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4章 兆天下之升平

    而在隔海相望的朝鲜,这会儿可就又是另一番场景了。

    朱七牛的批文虽然早早就交给了金洲卫指挥使,但为了避免朝鲜国王恼羞成怒,杀害在朝鲜的大明合法民众,这道批文是没有第一时间公布的。

    顶多是金洲卫指挥使领了朱七牛的命令,在小范围内传播了一番,其中尤以朱四牛麾下的各大卫所最先知情。

    因此,各进入朝鲜境内的大明商人得以从容找借口回国。

    为了接应好他们,朱七牛甚至专门下令安排了东瀛都指挥使司和辽东都指挥使司下辖的水兵前往两国中间的海域巡航。

    而当那份批文正式对外公布后,朝鲜国内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我们手里的钱……都要暂时没用了吗?毕竟大明让我们暂时不要交易。

    这是老百姓的第一想法。

    大明要对我们动手了?我们手里的宝钞都成了废纸?

    这是头脑稍微复杂一些的商人的想法。

    大明肯定是要对我们下手了!糟糕,上当了啊,居然忽略了货币的价值!

    这是头脑更加复杂一些的官员及贵族的想法。

    而在王宫之中,国王李成桂尤为恼怒,直接气的把装金币的箱子都给掀了,还一连砸了十几瓶平时最爱喝的桃花仙。

    “混蛋,居然用这种龌龊招式,既不宣布废除外国持有的大明币钞,也不暂停粮食买卖,而且只单独针对我们朝鲜,这是要让我们生生恶心死啊!”

    特意被招来的财政大臣虽然也感觉到了哪里不对劲儿,却又没太想明白。

    主要是这两三年的各种变化太多太快了,他年纪又大了,接受能力太差,理解能力不行,脑袋里搞得跟团浆糊一样,糊里糊涂的。

    踌躇了好一会儿,财政大臣道:“大王是否误会天朝上邦了?他们不像是针对我们啊。”

    李成桂反问道:“你为何这样说?”

    “如果他们要针对我们,直接针对我们没有种粮食的弱点下刀不是更快吗?”<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李成桂冷笑:“这就是大明的阴险之处了,他们还肯卖我们粮食,一是为了不让其它国家和地区怀疑他们要停用外国持有的大明币钞,稳住大明币钞的信用和各国的心,二是叫我们疏忽大意,三……最可恼的就是这个三了!”

    “三?是什么?”

    “本王如今已经彻底看明白了,从朱大牛跟朱二牛进入我国开始,他们的布局就已经在进行了,而他们要的,是一个完好无损的朝鲜,是一个经济发展起来的朝鲜,不是一个被打得稀烂、人口大量死伤的朝鲜,所以他们选择了钝刀子杀人,让我们感觉不到太疼痛。”

    “臣还是不太明白。”

    “他们要全盘接收我们的国家,自然包括我们的子民,若是他们不卖我们粮食,那无异于直接屠戮我们,就算被他们得了我们的地盘,百姓也会恨他们,可他们这样一搞,百姓说不定还心里感激他们呢,将来教化之时就容易多了。”

    “原来如此。”

    经过国王的提点,财政大臣多少有些明白了:“这份公文里先说大王你好大喜功,爱钱如命,为了发展经济而顾头不顾尾,接着又说大明方面只是暂时停止交易和货币兑换,为的是清查市面上流通的币钞面额,看起来十分合理,一下子就站在了大义之上。

    可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大明这是打算对我们下手了,而且还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一旦我们国内无法解决这个阳谋,手里的钱变得没用的百姓一定会生乱,尤其是那些失业的穷人。

    一旦百姓群起攻之,我们必然身首异处,到了那时,便是大明的禁令解除的时候,到时候他们顺势接掌朝鲜,宣布通商恢复,把锅都甩在我们头上,百姓怕是还要感激他们。”

    李成桂道:“你总算是明白本王的意思了。本王问你,现在国内局势如何?百姓是何反应?”

    “底层的百姓对于官方的命令、说明总是格外信任的,而大明为了在说法上站得住脚,用词隐晦,百姓们便还没意识到问题,暂时都还是跟过去一样生活,没什么变化,倒是那些富商和官员贵族都坐不住了,干什么的都有。”

    李成桂冷笑道:“之前他们短视无比,还要本王想法子说动朱二牛第一个投资,这才带动国内经济,如今他们还是短视无比,依旧没摸准事情的主要脉络。”

    财政大臣问道:“大王,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李成桂反问道:“你以为呢?”

    “大明欺人太甚,此仇不可不报,不如趁着国内还没生乱之前率军反了吧。

    反正我们现在有兵有粮,只要战乱一起,百姓的目光被移走,便不会再记得辛辛苦苦赚的钱成了废纸的事儿了。

    等再过段时间,我们还可以宣布把那些没来得及建成高楼和工厂的地还给百姓,让他们继续耕种,回到最初的生活,则百姓必然继续安居乐业,为朝廷提供赋税和粮食等。

    再有就是大明的币钞,应该宣布用我们过去的钱将其取代,而取代下来的币钞则可以用秘密渠道销往大明,则大明必然通货膨胀,没心思跟我们正面作战,我们或可趁此机会多拿下他们一些地盘儿。”

    李成桂追问道:“销往大明?怎么个销法?买一堆货吗?”

    “能买来东西自然是好,买不来的话,低价换取一些金银铜铁也是可以的,咱们正好用这些金银铜铁造我们自己的钱。”

    李成桂突然问道:“朱大牛和朱二牛呢?”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溜掉了。”

    李成桂摇了摇头:“造反怕是不行啦。”

    “如何不行?”

    “你忘了?如果大明真的一开始就在打我们的主意,那这背后操纵的必然是那位斌王爷,他能想不到我们现在想到的一切?

    朱大牛和朱二牛的逃离就是一个证明!

    怕是他之所以发布这个公文,就是逼我们反吧?

    到时候他率军出动,我们真能抵挡很久吗?

    而且他们的理由站得住脚,我们要造反却是以下犯上,背离大义,又能真有多少人铁了心跟着我们?

    到时候他们灭了我们,占了我们的国家,百姓以为是我们要犯上作乱,只会更怨恨我们,就连在史书之上,我们的评价都一塌糊涂。”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