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二章 当街质卖勋贵犯浑

    此时西市正中央,整整齐齐停着六驾马车。

    马车前方搭起长篷,摆着地摊,上面各式各样奇珍异宝,琳琅满目。

    在冬日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各家篷子前都站着管事带着两名小厮招揽顾客。

    只是围观看热闹,指指点点的人虽然多。

    却连一个肯出价购买的都没有。

    贾琮连忙唤道:贾乐,快停车!

    以牛继宗打头的一群勋贵,坐在一旁晒着太阳喝茶聊天。

    贾琮躬身一礼。

    琮儿给各位叔伯请安。

    牛继宗得意洋洋地笑道:琮儿,快过来!

    去看看这里面可有你中意的,直接带走。

    贾琮噗嗤一笑:牛伯父,就算是当真要筹措银子,也不必当街质卖啊。

    牛继宗仰头哈哈大笑。

    琮儿,你这些叔伯都是些纨绔。

    论斗鸡走马,花天酒地,这些花银子的法子,咱们可有得是。

    论挣银子么,可是两眼一抹黑。

    贾琮笑道:这里古董字画玉器瓷器居多,找个古董行或者当铺也好呀。

    柳芳神情有些不悦:古董行早就去问过,价格压得太低,本爵爷不耐烦跟他们讨价还价!

    马尚气呼呼地骂道:当铺就更黑!

    你叔父这套宋代定窑茶具,他奶奶的才给一千两!

    老子没差点叫人砸了那家破当铺!

    一怒之下,索性来自家摆个摊子玩!

    贾琮恍然大悟。

    原来这异想天开,让开国勋贵当街质卖的馊主意,是眼前这位性子最为粗豪的马尚出的。

    贾琮眼睛珠子转了转。

    各位叔伯,小侄倒有个法子,保证比你们现在卖的银子多。

    还不用这么当街质卖,给人围观看热闹。

    候孝康大喜:琮儿,你快说!

    咱们都听你的!

    贾琮笑道:叔伯们可听过拍卖商行?

    最早的拍卖行出现在辫子朝十全老人时期,由英国人在伦敦创立。

    但他并不清楚这大楚皇朝里究竟有没有。

    所以先问了一句。

    陈瑞文笑道:这个我知道,是个西洋番人开的,好像是从什么英吉利国来的。

    不过那些西洋番人说话怪腔怪调的,可没什么人去他们商行。

    贾琮笑道:说话怪腔怪调不打紧,能沟通,不影响做生意就好。

    叔伯让管事跟小厮们将这些东西都交给他们。

    登记造册。

    拍卖出去的银子,每一百两给他们一两抽成就是了。

    牛继宗奇道:就给这么点抽成?那些西洋番人会肯?

    他们这些勋贵之家,家中买办暗地里的抽成都远远不止这个数。

    贾琮笃定地道:陈叔父刚刚不是说了么,他们那商行没什么人去。

    这里可都是好东西,算是笔大生意。

    又在咱们地盘上,不怕西洋番人不依。

    牛继宗拍着贾琮的肩膀,哈哈大笑:有道理,伯父对你可是越来越满意了!

    难怪你爹当你是眼睛珠子!

    一直没说话的候孝康插了一句:是了,琮儿怎么对拍卖商行这么熟悉?

    贾琮笑嘻嘻地朝鼓楼西大街方向一指。

    小侄有间银楼就在西大街嘛!

    一众勋贵哈哈大笑。

    只当是银楼掌柜教给贾琮的生意经,也就略过了这个话头。

    石光珠问道:琮儿,那咱们如今还做些什么?

    贾琮笑了笑:等跟拍卖商行谈好了,众位叔伯便广发帖子,让亲朋故旧都去买东西嘛!

    其实这些事,并不用牛继宗等人去做。

    拍卖行自然会有专人安排宣传。

    不过,勋贵有勋贵的圈子。

    他们下帖子叫的人,当然不是那些西洋番人可比。

    牛继宗大手一挥:瑞文带路,咱们现在就去那个西洋番人的商行!

    转身又笑道:琮儿,等事情办成了,牛伯父介绍个标致的小媳妇儿给你!

    贾琮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没跌了一跤。

    牛伯父,你老人家胡说什么呢!

    果然。

    自家那便宜老子的发小,也是不靠谱的!

    牛继宗等人哄堂大笑。

    旁边管事小厮们急急忙忙拆掉篷子。

    将地摊上的古玩字画玉器瓷器都装好箱子,放上大车。

    由齐国公府的马车领头,一路浩浩荡荡朝拍卖商行驶去。

    牛继宗等一众勋贵散去后。

    不但西市里的小商小贩各自松了口气。

    有那群勋贵大老爷在西市杵着,可没人敢跟他们做生意。

    就连西市管理小吏跟几名特意前来维持次序的顺天府衙役,都如释重负。

    生怕那群勋贵老爷,一个心情不好就当街挥拳闹事。

    等人群散尽,道路疏通。

    贾琮这才重新上了马车,缓缓朝徐记银楼驶去。

    小翠儿八卦之火熊熊燃烧:三爷,刚刚那群老爷都是谁呀?

    怎么会自己跑出来摆摊子?

    贾琮随口应付:那些人都是咱们老爷的发小。

    他们就是胡闹,摆着好玩而已。

    没见连一个跟他们做生意的人都没有?

