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06章 赵云有了新计划

    迎春摇摇头,小脸上神情格外认真。

    “早餐已经准备好了,大王最好趁热吃。要不然,一会儿粥就熬干了。”

    看了看不远处那些亲兵,又踮起脚尖、压低声音对赵云汇报:“姐姐特意让人多煮了几锅,应该够十几个人吃。”

    “嗯,做得不错!”赵云笑着点了点头。

    他转过身,对拉索等亲兵说道:“今天天冷,都早些吃饭,吃饱了就会比较暖和。”

    拉索指了指身上的毛皮衣服,笑道:“穿着这东西,一点都不觉得寒冷。过了十九个多天,就今年最暖和。”

    其余士兵也纷纷点头。

    赵云摆摆手:“行了,陪我一起吃饭,不许讲价。”

    “那行,谢谢大王!”

    拉索等人笑嘻嘻地搓着手,随着赵云向前走去。

    迎春得了准信,飞快地跑了。

    这县衙的县令大约十分抵制夏国的一切,夏式桌椅一样没有。

    但赵云也不习惯分餐制吃早饭。

    那样的话,他想说话还得大声一点,以免坐远了的人听不见。

    他干脆让拉索等亲兵将十几张矮几搬过来拼在一起,形成一个中央空心的长方形大桌面,所有人围着大桌面坐下。

    拉索等人都陪着赵云南巡了三四个月,十分清楚赵云的脾气,爽快地坐下了。

    倒是刚刚成为小妇人的迎春和灵竹二女,虽然分别坐在赵云两侧,依然显得格外的小心谨慎,如同还是小侍女。

    赵云见识过如意的转变,心知过上一段时间,二女就会恢复本来的模样。

    他一边大口吃着面饼喝着粥,一边对拉索等人说着闲话。

    “我们脚下这座城,你们可能并不清楚它的往事。

    长子,是上党郡的郡治。

    而上党郡,是一块由群山包围起来的高地。

    西侧是太岳山、王屋山和汾河,

    东侧是太行山,

    南面是大河(黄河)。

    所以,这是一处类似群山关卡的地方。

    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此地的地势十分重要。

    上党郡内有南北两个盆地。

    盆地内各有河流,水源充沛,属于比较好的农耕区域。

    谁能占据上党郡,谁就能凭借这两个盆地和周边的山势,牢牢掌控住一大片区域。

    战国时期。

    为了争夺上党,秦昭襄王和赵孝成王各自检点兵马,在长平进行了生死对决。

    一战之下,秦军伤亡20余万,赵军被坑杀45万!

    这就是长平之战。

    这一战,发生在这座城的东南80里处。

    在当时,长子被秦军战领,是前线秦军的粮草囤积点。

    也是从那时开始,长子城就成了上党郡内最重要的粮草囤积点。”

    拉索十分聪明,立即联想到了什么,问道:“大王,我们会在这里驻守一段时间?”

    赵云抬起头来,肃然道:“既然这里是一处战略要地,为什么不能由我国彻底占据?”

    “嘶!”

    拉索等人,全都倒吸一口凉气。

    赵云喝了口粥,又道:

    “我知道,这样会让内阁很为难。

    若不将此地与夏国连接起来,就会出现一片飞地,很不好管理。

    若是要将此地与夏国连接起来,玄武军就要继续东进,一举灭掉南匈奴王庭。

    那将导致一场大战。”

    拉索等人纷纷点头。

    同时,心里不由暗自嘀咕。

    大王你不糊涂啊,为什么要做如此冲动的决定呢?

    却听赵云又道:

    “来到长子城后,我受到了不小的触动。

    我决心尽早一统天下!

    哪怕为此冒一些险,那也是值得的。【1】

    【6】

    【6】

    【小】

    【说】

    在过去几百年中,上党郡长期经历战乱和匪乱,一直都是一个穷地方。

    我要将这里占据下来,建设成一片乐土。

    我要让周边的百姓看到,跟着夏国走,他们就能过上好日子!

    至于南匈奴?

    他们原本是草原上的战败者。

    前朝皇帝可怜他们,允许他们内迁。

    一开始,他们只有五千多人,在五原和朔方郡放牧。

    但随着他们不断壮大,他们开始欺凌周边的汉家百姓,并不断南迁。

    至今,他们已经进入上郡、西河郡、太原郡。

    他们的上一任单于须卜,直接把王庭搬到了太原郡的祁县。

    祁县距离长子不过三百多里,快马一天就能跑个来回!

    这些家伙扩张了数百年,已经到了必须治理的时候!

    因此!

    我的计划是!

    玄武军从西向东,我军从东到西,发起冬季战役!”

    赵云在南巡路上,也时不时和身边亲兵们说一些自己的想法。

    他倒不是要说服众人,而是借机整理思路。

    众人讨论之时,他也会不时参与。

    一些还算不错的点子,会被他完善后采纳。

    提出点子的人,则会被记上一功。

    若是连着几次都有突出表现,则会被提拔,或者被送进军校进修。

    在许多亲兵看来,这就是赵云在刻意培养人才。

    不懂得抓住的人,那就是十足傻蛋。

    赵云刚一住嘴,亲兵们就发表起了自己的看法。

    “大王说得没错!这上党郡必须得占,这南匈奴必须得打!”

    “干翻南匈奴以后,我国就会得到南匈奴所占之地,从而将上党郡与夏国连接起来。”

    “得了并州,我国就拥有大汉朝的两个州了!”

    “岂止两个州?关中和汉中不算吗?”

    “我说的是完整的两个州!”

    “到时候,我国就对洛阳地区形成了半包围,还是居高临下的那种。什么时候打算拿下洛阳,一个俯冲就到了。”

    “董卓肯定不高兴!”

    “他不高兴?有种他来打过来啊!”

    “大王志在天下,任何人都别想划地为王!”

    “对!要当王,也得我家大王来封,封到海外去!”

    听见众人的话,赵云暗自摇头。

    他身边比较优秀的亲兵,要么出去带兵了,要么被送进了军校。

    结果,现在就剩下这么些大老粗。

    即使是拉索,也只能就事论事。

    他不由得又想起了刘关张。

    这三兄弟名气够大,能力也强。

    他打算将他们立为标杆,为后来的投降者作个表率。

    不如把东边的战事直接交给刘备,让他立下一些功劳。

    饭后,赵云又把刘关张三兄弟找了回来。

    “刘玄德,在去西域之前,你们先必须拥有一些战功。

    否则,对于你这个副军团长,很多将校是不会心服的。

    战功何来?

    西北面的南匈奴!

    假如我给你3000骑兵,5000步兵,你能做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