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见过郡王,见过伯伯!

    郡王办事就是利落,三天后主仆三人便有了京籍,还在樊楼摆酒款待洛寒。

    洛寒也有幸见识了北宋第一酒楼。

    包厢订在西楼三层临窗,能俯瞰皇宫,吃喝中窗外风光一览无余,悠哉乐哉。

    进了包厢,洛寒揖手施礼。

    其中还有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男子,洛寒便以伯伯称呼。

    洛先生,这是本王挚友,礼部员外郎李文叔!

    李格非?

    洛寒再次微笑揖手。

    李格非,字文叔,他有个女儿叫李清照。

    入座,奉茶,寒暄数句,酒博士便开始张罗。

    水果蜜饯十味脯腊摆在桌上。

    这是开胃小吃,用于下酒。

    酒是樊楼特酿眉寿。

    觥筹交错间,已然微酣。

    来,尝一尝樊楼的拨霞供,这是刚宰的野兔······

    招牌菜上来,赵有奕便会介绍菜的特点,明显是说给洛寒这个外来户听。

    拨霞供就是涮野兔肉,兔肉切成薄片,色泽宛如云霞,在热汤中反复拨动,由此得名。

    洛寒蘸着酱吃了几口,味道特棒,在没有辣椒的时代,做出这等有辣味的酱料实属不错。

    来,酱肘子,尝两口!

    赵有奕亲自给洛寒夹了一块,洛寒吃后赞不绝口。

    东坡先生十分喜欢酱肘子,不知如今他过得安逸否?

    李格非师从苏轼,此刻想起贬到儋州(海南)的老师,不由眼中闪烁泪花,先生六十有四,在荒芜之地孤苦伶仃······

    京城离儋州岂止千里,除了书信他们无法了解到苏轼近况,历史专业的洛寒却了如指掌。

    苏轼随遇而安,他在儋州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学。

    宋朝一百多年里,儋州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姜唐佐就举乡贡。

    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他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后世的海南还保留着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这就是百姓的缅怀。

    东坡先生吉人天相,定福寿安康,小道遥敬东坡先生一杯!

    见李格非有些伤感,洛寒便烘托气氛。

    托先生吉言!

    李格非举杯道,敬东坡先生!

    招牌菜不断上桌。

    花炊鹌子奶房签三脆羹萌芽肚胘炒沙鱼衬汤姜醋假公权五珍脍······

    就三个人,赵有奕点了一桌子珍羞。

    洛寒感到有点浪费,却也不好说啥,毕竟郡王得有派。

    酒到酣处,欢愉更浓,赵有奕叫一清倌人来唱曲。

    听得正入神,突然街道上吵闹声响起,从窗户往外看,围了好多人。

    赵有奕眉头微皱。

    范武!

    门外候着的护卫立刻进来躬身道:郡王!

    你去看看什么事,能散了就让他们散了,别扰咱们雅兴!

    是!

    少顷,范武进来道:郡王,有个婆娘被男人揍,气不过喝了耗子药,耽搁的时间久了,医馆无能为力,眼见就没命了······

    去把那个男人揍一顿,给两贯安葬费,让他们赶快滚蛋······

    赵有奕不胜其烦。

    王公贵族对平民百姓的生死不会放在心上,但来自后世的洛寒却在乎。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郡王,小道去看看,或许还有救!

    赵有奕清楚道门以救人活命为无上功德,便迎合道:本王倒忘了先生有救死圣手,那就快走,救人如救火······

    到了街上,就见一个妇人躺在地上抽搐,眼睛白翻,已是死多活少。

    一个老婆婆趴在旁边大哭:你个天杀的,把媳妇打死,孩子怎么过······

    娘······

    两个孩子也在一旁哭喊。

    一个男子站在一旁垂泪,哀求道:周郎中,救救她吧!我求你救救她······

    周郎中摇头道:太迟了,早送来一刻钟,或许还有救,现在,哎······

    借光!

    洛寒穿过人群,独自走到妇人跟前,蹲下去试了试气息,掰开眼睛看了看,喊道,还有救,谁端来半碗清水!

    我去!

    有人立刻端来清水,洛寒滴加数滴菠萝蜜摇匀,对妇人的丈夫道:撬开她的嘴。

    那男子忙将妻子最掰开,洛寒慢慢将半碗清水喂下。

    片刻后,那妇人睁开眼睛,猛然起身吼道:李猫儿,这日子没法过了,老娘要和你和离······啪!

    耳光响亮。

    随即那妇人才发现周围好多人,顿时面红耳赤。

    你们两个挨刀子的,还要闹吗?还不快谢谢恩公!

    谢谢恩公·····

    男子跪在地上喜极而泣,妇人却还在纳闷,似乎忘了喝药的事。

    洛寒将男子扶起道:这位大哥,不是我说你,男人顶天立地,对自己的女人要懂得包容与关爱。你想想这些年来,她为家庭的付出,你怎么能下得去手?

    我告诉你,老婆是用来疼的,不是用来打骂的,她是你的另一半,不是你的出气筒!

    家事无对错,只有爱不爱懂不懂和不和······家和才能万事兴······

    啪啪啪······

    掌声响起来,鼓掌的大多都是女子。

    那妇人才醒悟过来,是自己喝药自杀,看着年幼的两个孩子和寡居的婆婆,不由搂着两个孩子哇哇大哭。

    两口子谁家不拌嘴,床头打架床尾和,有什么想不开的,孩子还小。

    亏了这位小郎君救了你,不然可就······

    百姓议论纷纷中,洛寒转身离开。

    小郎君且慢!

    周郎中拱手道,这妇人中毒已深,在下束手无策,小郎君却药到病除,小郎君可否告诉在下这药的名字?

    菠萝蜜,能解毒,能疗外伤······

    某记起来了,他就是那天救郡主的小郎君,就用的这种神药疗伤······

    有人认出洛寒,开始喊叫,随之百姓惊呼。

    舍身救郡主的事已成汴京美谈,此刻见到真身,自然引起轰动。

    请小郎君赐大名!

    洛寒!

    说罢回身,和赵有奕等人上楼继续吃酒,只留下一众瞠目结舌的百姓。

    这都不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