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7章 君臣尽欢

    “少主,大喜啊?”

    “喜从何来?”那人恹恹的躺在床前。

    “大老公仅小胜,班师回朝了。少主你劝谏有功无过,可能要被重新重用了。”

    这个少主不是袁飞,却是李唐的儿子李天。

    庐州地处偏僻,被发配来此,可见最是无情帝王家。

    “你错了。”这位从前的少主轻轻摇头。

    “第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何喜之有?”

    “第二、父王若是大胜,犹能赦我,若是父王仅仅小胜,我等无望再拜见天颜了。”

    公子重重的叹一口气,开始轻微咳嗽。被抽去一身龙气,其实也形同废人,空有一身报国之志。

    “是啊,我真糊涂,天汗,是一个多么骄傲的人啊?”

    御花园内,骄傲的天汗李唐和一众大臣饮酒。

    “太子被废,朝野人心浮动。有吴王李恪,颇似寡人,我欲立为太子,如何?”李唐对着大伙,开口说道。

    “不好,晋王稚乃是皇后所出,温良敦厚,是守成之君。”长孙无极开口拒绝。

    天汗在试探,用的是自家事。颇似寡人,也是在暗示群臣站队。

    若是群臣支持,意味着世家输了一筹。从此长孙无极这个世家代表,也要收敛锋芒。

    长孙无极果然出口反对,拥立的是晋王稚。

    晋王稚,长孙皇后所出,也是这个长孙无极的外甥。嫡子的身份牢牢站住大义。

    温良敦厚?这是说晋王贤明,这让不立嫡立贤,难以站住立场。<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立天子,何等大事,哪怕长孙无极算是姻亲,也已经越界了。

    群臣默不作声,天汗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弹压不住这些功臣良将了。

    “长孙无极,你也私心太过了吧!”天汗笑说,并不想立晋王稚。

    “若论私心,不过是人之常情,只怕天汗也有。”长孙无极这般说辞。

    臣议君,已经是大不敬。

    长孙无极这句话,颇有深意。第一条就是指责君王不能有私心。第二条,便是世家确实有私心,却也是人之常情。

    君王若是有私,还能成为君王吗?

    群臣噤若寒蝉,惟一能说得上话的,便是房相。

    可是房相一言不发。

    房相是法家思想,废嫡立贤,便是乱了法度。在君王和道之间,房相再次做出了选择。

    李唐颇有深意的看了房相一眼,幽幽开口。

    “朕会立晋王稚,希望他的舅舅能用心辅佐。”李唐暗示君臣关系,帝王心术已经用到了极致。

    “这个自然。”长孙家并无龙气,也没有废立之心,未来皇帝是自己的外甥,自然称心满意。

    李唐喝了一口酒,自己还有时间。虽然失去了部分龙势,他仍是平衡世家,御人之术登峰造极的君王。

    这一刻,他又想起了旧太子。

    恨铁不成钢。

    旧太子才当真是温良敦厚,对百姓没有狠心肠。自己已经暗示处境,对父亲,对君王,对国家没有半分忍耐。可谓既不狠也不厚。

    对时局缺乏判断,辅政数年,坐视世家壮大,朝堂不稳。更过分的是,连养气功夫也只学了两层,居然想出了兵诫这招,魏征这位儒道大家,究竟教出来一个什么东西?

    他要重新布局,培养自己的新太子了!

    长孙无极已经在这一刻被判了死刑。

    “朕此次出征,之所以能小有斩获。有赖众卿家替我镇守京都,实在是辛苦了。”

    “皇上鸿福齐天,臣等不敢居功。”

    “众人何必谦虚呢,尤其是房相,居中调度粮饷,保障军队日常供给,那可是一致好评。在岗期间,百姓好评如潮,维持京都稳定,居功至伟。简直是大汉的萧丞相。”

    房相若是没有遇到小怜,此刻倒也不失为君臣情深的一段佳话。

    如今房相却品出了不一样的滋味。

    萧丞相,是自污的高手。丞相总理天下,分薄了皇权。若是再有好名声,世人只知丞相,不显皇帝权威。

    “臣等别无所求,只愿百姓安居乐业,余愿足矣。”房相开口便是百姓,暗讽李唐穷兵黩武。

    这不是李唐想要的回答,君臣互相生出了嫌疑,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维持表面的太平。

    房相虽不好用,不过此时还需他继续稳定局势,李唐可以忍他。

    “京都的玄武门将领何在?”

    玄武门,是天子门!拱卫京都,调度京都兵马。

    守卫正是李君武。

    李君武为李世民出生入死,勇武非常,有赫赫战功。能为天子守门,忠义自然不必多说,李君武出列,跪倒在地。

    “你掌控京都治安,功劳卓著,可满饮此杯。”李唐给李君武敬酒。

    李君武把酒洒在地上。

    “这次出征,从京都抽调了不少兄弟,这杯酒,就献给他们吧。”李君武沉声开口。

    李唐豁然起身。

    此次出征,兵马调动多达十万。不止规模最大,更是不能输的战争。

    抽调皆是精干,而最强之矛,便是玄武门将士。

    同袍之情,生死之交,在武将间最为明显,让李君武如何能喝这一杯庆功酒?

    言及伤亡,也触动了李唐的逆鳞。

    “看来,我们万夫不当之勇的李君武也成长了!难得难得。”李唐有样学样,也把酒洒在地上。

    李君武虽是浑人,毕竟参与玄武门之变,有大功于朝廷。众人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

    一人拉过去小声分说,不少文武官员们更是以目示意。

    “臣愧不敢当,之前,家人都叫我‘五姑娘’。难得您看重,授予‘武连郡王’,敢不为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君武明显看出了李唐的不悦,试图缓和尴尬的气氛。连乳名都说了出来,大表忠心。在场的官员也在打圆场。

    “李子谢,女贞昌。帝传三世,武代李兴。”李唐在心中默念。

    好一个姑娘,好一个玄武门将领,好一个武连郡王!

    身为武将,现在已经自我思考,学会了收买人心,若是让他发展,还不飞上天去?

    “不过是一场家宴,在场众人,为朕除窦寇,灭王贼。天策潜邸走过来,也都不是外人。我怎么会见怪呢?大家只管喝酒吃肉。”李唐满面春风。

    “李君武其每战必单骑先锋陷阵,勇猛非常。为朕朕除玄武门有功,赏白银五百两。”

    屠苏美酒白玉杯,炙烤全牛嫩羊腿。虎骨鹄羹蒸鹿尾,蜜蜡熊掌黄鱼髓。

    胡舞胡姬,美轮美奂。瓜果飘香,君臣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