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五章 王辅臣可值钱了!(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求追读)

    卖爹?这孩子怎么说话呢?李张氏白了王忠孝一眼,世凯,那是不是你亲爹?

    是啊,王忠孝点点头,他和我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说是捡来的爹也没人信啊!

    那就对了!李张氏一本正经道,他这个爹既然不是你捡的,你这个当儿的就不能不管他!你娘都没了十几年了,他还一个人单过,你这个当儿的于心何忍?

    他那是单过?王忠孝做出了个八的手势,一脸羡慕地说,他现在有八个姨太太,最小的九姨太小金莲比我都小!

    那是姨太太!李张氏说,姨太太不是太太,不一样的!你管那个什么小金莲叫妈吗?

    王忠孝摇摇头,叫妈?那怎么可能?

    那不就行了?李张氏说,所以你爹现在还是个鳏夫,你还是个没娘的孩子你就一点不着急?你就不想要个有钱的娘?

    有钱的娘?王忠孝皱起眉头道:婶,你得让我想想对了,我那个鳏夫爹能卖多少钱?

    你爹可值钱了!李张氏说,不知道有多少出宫后没着落的和没出宫的姑姑在想他!

    啊!王忠孝大吃一惊,我爹那么花心?他和那些姑姑都有染?

    你胡说什么呀?什么有染你以为你爹的腰子是铁打的?李张氏横了王忠孝一眼,你怎么也是个包衣人,难道就不知道那些姑姑的苦?十三四岁选秀入宫,二十五才放出来,大好年华就在宫里面虚度了,等放出来都老了。而且她们长年累月在宫里头当差,见着的都是人上人,眼界都高到头顶心了。寻常的包衣人哪儿在她们眼里?可是有出息的包衣人,谁会头婚娶个二十五岁的老姑娘?你现在是侍卫了,你会娶小玉姑姑吗?

    我?王忠孝一愣,小玉姑姑比我大七八岁呢!

    他当然不可能娶张小玉当老婆了,年纪大还是其次,主要就是双方在思想上存在差距。一个是大头世凯,立志当大清终臣,一个布大妈的贴身姑姑,这能一块儿过吗?

    就是啊!李张氏不知道侄儿的心意,笑着道,等你到了二十五,说不定都放了总兵了,更看不上一老姑娘了。如果小玉姑姑要给八旗权贵当侧室,又难免被大房欺负。她可是跟过太皇太后的,哪儿受得了那份气?所以对她而言,最好就是寻个丧了妻的旗人或包衣人大员当继室。你爹正好合适,人不算老,长得也端正,正二品的总兵也不算小她再跟太皇太后说说,没准就能升个提督。而且你现在也出息了,十八岁都没到就选上侍卫了!给你当后妈,她也不算亏。再说你们还是打小认识的,算是知根知底的自己人。

    世凯,你要是乐意让小玉嫁给你爹,让小玉姑姑给你三千两银子当官本根本不是个事儿。而且张小玉现在可还是太皇太后跟前的红人,给你美言几句,说不定还能快点升官!

    王忠孝被李张氏这么一说,果然心动了当然不是图张小玉的银子和关系,主要是心疼王辅臣那个爹,都一大把年纪了,连个正式的老婆都没有。当儿子不得帮助老爹找找?这是孝顺!排在二十四孝之后的就是这一孝了!

    被婶婶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替我那不成气的爹着急,王忠孝说,也是时候给他安排一门亲事了,我看小玉姑姑挺好的,就让她当我后妈吧!婶,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

    什么就这么说定了?李辅汉连连摇头,世凯,你爹还没答应呢!

    我爹?王忠孝一摆手,这事儿轮不着他做主,婚姻大事得听父母之命的!他父母不就是我爷爷奶奶吗?我爷爷奶奶的事儿,我还做不了主吗?

    于得水于师爷也摇摇头,这事儿你怎么能做主?

    我怎么不能做主?王忠孝振振有词道,那是我的爹!我的爹娶后妈不得听我的?

    于师爷哭笑不得道:他要不听你的,你能拿他怎么办?

