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三百二十五章 身份证

    “本等六事”是老朱规定的地方官员要完成的六项主要职责,以六事责守令的做法逐渐通行起来。

    六事主要包括学校、田野、户口、赋役、讼狱、盗贼六个方面。

    这是对地方官员职责做的最简明扼要的概括。

    学校是封建官府培养人才的地方,每年为封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

    因此,学校兴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地方官员是否对学校的发展赋予高度的重视,成为考核其职责的最主要的标准。

    这也是郑雄把弄到的钱财,首先建造学校的缘故。

    这样即使老朱起了啥坏心思,但是自己建造学校,老朱也舍不下脸皮,不顾一切的来抢。

    而郑雄前面放话,老朱也是这么做的,给了郑雄建造学校的时间。

    只是中间几天让老朱有些按耐不住,因为几天过去,郑雄始终不务正业。

    之后就等到郑雄从府衙弄了一万贯拨给铁牛成立一建。

    还让老朱心疼了好久。

    一建成立,郑雄也给学校大概估算了个价格。

    按每所学舍容纳一千人,每间教室容纳五十人来计算,以每所学舍二十间教室,给出每间一百贯的价格。

    而应天府府衙也在一建成立的第二天,同一建签订文书契约。

    以一百座学舍二十万贯的标准,正式拨款给予一建,限期交付。

    “铁牛,石材木料这些要足额足料,不准给我偷工减料,本侯到时候会进行验收,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这只是第一笔,是一期一百所的规划,按计划要建造一千所,现在只是开始,这时候千万别给本侯出啥幺蛾子。”

    “还有钱财是差不多的,多了少了可以报与我听,少了本侯会继续拨款。”

    “多了,可以留在账上,当做收益。”

    “但是,你给我切记,不得贪污犯法,本侯眼里容不得沙子,也不会容忍。”

    “若是被本侯发觉,莫怪本侯无情。”

    丑话说在前面,郑雄先给给铁牛打一针预防针,预防欲望的滋生。

    “小的谨记。”

    人心这玩意谁也说不准,铁牛现在倒是没有其他的想法,将郑雄的话给记在了心里。

    “侯爷,现在有一个问题,咱们招募过来的人手,很多都是入了籍的,有些还不是匠籍,现在从事营造,需不需要改籍?”

    从总经理的位置上站起,郑雄活动了下身子,便给了铁牛答案。

    “现在不需要,本侯也没这讲究,入不入籍无所谓,只要干的好的,都能继续干。”

    “干不好的,不管有没有入籍,都得给我走人。”

    “招人也别我停喽,不必盯着匠户,普通人都可以。”

    “没有人天生就会,都是靠言传身教。”

    “限定一万人,都按二十文发放工钱,等跟着你们熟练以后,再重启等级制度。”

    “你们这第一批老人,还按分级制度来,不和他们一起算。”

    “小的替他们多谢侯爷。”

    按后世的经验,想要提振经济,还得靠建设。

    一万個壮劳力,就是一万个就业机会,就是一万户人家的基本保证。

    郑雄既然当了府尹,就得尽量解决就业问题,保持社会的稳定。

    一万人,每月顶多一万贯,小意思。

    在给铁牛最后交代了一番以后,郑雄就踱着步子离开,将事务全部交给了铁牛。

    而铁牛的问题,也给郑雄提了个醒,户籍制度要进行更改。

    老朱订立户籍制度,说不上错。

    只能说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国情。

    各司其职,百姓按部就班,便于管理,限制户口的流动,的确能够稳定天下。

    那是对现阶段来说,是有利于农业的恢复与发展的。

    长远来看,却是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当农民的土地缺失,土地兼并,天灾人祸之下,却是会让百姓无所适从,将百姓推至绝路。

    郑雄能怎样,还有气没消呢!当然是同老朱对着干啦。

    不光是闹别扭,眼光的局限也注定郑雄不会按照老朱的想法来施政。

    一建淡化户籍招人只是开始。

    应天府诺大的地方,郑雄也要进行改革。

    提振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最大的障碍就是人口流动这一块。

    户籍就是黄册,也叫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相辅相成。

    黄册是明朝的户籍制度,也是赋役之法,因此又称赋役黄册。

    黄册的推行采取由下而上的方式。

    首先由官府制定“清册供单”,分发给每家每户,进行如实的填写,然后交给甲首。

    然后,各里将底册送县,之后各县底册编造本县黄册,送到府上。

    府、布政司再依次层层造册,最后上报至户部。

    黄册共造四份,一份上送户部其他则布政司、府、县各存一份。此,又叫“赋役黄册”。

    就是为了限制人口流动,也是为了更好的收税,征发徭役。

    一建招人无意间让徭役这块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

    而赋税这块郑雄已经有了一丝想法,只是还不太成熟。

    现在郑雄想的就是将人口进行流动,与老朱背道而驰。

    用身份证取代路引就是郑雄此刻所要做的事情。

    虽然没有后世的技术,现在的各方面都不足以支撑一代身份证的制作。

    但是,穷有穷的方法,富有富的办法。

    不足以制作,那就弄个简化的。

    身份证最主要的就是身份头像。

    抽象的写意自然不行,大师级人物也不会为了一个普通人特地来画像,耗费大量的时间。

    那么就只剩一种,并且能够进行快速绘画的画法。

    素描,简单方便,专业的半个小时就能将一副头像给搞定。

    人物也能基本上符合原型。

    是制作身份证,最好的绘画方式。

    所以,郑雄在忙完一建的事务,立马就投身进了身份证制作。

    先是在府衙大量招收画师,来者不限。

    随后又张贴告示,男女不限,招收大量人员,但是要进行考核,选一部分有天赋的。大风小说

    工钱也不低,只要考核成功,都能拿到二十文的基本工钱,而且只要每完成一副画像,都能从中得到提成。

    为此,吸引了一大批人前来报名。

    一时间,府衙人头攒动,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