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02章 王莽能和我比?笑话!

    赵云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是:尽快一统天下,将夏国的影响力散布到天下每一个角落。

    那样一来,很多规矩都会被渐渐松动。

    一两代人之后,问题就会得到彻底的解决。

    而想要快速一统天下,靠武力硬来是绝不可行的。

    仅仅关中的世家豪族,就让夏国的高层们费尽了心机。

    若是把范围推广到全天下,一不小心就会变成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的局面。

    天下表面一统,政令也能强行推行。

    但是,各地都有造反派骨干在暗中活动,在悄悄地煽动民意,制造不满。

    这个时代的百姓们,本能地会相信他们身边的人。

    特别是那种出身不凡的人,随便说啥都有百姓相信。

    这是阶级固化三百多年的结果。

    将夏国变得更加富裕,引起其余各地百姓的强烈羡慕,才是最为靠谱的一条路。

    问题就来了!

    夏国目前都还不能保证人人吃饱饭,又如何才能变得更加富裕?

    赵云一边低头沉思,一边在院子里来回踱步。

    夜色悄然降临,周围挂起了灯笼。

    突然,肖林急匆匆而来,对赵云抱拳道:“大王,邓将军安排了晚宴,招待刘玄德等人,您要去参加吗?”

    赵云点点头,道:“理当参加,带路吧。”www..cc

    宴会在前厅之中举行。

    主位是赵云的,暂时空着。

    其余位置上,已经坐满了客人。

    左边是夏军将校,为首的是邓贤。

    右边的是长子城的新降文武,为首的是刘备。

    一共有六七十人,看起来济济一堂。

    眼见赵云进来,众人一起起身,向赵云躬身行礼。

    赵云一边向主位走去,一边面带微笑地向众人挥了挥手:“大家不必多礼。”

    坐下以后,便对旁边站着的侍女吩咐道:“开席吧!”

    那侍女立即跑下去通知。

    不多时,许多侍女手端木盘鱼贯而入。

    当侍女们离开,各人面前的案几上面,已经摆上了丰盛的酒菜。

    赵云没有去看那些菜肴,而是盯在了那只大一号的泛黄瓷碗上面。

    军人喝酒都用碗,还喜欢大碗,这是连赵云都头痛的。

    即使这个时代的酒度数都不高,但几大碗下去,小肚子就胀起来了!

    作为一个大王,总不能频繁跑厕所吧。

    一不小心就会被人传成“大王肾虚”!

    心中暗自叹了口气,赵云端起面前的酒碗。

    扫视着众人,肃然道:“因为大家心中都有百姓,我们方能干干净净地坐在这里。我便以这一碗酒感谢诸位,并希望诸位永远把百姓装在心中!”

    说罢,将酒碗凑到嘴边,一饮而尽。

    “诺!”

    堂中众人纷纷应诺,然后各自举起酒碗,一饮而尽。

    其后,赵云又找了两个理由,再喝了两碗。

    喝了这三碗酒,他就不再整碗喝酒,而是不时应付式的抿上一口。

    也因赵云这三碗酒,把堂中的气氛调了起来。

    邓贤等人主动起来敬酒,敬酒词一套一套的,使得刘备等人连喝了好几碗。

    关羽和张飞等人不甘示弱,回敬了一些祝酒词,使得邓贤等人也喝了几碗。

    当众人喝得面红耳赤,赵云也吃下去五六斤烤羊肉,两碗大米饭,一碗汤。

    对于赵云来说,这也只是七分饱。

    他放缓了吃饭速度,但还在吃。

    刘备、简雍、孙乾一直都在悄悄地观察着赵云,对于赵云的好胃口,三人都感到吃惊。

    刘备感觉赵云应该吃得差不多了,就站起来,朝赵云拱了拱手,问出一个问题。

    “大王,您如何看待王莽?”

    赵云心知刘备是有备而来,就放下筷子,用餐巾纸擦了擦嘴巴,又喝了口茶漱口。

    利用这个时间,赵云将刘备的意图大约琢磨了一下。

    武将们眼见赵云即将说话,全都不再拼酒,闭上了嘴巴。

    哪怕他们听不懂赵云接下来的话,也不敢在声音上压过赵云。

    至于文官们,纷纷放下筷子,满脸期待地看着赵云。

    赵云反问道:“玄德可是认为,夏国推行的制度,与王莽推行的制度高度相似,因而有些困惑?”

    刘备点了点头:“没错!”

    赵云笑了笑,说道:

    “王莽改制,改了很多东西。

    其中一部份,出发点是非常好的。

    比如:

    将土地收归国有,进行平均分配;

    稳定物价,杜绝奸商操控物价谋利;

    由国家提供低息贷款,禁止高利贷;

    对所有人进行征税,权贵和富人也一视同仁;

    发行新的货币,弥补旧币的不足;

    给无业游民安排工作,提供饮食。

    玄德以为,我说得对不对?”

    刘备思虑半晌,道:“大王的意思是,王莽的本意是好的?”

    赵云摇摇头:

    “我并未评价王莽这个人,而是在说他提出的某些制度改革。

    就我刚才提到的东西,其实已在夏国全面施行。

    大家也看到了,夏国发展得相当不错!”

    刘备点头道:“大王说得是。”

    赵云不由挑了挑眉毛:“我听玄德的意思,是想让我评价一下王莽?”

    刘备再度朝赵云拱手:“正有此意!”

    赵云摇摇头:

    “正如我刚才所说,王莽改制,有些出发点是完全没问题的。

    若能真正推行,天下百姓都会得到好处。

    但是,光有好的出发点没用,还得有相应的执行力。

    就以夏国来说!

    夏国是我亲手建立的,我在夏国拥有一言而决的能力。

    几乎所有改革制度,皆是自我而出,无人敢于相抗。

    但是!

    不敢正面相抗,不代表不敢偷偷弄鬼。

    今年七八月份,一伙来自豫州的新任官员们,就在金城郡搞出了欺上瞒下的事。

    对此,我可以狠狠地严惩他们,然后换上一批新的官员。

    王莽呢?

    他做不到我这一点。

    他的政令连长安都出不了。

    即使强行发了出去,也会被下面的官员故意扭曲本意,变成害民之政。

    也就是说,王莽弄了一些好政策出来,但没有能力执行下去。

    除此这外,王莽还搞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政策出来。

    比如,反复修改各地地名,这就是浪费行政力。

    当然,以上两点,只能让王莽成为一个昏君,但不至于让他灭亡。

    新莽王朝之所以迅速灭亡,是因为王莽太过自大,没有认清他的敌人的真实实力。

    对内!

    王莽不相信使者们看到的真相,轻信拍马奉承、刻薄寡恩的小人。

    穷苦百姓民不聊生,权贵之人觉得王莽拿走了自己的利益。

    无论穷人还是权贵,都想让王莽去死。

    对外!

    王莽轻视异族的力量,收回了所有怀柔政策,一昧对异族进行残酷压制。

    异族人对新莽王朝越来越仇恨,纷纷造反。

    外敌牵制了新莽王朝的军力,内敌摧毁了新莽王朝的根基。”

    说到这里,赵云环视所有人,掷地有声地说道:“王莽,没有资格和我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