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61章 纸币行不通,发行大钱也好!

    “汉王!

    夏国发行纸币的最关键一环是,纸币真能买到东西。

    为了达成这一点,我们必须提供一些东西。

    其次,夏国的百姓还能用纸币纳税。

    如果我们推行纸币,我们也得推行这一政令。

    其三,在夏国,如果有人损坏纸币,或者拒收纸币,那是要吃牢饭的。

    其四……”

    许攸也算有本事,一口气说了夏国纸币得以流行的七条原因。

    当然,他选择性地忽略了“官民薪酬都用纸币下发”这一条。

    万一刘焉脑袋一热,真就开始印刷纸币,让文武官员得到一堆废纸,他即使不被官员们打死,也会被骂得身败名裂!

    许攸说完,就满脸期待地看着刘焉。

    他却不知,刘焉心里正在着恼呢。

    他发行纸币的目的,是用纸去买别人的好东西。

    想让他准备一堆东西给别人用纸换,那怎么可能?

    即使他有很大机率会赚,但万一纸币发行失败,他岂不就亏大发了?

    许攸说什么不好,竟然把这一条说出来。

    这就相当于在将他的军。

    如果他非要发行纸币,他就必须准备一些可让纸币购买的东西。

    否则。

    别人就有理由拒绝纸币。

    许攸见刘焉始终没有奖赏的意思,只好殃殃不乐地退了回去。

    刘焉沉思一阵,决定还是不要在自己的属地发行纸币了。

    他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我们制造假的夏国纸币,有没有办法?”

    如果这件事能成,他就可以无限印刷纸币,无限购买夏国的商品。

    在场的谋士都是人精,一眼就看穿了刘焉那点小心思。

    不由得都很无语。

    不要说印纸币,就是夏国那种造纸术,都没有人掌握呢。

    否则,大家干嘛要去购买夏国的书?

    大家难道不知道,那些书里多多少少都在吹捧夏国和赵云,妥妥的毒教材吗?

    好半晌后,沮授出来解了围。

    “大王,若要制造夏国的纸币,我们就得绑很多夏国的工匠。

    造纸匠人,油墨匠人,印刷匠人,以及……给纸币上加上透明油漆的那种匠人。

    且不提夏国对这些匠人会有保护,就算我们绑到了,他们也不一定就会所有的技术。

    因为,夏国早就在执行流水线制度,每个人只做一件很简单很单一的事。”

    听到困难竟然有这么多,刘焉顿时就有些烦躁。

    他眉头紧皱,相当不悦地说道:“不管是什么匠人,只要愿意入我汉地,我都给他二百石俸禄。区区贱民,能够得到一个官身,是他们祖坟上冒青烟,自然趋之若鹜!”

    大汉的官职大小,通常是用俸禄来代指。

    二百石俸禄,也就是一个芝麻小官。

    一众谋士听了,又是一阵无语。

    在夏国,人人在人格上平等,这是赵云的强行命令。

    不管大家在心里如何想的,但在表面上,的确是人人平等了。

    因此,在夏国的工匠,完全可以不给徐庶这种内阁大臣行礼。

    在大街上遇到徐庶,也可以不给徐庶让道。

    但在夏国以外,工匠依然是贱民的一种。

    就如刘焉自己的语气一样,充满了对于工匠的不屑,如同他们只是草芥一样。

    夏国的工匠又不是不清楚外面的情况。

    除非他们犯贱,否则,绝不会为了一个小官而离开夏国。

    再说。

    刘焉手下的二百石官员,未必就能过得有夏国的普通工匠好。

    并不是说夏国的财富要比刘焉势力多很多。

    而是夏国的财富比较平均,官府会确保人人都能吃上饭,吃饱饭。

    而刘焉这边财富,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

    少数人家中钱粮多得自动朽烂,极大多数人冻饿而死。

    在夏国的工匠,可以不担心饿死,不受权贵欺辱,活得有尊严。

    不但自己如此,子孙也是如此。

    刘焉之所以会说出那番话,完全是因为他始终生活在非常富足的环境里,并且从来就不把平民当人看。

    见了众人的反应,刘焉就知道,自己说的东西没有可行性。

    不由得相当郁闷,一张脸黑如锅底。

    郭图善于察颜观色,马上站了起来:

    “大王,纸币这件事,短期内肯定是做不成的。

    但我们可以对这件事保持关注,静待时机。

    而且,金属货币,我们是可以发行的。”

    刘焉得了台阶,马上顺坡下驴,颌首道:“那就议一议,发何发行金属货币。”

    郭图经常被刘焉私下召去议事,早已肖楚刘焉的性格。

    当即进言道:

    “臣下的意思是,最下等的是铁币,一枚当一文五铢钱。

    上一等是铜币,一枚当一百枚五铢钱。

    再上等是银币,一枚当一万枚五铢钱。

    若要发行金币,那就一枚当一百万枚五铢钱。”

    郭图的话,被刘焉深刻认同。

    大汉的货币是五铢钱,由黄铜铸造。

    由于大汉缺乏大型铜矿,又因财富过度向权贵集中,市面上就长期缺乏五铢钱。

    于是,铁钱这东西就出现了。

    在铁钱最为流行的益州,铁钱已经流行了近百年。

    这些铁钱都是权贵们私下铸造,完全是粗制滥造,但三五枚铁钱也能抵得上一枚标准的五铢钱。

    若是他铸造出精美铁钱,一枚当一枚五铢钱,绝对是没问题的。

    最让他满意的是!

    郭图建议发行“大钱”。

    所谓大钱,就是一枚钱的币面价值远超它的本来价值。

    一枚铜币当一百枚五铢钱!

    一枚银币当一万枚五铢钱!

    一枚金币当一百万枚五铢钱!

    若是这套制度被推行下去,他只需要一枚金币,就能买空几家夏国商铺的所有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