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关于岭南的异议(求追读!)

    贺致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静了下自己的心情,他现在的心情有些忐忑,又有些雀跃。

    从昨天开始传播出一个消息,说你正在谋求向博陵崔氏认祖归宗?

    我?崔浩反手指着自己的鼻子:认祖归宗?向博陵崔氏?

    嗯!贺致清用力点头,盯着崔浩:你真不知道?

    我知道个锤子!他妈

    崔浩骂了一半,突然沉默了下去。原本雀跃的贺致清,突然见到崔浩又沉默了下去,一下子又忐忑了起来。

    中则?

    崔浩摆摆手,示意贺致清先不要说话。他皱着眉头坐在那里,半响,他突然笑了起来。笑得眼泪就流出来了。

    中则,你

    崔浩抬手擦去了眼角的泪痕道:这五姓七宗还真是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倒驴不倒架啊!

    中则,你什么意思?

    还能是什么意思?崔浩嘴角泛起讥讽道:五姓七宗拿我当棋子和陛下扳手腕子,结果没等陛下出手,我这个棋子就把他们反杀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改良了直辕犁。而且还发明了蜂窝煤,打得他们的脸啪啪响。

    贺致清眼睛一亮:所以,他们想要招揽你,你一旦认祖归宗,你就是世家阵营。策反你,比打死你,更让陛下丢脸。

    对!

    可是他们为什么还没有去找你,反而散播出这些传言?

    崔浩撇了撇嘴:就像我方才说的啊,死要面子呗,倒驴不倒架呗。他们觉得自己上门来求我认祖归宗,一方面丢脸,另一方面怕我提条件。所以,散播出这种传言,然后让我主动去联系他们,如此他们不仅不会丢脸,还会抬脸。

    你看,写出《陋室铭》的高洁之士,发明蜂窝煤拯救苦寒中百姓的能臣,都要哭着喊着加入崔氏,天下英豪尽入五姓七宗,多抬脸的事情嘛!而且因为是我主动去联系他们,他们还可以向我提条件。

    崔浩将双手一摊:不愧是五姓七宗啊,这主意打得多精啊!他们就没有想过,我根本不会加入他们?

    什么五姓七宗,什么认祖归宗,我崔浩崔中则有自己的祖宗,他们?滚个蛋!

    贺致清愣怔了半响,叹息了一声道:中则,他们是真的不会去想你会不加入他们。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这天下就没有人能拒绝他们。

    对他们来说,让你认祖归宗,这是给你莫大的荣耀!

    嘿!崔浩也乐了:别说,他们骄傲惯了,毕竟是连陛下的面子都敢掘的世家,这么想也正常。

    中则,那你怎么办?

    崔浩眯起了眼睛,最终却无奈一叹。

    没办法!我如果宣扬说没有这么一回事,那崔家也会会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阴谋,是我自己散播的谣言,想要逼崔家让我认祖归宗。

    那你就这么等着?

    那还能怎么办?崔浩笑道:当你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一动不如一静!

    话是这么说,但是这谣言传播的久了,你就不怕陛下对你有了误会?

    误会?崔浩思索了片刻,笑道:君臣之间的关系,在我看来,就如同夫妻一样。总不能一直举案齐眉。如果那样的话,一旦爆发了矛盾,很可能就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反倒不如夫妻之间时不时地出现一些摩擦。

    摩擦,有的时候也是一种释放,越摩擦,双方接受彼此的深度和包容度也就越大,反而关系会相处得更久。

    算了!

    不说这些,我倒要看看,我和崔家究竟谁的耐心更大一些。崔家会一直等下去,还是会亲自登门。

    贺致清的脸上现出了忧虑:如果崔家亲自登门,却被你拒绝,你和他们的仇可就彻底结下了。

    现在的仇也结下了!崔浩的眼中闪过一抹森冷的光芒:我没有招惹他们,是他们先选择我当棋子的。真当我这个棋子没有脾气?

    皇宫内。

    都过了饭点儿了,却还没有散朝。

    议题依旧是岭南冯盎!

    魏征站在朝班中,看着李世民君臣正在一步步完善着远征岭南的计划,终于忍不住出班奏道:

    陛下,万万不可远征岭南啊!

    冯盎都谋反了,你不让朕发兵,难道等他打到长安来?李世民怒声道。

    陛下,现在中原初定,天下太平不久,满目疮痍之景尚未恢复。国家社稷百废待兴。此为天时不在,而岭南地区不仅多瘴疠,而且山川险阻,地利又失。再则冯盎造反只是流言,并无实据,如此境遇之下发兵去征讨,难以达到预期之目的。

    杜淹出班道:魏大人,你又如何确定只是流言?

    杜大人,若那冯盎果真造反,必然使得我们中原地区不得安宁,因为他可以勾结南方少数民族,壮大自己的力量,分兵据守险要的地方作为后方屏障,然后率领大军出岭南,攻城略地,设置州府,行不义之举。

    可是,陛下只是接到告冯盎反叛的奏报,却没有收到冯盎的一兵一卒攻伐出岭南的消息,反叛消息令人生疑,细想之下,不是很奇怪吗?

    可见,冯盎并没有明显的反迹。只是人言可畏,众口铄金,他怕陛下信以为真,不敢轻易来朝,因此才造成这个局面。陛下若派兵攻打,冯盎知道朝廷不信任他,为了自保,必然反抗。

    李世民面色凝重,听到魏征的分析,内心逐渐冷静了下来,但他依旧觉得冯盎反了。有了罗艺在前,他现在看谁都像谋反。他心中也知道这是因为他得位不正,造成自己的多疑。

    但自己的父皇为什么不肯搬出太极宫?

    世家为什么一直在和自己作对?

    不就是为了把自己掀下去,迎父皇归位吗?

    他冯盎是武德年间投降大唐的,他降的父皇,而不是我李世民。现在为了父皇反了,这非常说得通啊!

    想到这里,李世民之前的冷静又浮动起杀气,阴沉地盯着魏征道:

    依你之见呢?

    陛下,不妨派遣使臣前去岭南,一切都将水落石出。

    杜淹阴恻恻道:你去吗?

    魏征一甩袍袖:有何不可?

    大殿之内剑拔弩张。

    :求收藏,追读,推荐票,月票!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