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三章:今天,逛窑子!

    对了,今天玩什么?有什么安排吗?

    朱高燧这时跨过门槛。

    进了屋,道:秦大哥!不如,今天我们去望春楼吧?

    秦枫闻言,皱了皱眉。

    望春楼?

    什么鬼?

    这时,一旁的朱高燧嘿嘿一笑,呲个牙说道:我都打听好了。

    这望春楼啊,可是整个应天府出了名的消金窟啊!

    我的小伙伴们给我情报了,今天,这望春楼,可有花魁出阁!

    如果能被花魁选中,那可真是人间之美啊!

    秦枫十分的无语。

    唉!

    这古代的鸡,还真是高大上。

    当个头牌,都有挑客人的资格了。

    到底谁是客人啊!

    送钱,还得被人挑来挑去的。

    都成大明星了。

    唉!

    不过,话又说回来,明星

    特别是那些流量明星

    不就是古代的头牌么。

    背地里谁知道他们有没有做什么类似青楼女子的工作之类的。

    嗯

    秦枫点了点头。

    这地方,听起来不错。

    秦枫打了个响指,道:成!对了,你俩待会人把郑和请来,我们带郑和一起去。

    他不是想请客喝酒吗?我们就去望春楼喝!哈哈哈哈!

    不过,话音刚落,秦枫忽然想起来,郑和是个太监啊!

    唉!

    不对。

    邀请太监去青楼,会不会有点不太礼貌?

    总有种故意戳人痛楚的感觉。

    唉!算了!

    郑和那么老实,应该不会在意这个问题的。

    那,我姐那边要怎么说?

    毕竟,咱俩今天去的地方,可能不大适合女孩子。

    秦枫想了想,道:最好还是别跟她说咱俩去的是什么地方。

    好嘞!

    朱高燧对秦枫眨了眨眼。

    接着道:我就跟他说,你要去赴宴,有京城的达官贵人想要请您喝酒去。

    这时,秦枫忽然才意识到一个问题。

    自己去干嘛,和朱玉英有啥关系?

    为何还要瞒着朱玉英?

    想到这,秦枫扭头,看向朱高燧,开口道:不对,你姐平时总是跟你谈论我吗?

    朱高燧闻言,点了点头,道:那是自然了。

    唉!秦大哥您有所不知啊,我姐这个人啊,真的是,可会瞎操心了。

    每次咱们仨出去玩完回去,我姐都追着我问东问西的。

    每天出门见你前,也都会拉着我,问我她好不好看之类的。

    化妆每天要化半个时辰!

    还有啊,秦大哥,您可小心一点!我觉得,我姐恐怕是看上您了。

    其实,我倒是无所谓,我觉得秦大哥您人不错,要是能当我姐夫,我还挺愿意的。

    只可惜,我姐那个人啊,啧啧啧

    唉!不说了,女人嘛!都一个德行!

    这是亲弟弟能说出来的话。

    朱高燧一开始的确是有些担心秦枫打他姐姐的主意。

    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以后。

    朱高燧发现秦枫这个人,的确还不错。

    虽然有点小个性,但并不妨碍他是个好人。

    最主要是,跟着秦枫,那真的是吃香的喝辣的啊!

    虽然,朱高燧也是大少爷。

    虽然不是燕王世子,但至少,也是燕王的小儿子啊!

    王爷的儿子,日子再差能差到哪去?

    但可惜,朱棣对带自己的儿子,还是很严格的。

    朱高燧的零花钱,说实话,并不多。

    不过,他人小鬼大,总能想到弄钱的办法。

    甚至还在街上收起了保护费。

    那些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每个月都要给他上供,所以,口袋里还是有两个盘缠的。

    但和秦枫的比起来,那还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秦枫现在,还真是挥金如土。

    每天花的银子,都能养活寻常百姓一家三口一年的了。

    跟在秦枫身边的朱高燧当然也尝到了不少甜头。

    每次,秦枫让朱高燧给自己办事的时候,都会给朱高燧跑腿费。

    虽然,每次跑腿费,也只有一两银子。

    但一两银子啊!

    这是什么概念?

    明代初期,一家五口人,一年的开销,也不过是五两银子。

    这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二十一世纪的七八百块钱了。

    跑个腿,就给七八百。

    打探个哪里好玩的消息,又是七八百。

    纵然朱高燧是个富二代,但也十分的喜欢这样轻松的赚钱方式。

    光是这一个月,朱高燧就从秦枫的手里,赚了不下一百两银子了。

    这日子,还真是酸爽。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在这个时代,口袋里能有一百两的流动资金,那绝对是一笔巨款啊!

    这秦枫要是成了朱高燧的姐夫,那神仙日子,不就来了?

    而且,这秦枫,隔三差五的,就有人来送大把大把的钱。

    这大哥的钱,那真是花不完啊!

    行吧。

    秦枫点了点头。

    如此一来,那必然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紫禁城中。

    尚书房之内。

    朱元璋看着面前,插满了旗帜的沙盘。

    那爽充满了血丝的眼神,止不住的涌现出了一抹兴奋之色。

    皇上,此番大战,我们上到粮草天气,下到火铳大炮,所有的变数,都已经考虑进去了。

    这一次,我们一共动用了火炮,一千门。

    火药,两千吨。

    民间的火铳,也在加紧制作,工部目前在负责这件事。

    预计,在出征前,能够打造出火铳五万把。

    当然,这五万把火铳,是新增的,算上之前的旧物,估计,勉强能有十万把火铳。

    尚书房中,兵部尚书唐铎开口说道。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

    这一次,算上卫所兵,朱元璋一共用兵五十万。

    五分之一的火器装备率,已经大大的超出朱元璋之前的预计。

    现在打仗,火器才是重中之重。

    一场仗,如何赢,赢的漂不漂亮,全看己方这边有几个人是拿火铳的,几个人是拿弓弩的。

    尚书房中。

    兵部尚书唐铎征南大将军汤和征西大将军傅友德征虏大将军蓝玉监国皇子朱棣等人,此刻正围在沙盘前。

    一个个的看着推演了无数次的沙盘。

    脸上都不由得露出了兴奋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