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0章 战神郭开发力

    陇西李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

    卫鞅的态度很坚决。

    毕竟,他是代表着朝廷,来向五大世家谈判。

    倘若在气势上有丝毫的不足,土改的事情,怕是真的很难进行下去了。

    “依法治国,说得好听,不还是以权势压人?当年,大秦之所以能够立国,还是因为我们世家!”

    清河崔氏忍不住冷哼一声。

    其余几个世家之主,皆纷纷发声:

    “这些年来,朝廷修建运河,对外作战,我们可是做出过贡献的!”

    “没错,我们不仅没有得到朝廷的回报,反而...还要这般逼我等?”

    “朝廷未免做得太过了!”

    “...”

    他们对朝廷的不满,已经写在了脸上。

    卫鞅环视众人,冷笑一声,淡淡道:

    “你们喜欢谈论历史?好啊,那今日,本官就向你们讲一讲历史。”

    “当年秦太祖立国之时,给你们各大世家的恩惠,难道还少吗?”

    “这些年来,你们扪心自问,做过多少能够夷九族的事情?”

    “可是,朝廷对你们追究过吗?”

    “你们不思报国倒也罢了,却还要怨恨朝廷。”

    “难道,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此话一出。

    各大世家,纷纷陷入了沉默当中。

    他们不是不知道历史的。

    大秦传国三百余载,期间世家子弟,触犯国法者数不胜数。

    比如强抢民女,侵占良田,甚至是杀人越货等等...

    还有许多可以夷三族乃至九族的大罪。

    最终,朝廷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给化解了。

    也算是对这些世家仁至义尽了。

    所以,朝廷对他们并不亏欠。

    看到他们相继陷入沉默的神情,卫鞅继续说道:

    “以前,大秦的法,对你们世家多有宽恕。”

    “但是,朝廷不欠你们世家的,相反,你们还欠朝廷的。”

    “所以,从今日后,朝廷不会再对你们世家法外开恩,贵族犯法,与庶民同罪。”

    “土地法与土改法,你们最好看一看,本官今日之所以还能向你们好声好气的说这么多...”

    “不过也就是依法办事罢了!”

    他的意思,世家明白了。

    今后贵族犯法,与寻常百姓同罪...

    此前,除了谋逆这样的大罪之外,所谓的律法,对于世家而言,就是摆设。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了。

    卫鞅的话,让各大世家,都沉默了下来。

    他们已经明白了朝廷的底线。

    “既如此...我等愿支持朝廷土改,只是,此事仍需与家族中的一些长辈,好生商议一番。”

    李寅缓缓开口。

    其余世家之主,也纷纷表态:

    “土改非一时一日之功,需做足打算,待我等返回家族后,好生与族中子弟探讨此事可行性。”

    “朝廷当真就拿不出一个万全之策?罢了...我们可以将土地交出去,但是,望朝廷莫要让我世家子弟,有吃不上饭的那一日。”

    “罢了罢了,一切就都听陛下的旨意吧,至于我们底下人听不听话,就不是我们能够干预的了。”

    “...”

    说白了,他们可以支持朝廷搞土改。

    但是,如果发生了一系列意外情况,就跟他们没关系了。

    因为每个世家背后的利益链都很庞大且错综复杂。

    一些依附于世家的那些商贾,表面上是以各大世家马首是瞻,实际上,谁不愿意成为新的世家?

    而对于这些商贾或是家族而言,不一定会听他们的劝导。

    不过,有了他们的首肯,接下来的土改,将会非常容易进行了。

    卫鞅朝着众人缓缓说道:“我们方才谈到历史,在下也可以做个保证。”

    “后世子弟,将会牢记你们今日的决定,并且还将传颂你等的功绩。”

    “土改大业,有利千秋万代,你们都是功臣。”

    “朝廷,不会忘记你们的。”

    如果换到现在来说。

    他们各大世家,通过赞同土改这件事情,摇身一变,都成了红色产业。

    这就是他们支持土改带来的结果。

    不过,不管怎么说,与朝廷作对,始终都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有了依法治国的卫鞅在,他们即使不同意,又能奈何?

