跑。

    受伤者们纷纷闭紧了嘴巴,以免扰乱军心。

    对于这种情况,邱实觉得不可思议。

    便是张季等军官,也十分震惊。

    原因其实很简单。

    吴兰等人的功劳!

    郭嘉挑选了吴兰等36人进入骁骑旅。

    这些人都是做思想工作的好手,还懂得护理和卫生知识。

    他们进入军中以后,有空就给士兵们讲故事,也给有病或受伤的士兵进行简单的治疗和护理。

    这年月没什么娱乐,军中的基层士兵们还受各种管制,生活极其枯燥。

    吴兰等人所讲全是军人的故事,一大半都是夏军士兵中的真人真事,这就很接地气。

    同时,也让听故事的人受到感染,不自觉就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习。

    虽然吴兰等人加入骁骑旅只有几天时间,但骁骑旅的士兵们还是学到了许多。

    当骁骑旅的新阵型形成,邱实等人也就没有了机会。

    邱实并不气馁。

    在他看来,他必然取得最终胜利。

    因为这种自信,他甚至不想让郡兵发生过大的损失。

    邱实带领郡兵骑兵围着骁骑旅的军阵绕圈子,使得战马始终处于奔跑状态。

    在此过程中,剩余的郡兵骑兵以及张修,陆续赶到。

    张修并未参战,而是带着两名亲信,远远地驻马观望着。

    作为一名造反者,他非常关心朝廷军队的真实战斗力。

    邱实作为前线指挥官,对于骁骑旅的观察更加仔细。

    终于,邱实觉得了解得差不多了。

    “弓箭手上前!”

    邱实大声下令。

    在他脸上,浮现出一抹自信而残忍的笑意。

    郡兵中的两百余弓箭手,马上越阵而出。

    这些人来到奔行的骑兵前方,让战马停止下来,站成一个相对松散的方阵。

    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这年月没有马蹬。

    能在马上进行骑射的骑兵,一千个中都没有一个。

    便是草原民族,也只能在马上射出箭矢,而很难射得中人。

    眼前这伙郡兵骑兵,以前全是步兵。

    张修和张鲁为了造反大计,自掏腰包将他们变成了骑兵。

    但因训练时日尚短,他们的骑术相当差劲。

    若是在奔马上面射箭,准头肯定没有,很多人还会直接从马背上面掉下来!

    所以,他们只能让战马停下来,才能进行射箭。

    由于认定骁骑旅没有弓箭,这些人与骁骑旅的距离很近,仅有二十步左右。

    眼见郡兵弓手们纷纷取出弓箭,郡兵们脸上全都露出轻松神色。

    不少人都放低了马速,准备欣赏一场好戏。

    在郡兵们看来,接下来的战斗,就是猎手将猎物玩弄至死的有趣过程。

    却在此时!

    吴兰猛然大吼一声:“取出连弩,自由五连射!”

    哗啦啦!

    咔嚓咔嚓!

    随着一阵钢铁被扳动的声响,一架架钢铁连弩在骁骑旅中出现!

    这是一种最新式的连弩,名为“可折叠钢制连弩”,简称“折叠连弩”。

    它是军器司司正石滔石广元受了诸葛亮的刺激,从而设计出来的。

    设计之初的想法是给裁决司的士兵使用,用于增强暗杀者们的火力密度。

    可以折叠,还十分小巧,加上箭匣的重量也只有四五斤。

    平常状态下,它被装在一个长方形的皮袋子里面,背在士兵背后。

    除了射程近了一些,没有别的毛病。

    赵云出发之际,这种弩已经生产了六十三具。

    赵云直接带走了六十具。

    考虑到骁骑旅人数不多,又要深入敌境,这六十具折叠连弩全都给了骁骑旅。

    吴兰作为军校优等生,却不依赖障碍物结阵,反而带着所有人来到无遮无拦的空地上,就是打算使用这六十具连弩,给敌人挖一个大坑。

    六十具连弩,一共准备了三千支箭矢。

    他相信,哪怕对方有一万人,也不能承受三千支箭矢的近距离攒射。

    不是敌人无法承受那种伤亡。

    而是数十具连弩高速射击的效果,就像机关枪射击一样,普通人根本难以承受。【1】

    【6】

    【6】

    【小】

    【说】

    眼前的情况证明,吴兰挖的大坑的确坑到了人。

    对面的两百郡兵弓手,掉进了这个大坑!

    在邱实等人眼中,骁骑旅军阵一侧的前面三排人,突然蹲了下去。

    在他们身后的那些人手中,端起了一个个银光闪闪、模样奇怪的小弩。

    不等他们看清那东西,就见一支箭矢从一具小弩前方飞出。

    眨眼之后,持弩之人伸手在上面一扳,又射出一支。

    再一扳,又射出一支……

    放眼整个军阵,就是数十具小弩同时在放箭,接连不停地放箭。

    那种小箭只有不到一尺长,飞行速度极快。

    箭矢刺破空气,发出短促而尖锐的嘶鸣。

    它们就如一片飞蟥,迅疾无比地扑向那些骑在马背上的郡兵弓手。

    郡兵弓手们身上的皮甲,并没有起到什么防御作用。

    那些箭矢,深深地扎进了弓手们的身体之中。

    弓手们发出连绵不绝的惨呼,纷纷栽落马下。

    当前面的弓手们全数滚落马下,被他们身体遮挡住的那些弓手,也步上了前辈们的后尘。

    就如一阵大风吹过麦田,麦子成片成片地倒伏下去。

    骁骑旅的士兵们,已经在路上看过连弩的集中发射情形。

    但是,眼前这种实战效果,把他们也吓了一跳。

    他们尚且如此,何况站在敌对面的郡兵们。

    当五轮自由发射结束,那两百名郡兵弓手,已经只剩下四五十人。

    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是因为他们够机灵。

    见势不对,他们立即跳下了战马。

    要么躲在战马后面,要么向后逃跑。

    若非如此,他们肯定也步了别人的后尘。

    毕竟,二十步左右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

    数十匹战马,也受了池鱼之殃。

    多数战马都伤而未死,正在地上挣扎哀号。

    死人死马,伤兵伤马,淋漓的血水,把不大的一片地面弄得如同人间地狱。

    骁骑旅的士兵们见状,全都露出轻松之色。

    随即,他们都在心里暗自佩服吴兰。

    要不是吴兰用计,把敌军弓箭手勾引到面前全数杀掉,敌人完全可以远远地对他们放箭。

    由于敌军拥有大量骑兵,他们至死也不敢冲出去反击。

    现在!

    敌人的远程攻击被一扫而空,他们可以安心防守了。

    突然,一声暴喝响起:“所有人,准备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