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章 封王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小别胜新婚,何况朱七牛跟黄月英大半年没见了。

    当天夜里夫妻二人自然是你侬我侬,说不完的情话。

    转过天,天还没亮朱七牛就起床了。

    该上早朝了。

    黄月英有些心疼他:“让你早点睡你不听,才眯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又要起来了,何必呢。”

    朱七牛亲了她一下:“这算啥呀,为了你,我愿意精……。”

    “精什么?”

    “今天的你,比昨天又美了三分。”

    “油嘴滑舌。”

    “嗯,总结的很到位。”

    “讨厌。”

    ……

    奉天殿。

    该议论的事都议论完毕后,朱雄英开始让太监宣布对朱七牛等人的奖赏与升迁。

    因为吕宋国毕竟弱小,打赢了他们也不是太荣耀的事情,所以参与这次战争的常茂、耿璇、朱四牛等高级将领多是赏了些钱、田亩、玉器之类的,并没有因为这场战争而让他们晋升爵位官位或是获得爵位。

    反倒是底下的千户、百户们大批量获得了晋升,百户升成了千户,千户升成了卫指挥使司的卫指挥使或指挥佥事、指挥同知。

    这次擢升相较于之前的东瀛之战和两次北伐后的军官擢升来说顶多是小动作,但卫指挥使毕竟是正三品高官,就连指挥佥事都是正四品官,都算得上是位高权重,坐镇一方了,对于大明而言也算是一次不小的集体调动。

    而以这些人的履历来看,将来绝对是有那么几个能往上爬的更远的,到时候搞不好还会成为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或一京十六省的正二品都指挥使,手下掌管千军万马。

    换言之,一次吕宋之战下来,朱七牛为大明带出了相当一批未来可堪重用的军中中层将领。

    保不齐这里头将来就能出一个‘徐达’或‘汤和’‘郭子仪’呢。

    而此次攻占领土最多的嘛,自然是首推瀛王朱柏了。

    但皇帝并未给他任何奖赏,反而宣布了太上皇对他的处置——改藩吕宋。

    他的瀛王封号,也被改成了吕王。

    如此一来,就算是那些文官,也真正无话可说了,默认了这一处置。

    最后的最后,轮到给大帅朱七牛的圣旨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清海郡王朱秉文奉皇命率军出征吕宋,半年即攻下全境,并划分州府、卫所,以仁政治民,使得人心向往大明,无有汉夷之别,无有内外之分,此诚为国士无双,大明能臣。

    又因瀛王朱柏误入苏禄国,清海郡王朱秉文心忧大军安危,率军果断打通苏禄与吕宋之航路,攻下岛屿数十座,并调兵于瀛王朱柏,使其快速拿下棉兰老岛,此开疆拓土之功,实为大明建国以来少有之滔天大功。

    后清海郡王朱秉文又于当地划分州府以仁义治理百姓,建立卫所以精兵守护疆土,使得当地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人喜笑颜开,百业兴旺,真心实意归顺大明。

    今特进封清海郡王朱秉文为世袭罔替亲王爵,封号‘斌’,赏赐衮龙袍三件,元水宁农场良田百亩,湖泊一座,万圆宝钞一百张。

    另,财部即刻加急印制、发行全新一圆宝钞,上画图案需为朱秉文之肖像,以资鼓励,钦此。”

    朱七牛领旨谢恩。

    文武百官乃至各宗室无不欣羡。

    朱雄英笑道:“诸位一路远征,实在辛苦,之后一个月都不用忙于公务了,好好歇着吧。”

    朱七牛等人齐声道:“谢皇上隆恩。”

    “好,退朝吧。”???.

    “恭送皇上。”

    ……

    出了奉天殿,朱七牛立刻被文武百官给围上了。

    “恭喜斌王,贺喜斌王。”

    “斌王爷,什么时候摆桌庆贺一下啊?”

    “是啊,我等可是有年头没喝过你府上的喜酒了。”

    “下次估计就是喝斌王爷的儿子的满月酒了。”

    朱七牛并未因为封亲王而志得意满,一如既往的态度朝着众人抱了抱拳:“此次吕宋一战大获全胜,亦要多亏诸位同僚在后方保障供给,我也是该找个机会请大家吃个饭,等王府这边准备的差不多,我即刻让人给各位送上请柬,到时候大家不醉不归。”

    “好,那老夫就在家等斌王爷的请柬了。”

    “斌王爷还真是一如既往的谦虚,不愧是六元及第的状元公,堪当我文官表率。”

    “斌王爷好不容易回京了,想来要好好回去陪陪家人吧?我等就不多耽误你了,先走一步。”

    朱七牛笑道:“好,诸位慢行,改日再见。”

    ……

    与众同僚分开,朱七牛没有急着回家,转而来到了常太后这里。

    常太后一见到朱七牛,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七牛你可算回来了,我就猜到你今天要过来,已经让人去请你爹娘他们和你夫人了,午饭你们都留在我这里吃,皇帝到了饭点也会过来。”

    “谢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一向可好?”朱七牛憨厚一笑,抱拳道。

    “我呀,挺好,有这么多姐妹和儿媳妇儿陪着呢。”

    “那就好。”

    示意七牛在自己下首凳子上坐下,常太后上下打量了七牛一番:“出去快一年了,看来你没少晒太阳,比起从云南回来那会儿可黑了一些。”

    “是的,太后娘娘,在海上飘得久了,不晒太阳是不可能的。”

    “这次真是有劳你了,替先皇洗刷了污点,灭了夜郎自大的吕宋国。”

    “这都是为人臣子应该做的。”

    常太后又笑道:“我还听说你跟老十二顺便把那一片的岛屿都给拿下了?雄英估计很是开心吧?”

    “是的,皇上他从小就志向远大,深知为君之道,大明开疆拓土了,他可不就高兴嘛。”

    常太后叹了口气:“这孩子啊,来我这里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每次来还都是坐不了一会儿就走,有时候正吃着饭呢,有人有事禀报,他饭都没吃完就去听奏报了,以前太上皇和先皇当皇帝时,也没像他这么忙啊,你找个机会可得劝劝他,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

    朱七牛何尝不是这样想呢?

    只是雄英觉得时不我待啊!

    作为朋友,光是劝真的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