    不过是让家族多留些血罢了。

    既如此,为何不现在就答应呢?

    卫鞅成功劝说了五大世家。

    这件事情,被曹操得知后,显得非常高兴。

    有人建议他,尽快将此事告知皇帝陛下,让陛下也高兴一下。

    毕竟,有了世家支持后,大秦内部,即使再乱,也不会翻天。

    然而曹操却并不急于将这件事情禀报给嬴渊:

    “五大世家只是口头上赞同了土改一事,谁知他们会不会突然反悔?”

    “还是等局势稳定下来,土改一事暂告一段落之后,再去禀报给陛下吧!”

    他不想让嬴渊到最后会是空欢喜一场。

    然而...

    曹操做梦都不会想到,那对于嬴渊绝对不是惊喜,而是一种惊吓。

    -------------------------------------

    秦国内部大搞土改,搞得人心浮动,这件事情,自然也是被别国知晓。

    对此,各国都开始研究,为何秦国要做出这样的举动,不怕国内大乱吗?

    同时,他们也开始做足了军事上的准备,只待秦国内部一乱,他们便打算趁虚而入。

    比如晋国。

    自从被秦国打垮之后,他们是无时无刻不想着,要挥师收复故土或者是灭秦啊!

    只是苦于没有个合适的机会罢了。

    而如今,这个机会,终于被晋帝姬重耳等到了。

    晋国太安城,皇宫里。

    姬重耳目视群臣,不由得开怀大笑道:“朕看,那嬴渊,当真是要昏聩了!”

    “秦国外敌环伺,这个时候,居然敢搞什么所谓的土改,此举无疑是将国内勋贵全部得罪。”

    “朕有预感,不日,秦国就将内乱!”

    “这很有可能,是我们收复故土的唯一机会!”

    如今,只要秦国那边,出现任何的风吹草动,那么姬重耳会比谁都激动。

    老将廉颇打算主动请缨,他作揖道:“陛下,末将愿领一支大军,驻扎在边境一带。”

    “只要秦国那边真有内乱大起,末将便趁机攻打武国,以武国为跳板,灭掉秦国。”

    他说的很慷慨激昂。

    主要是也不愿错过这样的一个机会。

    姬重耳有些大喜过望,道:“甚好!朕给你三十万甲士,善用之,争取使我大晋重回巅峰!”

    这一刻的晋帝,又有了曾经的雄心壮志。

    毕竟,他好不容易等到对手失误一次。

    当然得抓住了。

    但是,现在的大秦,却从来没将如此之晋国当成对手。

    随后,廉颇领了圣旨,便就退出皇宫,前往京畿大营点兵。

    三十万精锐,是晋国能够拿出的唯一底牌了。

    就这点实力,说实话,连秦国一个异姓王都比不得。

    廉颇一走,姬重耳便就宣布散朝。

    紧接着,郭开借着自己御史大夫的身份,来到他的跟前,想说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又给咽了回去。

    故意做出一副吞吞吐吐的模样。

    见状,姬重耳皱眉道:“你有话便说。”

    郭开摆出一副苦涩的面容,作揖道:“陛下,臣曾经为秦臣,有些话,要是说出口,怕是会让陛下起疑。”

    “毕竟,就连臣都觉得,此时对秦用兵,确实是个好机会...”

    听到这番话,姬重耳顿时生出好奇之意,

    “你到底想说什么?”

    郭开直言道:“臣...臣是想说,如此大好时机,确实不应错过。”

    “但是那廉颇,毕竟已经上了年纪,而且,他主动请缨,只是说镇守边关,待时而动...”

    “陛下不觉得,有点古怪吗?”

    说到此处,他看了一眼姬重耳的神情变化,又连忙说道:

    “当然,臣只是随口一说罢了,请陛下莫要往心里去。”

    “要是陛下能够趁此机会,一举收复大秦,以报那秦皇杀我家人之仇,臣,无论此生来世,都甘为陛下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