    反了他的!王忠孝一瞪眼,回头我替他向皇上太皇太后请个恩典,就说他打心眼里喜欢小玉姑姑,为了娶她已经打了十几年光棍了,请皇上太皇太后赐个婚!师爷,你说说,皇上太皇太后能拆了这桩郎情妾意的好事儿吗?他们要给我爹和小玉姑姑赐婚了,我爹敢不娶小玉姑姑吗?不娶就是抗旨不尊,要杀头的!

    这个总镇好像还真不敢不娶张姑姑了。

    世凯,不带你这样的!

    王忠孝哼哼了一声:怎么不能?我这是孝顺!

    他又对自己的婶婶说:婶儿,麻烦你和小玉姑姑或张老包说说,他俩要乐意,给我三千两银子当官本,我就把爹卖给他们!三千两买一总兵当男人,而且还相貌堂堂,体壮如牛,这好事儿错过了可就没有了!

    行行,我明儿一大早就去张老包家替你爹说媒去!李张氏这下可高兴坏了。

    张老包子可是御膳房副庖长兼点心局主事,这可是个肥缺儿!张小玉又是太皇太后的贴身姑姑,一样是肥得流油的缺儿。而且张老包和张小玉一直都挺惦记王辅臣的满北京待嫁的姑姑有许多,未娶的总镇可没几个!

    如果李张氏能够把这事儿办成了,少不了她的一大笔谢礼!有了这笔谢礼,回头嫁春妮的时候再收一笔,就能在外城置办一处好宅子给她儿子吉祥娶媳妇用了。

    婶,王忠孝这时候又道,皇上让我明儿就去乾清门看门,照着侍卫处的规矩是做六休六,从明儿开始算,六天后我才再能回家,到时候我就要用钱了!

    知道,李张氏笑道,明儿我就能和张老包把这桩好事谈妥了,张老包和小玉姑姑都有大内行走的腰牌,他们要是答应了,自可以把银票给你送去。

    这可太好了!王忠孝说,我一拿到银票就找机会向皇上请个恩典,以后小玉姑姑就是我后妈了。

    包在婶婶身上了。李张氏又一次打了包票,才转身出了餐厅去忙活了。

    有把握把王辅臣这个爹卖出个好价钱的大孝子王忠孝觉得自己有实力了,就开始琢磨给福全多隆孔四贞吴应熊他们送礼的事儿了。

    师爷,我能那么快当上侍卫,多亏了有裕王这个贵人,虽然他是王爷,也不在乎一点儿孝敬,但我不能不知礼数,我准备送他一幅董其昌的字或是画你这两天去大栅栏走走,看看有什么合适的东西。

    好勒,包我身上!于师爷拍了拍胸脯,我在外城有不少熟人,保管能寻觅到真迹!二少爷,要不您先给个数吧。

    一千两,王忠孝说,照着一千两买吧!够吗?

    太够了!一千两,买唐伯虎的可能都够了!包我身上,保管出不了错。

    多隆那边直接送银票应该就行了,王忠孝又道,给五百两够吗?

    多了吧?于师爷说,三百两就足够了。

    不多,不多王忠孝说,多隆不是一般的侍卫,和他的关系一定要搞好。

    其实王忠孝现在并不知道多隆有多重要,但是康熙那个心机孩既然让多隆当他的师傅,那这个多隆一准会在日后擒鳌拜的行动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他现在已经是一等侍卫,而且还是所有领班侍卫中最大的随印协理侍卫领班,再往上如果不外放,那就是内大臣了,如果有了擒鳌拜的功,升领侍卫内大臣都有可能。

    虽然王忠孝已经入了明珠的朋党,但是再多一个领侍卫内大臣当后台也不多啊!

    至于平西王世子和定南格格王忠孝斟酌着说,送银票太俗了,也各送一件古玩意思一下吧,三五百两都行。

    另外,平西王府的吴都统对我非常照顾,也不能忘了他。于师爷,二叔,你们去帮我打听一下,能不能买到良马宝刀之类的,也照着五百两花销。

    对了,师爷,你也给自己挑件喜欢的物件吧,也照着五百两花销我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