    说话间,贾乐已将马车停在街口。

    贾芸早已等得心急难耐,站在银楼门口翘首以盼。

    生怕贾琮会忘记跟他之间的邀约。

    远远见贾琮一行人走来,贾芸心中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连忙三步两步迎了上去。

    侄儿给三叔请安!

    贾琮拉着他起来,笑着问道:可是等得着急了?

    刚刚几个世交叔伯在西市胡闹,把路都给堵了,所以耽搁了一会子。

    贾芸笑道:也没等多久。

    三叔,那间茶楼在哪呢?

    贾琮瞅了他一眼:还说不急?我也得进去看看徐爷爷呀。

    贾芸讪讪地只是笑。

    说话间。

    徐能跟孙掌柜两人齐齐迎了出来,徐能便要给贾琮请安。

    贾琮连忙一把拉住他:徐爷爷,你又来了!

    徐能呵呵笑道:三爷,小芸二爷用过午膳就来了。

    贾琮一敲自己额头,连忙回头问道:小翠儿,小红,你们可是饿了?

    小翠儿揉着小肚子笑道:早就饿了,三爷等会记得带我去吃好吃的!

    徐能这才看清楚,跟在贾琮身后的居然是小翠儿跟小红。

    伸手在小翠儿的家丁帽上轻轻一拍:你这小蹄子,淘气都淘花儿来了!

    绿竹那丫头也不管管你!

    小翠儿原本是他从人牙子手里买来的,他对小翠儿自然跟小红态度不同。

    贾琮这才知道冯妈妈当年原是叫绿竹。

    小翠儿笑嘻嘻地抱着徐能胳臂:徐爷爷,你看我这样打扮好看不好看?

    徐能笑道:不好看!还不快跟徐爷爷进来!

    说着一行人都进了后院。

    徐能让贾琮坐了,便命仆妇赶紧去厨房张罗午膳。

    小翠儿站在贾琮身后直扯衣角。

    贾琮会意,轻声一笑:徐爷爷不用张罗了,等会我带小翠儿他们去酒楼吃。

    不然我衣裳都要被她扯坏了。

    徐能笑道:三爷,你就可劲宠着她吧!

    贾琮这才将昨儿新画好的几张图样交给孙掌柜。

    那张迎春花样式的簪子也在里面,赶着出了货好卖。

    孙掌柜答应着出去了。

    贾琮又问了些徐能近来身体如何,银子可还够挑费,小厮仆妇听话不听话之类的话。

    见再无别事,这才带着小翠儿小红等人离开。

    一出银楼,小翠儿便伸着脖子四处张望。

    贾琮看得好笑:胡看什么呢?酒楼还在前面!

    小翠儿笑嘻嘻地道:人家饿了嘛!

    贾琮带着一行人进了鹤颐楼。

    此时饭点已过,酒楼里十分清静。

    贾芸便上前要了间二楼雅座。

    三叔,请。

    贾琮让戚有禄郑多福贾乐并小翠儿小红都坐了。

    贾芸问道:三叔,几位小兄弟并两位姐姐可有什么忌口?

    贾琮等人都笑着摇摇头。

    贾芸便让小二指出餐牌上哪些菜品最为出色,点好菜给贾琮过目。

    又帮着端茶送水,殷勤周到,显得十分干练。

    并不拿自己当贾府主子待。

    贾琮心中更为满意。

    打开门做生意,最重要的便是眼力劲。

    贾琮指着空位笑道:芸儿,你也过去坐下,让小二忙着就好。

    贾芸忙道:侄儿早就用过了,服侍三叔吃饭一样的。

    贾琮不习惯有人在身边站着服侍吃饭,让戚有禄按着贾芸坐下。

    一时,小二将各色菜品端上来。

    果然冷热齐全,荤素皆备。

    小翠儿笑得见牙不见眼,大快朵颐。

    贾琮留心观察贾芸与小红两人,此时还无半分异常。

    用过午膳,贾琮一行人过去茶楼。

    早有留下来看屋子的伙计开了门。

    茶楼共分两层。

    上面是包间,下面是大厅。

    大厅整整齐齐二十张桌子。

    正中间还有一处台子,原本是给说书人说书的。

    贾琮笑道:吃锅子可不用这个台子,记得拆了,可以多摆两桌。

    至于怎么改动桌面,配什么样的小炉子,计划书上都有。

    三叔,侄儿知道。贾芸忙道。

    说着便进了后厨,见炉灶齐全,却没有用来熬汤底的深锅。

    比划着笑道:要一口用来熬汤的大锅子。

    还要打一些木架,专门用来摆放各式蔬菜肉类。

    等客人要什么便从架子上取用,比全堆在一起,干净卫生些。

    贾芸应道:是!

    从后厨出来,过一道小门,便是后院。

    三间正房,两旁各有厢房。

    正中还有一口水井。

    比贾芸家的院子要大得多。

    芸儿,不如你跟五嫂子都搬过来住。

    这里地方比后廊上大些,顺便也好帮着看店。

    贾芸自然愿意,满口应承。

    贾琮在各处一一看过后,交代贾芸算出细账,再去问他拿银子。

    便打道回府。

    才进宁荣街。

    便见一直打开车窗看风景的小翠儿,吱溜一声缩回了头。

    三爷,快停车躲躲!

    咱们老爷的马车就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