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7章 除却巫山不是云

    在一众百姓的围观、吹捧中,朱七牛一行兄弟七个骑着高头大马一路招摇过市,来到了位于白鹿街前街的一家布匹铺子外。

    围观百姓也都聚了过来,一个个若有所思的扫视着那家铺子,嘀嘀咕咕。

    “到了,就是这里。”朱四牛激动的说道。

    朱七牛翻身下马:“那还等什么啊四哥,进去吧。”

    朱四牛‘嗯’了一声,拍了拍身上的衣服,有些紧张的抬步就要进门。

    正赶上铺子老板听见外面的吵闹声、出来凑热闹。

    二人差点撞到了一起。

    朱四牛有些局促的一把扶住了差点被门槛绊倒的老板:“额……您没事吧?”

    这老板便是朱四牛看中的那姑娘的爹。

    自家闺女和朱四牛的事儿,当然瞒不过他。若否,他早就急吼吼的给自己闺女说亲了,毕竟闺女都二十多了。

    换言之,他本心里还是希望朱四牛跟自家闺女在一起的。

    就是朱四牛这小子有点轴,非得混个人样再来提亲,作为女方的亲爹,他也不好说啥。

    如今朱四牛终于登门了,这老板乐的都能看见后槽牙了。

    “四牛……不,忠勇伯,你回溧水了呀。”

    “李伯父,您叫我四牛就好,我今天是特意来向您提亲的。”朱四牛憨厚笑道。

    李老板摸了摸胡须:“好好好,进来坐,进来坐。”

    朱四牛‘哎’了一声,被李老板拉进去了。

    朱七牛等人连忙跟上。

    朱大牛则留在了外面,招呼朱四牛家的家丁往里搬彩礼。

    朱四牛这种性情中人,多年来只认定一个姑娘,彩礼准备的自然是充分的。

    腊肉,一大车。

    牛肉干,一大车。

    腌羊肉,一大车。

    另有各种金银铜币和金银铜钞、珠宝玉石等。

    另有各种绫罗绸缎、笔墨纸砚、陶器瓷器等。

    每一样都相当有排面。

    随着一样一样东西被拿出来,围观的人不时惊呼出声。

    李老板感觉老有面儿了。

    得知消息,李姑娘压抑不住思念的冲动,小跑着来了前厅。

    “四牛,你回来了啊。”

    朱四牛挠了挠头:“我来你家提亲,你……愿意吗?”

    “当然愿意,我等这一天等好久了。”

    朱七牛等朱家兄弟含笑看着这一幕,同时也不免打量一下未过门的嫂子(弟妹)。

    嗯……确实蛮标志的,难怪老四从小就惦记人家。

    之后的事情就没啥好说的了。

    总之就是商讨婚期、交换八字之类的流程。

    朱七牛他们这些小的不懂这些,全程当吃瓜群众,朱大牛却是门清。所谓长兄如父,该确定了解的流程都直接由他负责了。

    一切商定结束后,李老板热情的呼朋唤友来陪客,还专程包下了一间酒楼的二层来款待朱七牛他们。

    席间,朱四牛自然是受到了未过门媳妇儿们的娘家人的热情对待,一杯酒刚喝完,手里的酒杯立刻又满上了。

    也有人问及草原情况和太安城之战的,也有想趁机巴结朱七牛和朱三牛、朱四牛的。

    对于这种情况,考虑到大家都是亲戚,趋利避害又是人之常情,朱七牛他们并未有什么过分的言语或举动,就‘嗯嗯嗯’‘啊啊啊’的敷衍呗。

    至于朱九牛和朱十牛,全程吃吃喝喝。

    一场热闹的午宴过后,朱七牛带着朱十牛回了趟白鹿街的家,里里外外回味了一遍。

    不多时,刘才和张英便上门拜访了。

    他们是朱七牛提前就写信联系过、约来的。毕竟也是阔别多年了,既然回来了,不聚一次可就太没义气了。

    刘才和张英相较于四五年前也变化不小,尤其是刘才,肚子都长起来了,跟十月怀胎似得。

    年幼的朱十牛分不清孩子是爹生的还是娘生的,满以为刘才肚子里有个孩子呢。

    老友聚会,自然又是一阵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好不快活。

    临近黄昏时分,朱七牛花钱让人送了一桌席面到家里来,用酒菜款待好友。

    酒过三巡后,喝醉的张英和刘才在各自家丁的搀扶下回去了。

    转过天,朱家七牛拜别李老板,又一起骑着马回到了大河村。

    大河村比起过去大变样了,许多田地都被并入了农场,专人专管。

    过去的村子呢,房子也没剩多少了,都被拆掉搞成了农田、菜地之类的,仅有朱家、黄家的寥寥几栋房子还挺立着。

    回到家的第一时间,朱七牛兄弟七个便开始打扫卫生,随即便是郑重的烧香祭祖,将近些年的遭遇功绩一一告知给列祖列宗。

    随即由朱七牛亲笔在家谱上写下了自己与朱四牛在草原之上的一些事迹,以供后人查证、追缅。

    做完这些,已经是中午了,朱七牛也不矫情,就在过去的老厨房里做了顿饭,大家简单吃了一点。

    下午时,朱七牛将朱十牛交给其他兄弟照顾,独自一人拎着礼物来到了过去的学堂。

    刚一过来,便瞧见李先生正在过去学堂的那棵老树下乘凉。

    比起十五年前,这树可长高太多了,都快覆盖到整个小院了。

    “李先生。”朱七牛柔声喊道。

    李先生看向朱七牛,起初还有点没认出来,直到朱七牛露出了招牌憨笑,李先生这才一下子站了起来。

    “是七牛啊,你回来了。”

    “是我,先生还认得我呢。”

    “哪儿能认不出来啊,你可是我教过的最优秀的学生。”

    “不是说后来私塾里也出过几个成绩还不错的学生吗?”

    “那他们跟你也比不了。”

    “哈,先生抬举我了。”

    将带来的礼物递给先生,朱七牛笑道:“一点小心意,还请先生不要嫌弃。

    李先生哈哈笑道:“你可是大明的英雄,堂堂斌国公,你送的东西,我怎敢嫌弃呢?”

    “先生言重了,在先生这里,我就是一个学生。”

    “好,好孩子啊。”

    又去屋里拿了个凳子出来,李先生拉着朱七牛坐下了,与他闲谈起来。

    “你爷爷奶奶身体还好吧?”

    “挺好的,一顿两碗饭没问题。”

    “那就好。你爹兄弟几个没再给你添几个弟弟妹妹?”

    “没有。”

    “那还挺可惜的,你爷爷奶奶生了他们兄弟四个,结果他们四个的孩子加起来才十个,少了点。”

    “但是我大哥、二哥和三哥、六姐倒是没少生孩子,下一代的孩子嘛,估计不会少到哪儿去。”

    “那你四哥跟五姐呢?”

    “四哥马上就要成亲了,我们这次回溧水主要就是帮他提亲。至于我五姐,还在宫里当差,暂时不宜婚嫁。”

    “这样啊,那可就要轮到你了。”

    “我也快了。”

    “黄家那姑娘?”

    “是。”

    “哈哈,果然是她,当年你们在我这里读书时,我就看出苗头了。”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