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45 感觉不真实

    三娘跺脚道:你这人好生霸道,我阿姐什么话都没说呢。

    国香不耐烦道:那你问她啊。

    国香已经认定,这个三娘就是来跟她抢姐妹的,还要跟幼薇结拜为姐妹,等等等等,我也可以和幼薇结拜啊,今晚就举行结拜仪式。

    国香想着,不禁哈哈笑起来,三娘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她。

    我娘说,女孩子应该笑不露齿,你这样张狂,嫁不出去的。

    三娘轻言细语,本是一番好意,国香却还是怼她,你嫁得出去,你怎么不去嫁啊?最好嫁十个八个男人。

    这话若在现代,不算什么,但在古代,骂女子嫁十个八个男人,不就是骂人是妓女贱货吗?三娘被骂得哭了起来,眼泪汪汪的。

    幼薇不忍,责备国香道:你怎么能这样怼她?她还是个孩子呢。

    国香气哼哼的,觉得自己委屈极了,本是自己最好的姐妹,来了个刘三娘,自己被最好的姐妹骂了。以国香的脾气,不把三娘大骂一顿不解气,但看看幼薇的样子,她吞了吞口水,生生把到口的话憋了回去。

    幼薇被三娘挽着手拉去了刘府,国香默默地陪在一边,不说话。等幼薇尺寸一量好,她拉了人就跑。

    她还搞不定一个刘三娘,开玩笑。

    等跑出刘府,幼薇拽着国香的衣服把她拉停,埋怨道:你跑什么呢?跑得我气喘吁吁的。

    国香回过头认真地看着幼薇道:不跑,你又被他们抢走了。

    幼薇摇了摇头,能有姐妹为自己吃醋是不是也是件幸事?

    走进国香家的豪宅大院,吴夫人热情地接待了她,桌上摆出好多零食果品,幼薇哭笑不得,阿婶不必拿这么多东西出来。

    应该的,应该的。吴夫人连连道,她拉着幼薇的手问了好多问题,有关于女性的私人问题,有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有爱好等等。幼薇是能回答就回答,不能回答就嗯啊带过。吴夫人也不生气。

    有吴夫人在此,就没国香什么事了,她跑去看厨房把饭菜端上桌,等饭菜摆好,就跑回来请大家去餐厅吃饭。

    吴夫人拉着幼薇的手走过去,幼薇发现,餐桌上除了坐着吴伯伦之外,左名场也坐在那里,两人正热切地交谈着什么。见幼薇过来,左名场连忙起身。

    吴夫人把幼薇交给左名场后,自己一家三口坐到一起去了。幼薇看看吴家三口,又看看自己和左名场,阵营分明。

    国香对她挤眉弄眼,大家心里都充满善意,幼薇也没有什么不高兴,回瞪国香一眼,国香乐得哈哈大笑。

    正如国香所说,在她家吃饭,气氛自由而活跃,大家可以随心所欲,不像在刘瞻家,吃饭规矩多,大家话不敢说,筷子也不敢乱动。

    左名场把幼薇照顾得很好,她想吃什么,左名场似乎把她的爱好都记在心里,总能恰到好处地将食物送到她面前。

    谢谢啊,我自己来就好。

    左名场正色道:照顾好你是我的责任。

    吴夫人在另一边道:你放心,我们家的男人都这样宠女人,你看国香她阿耶,处处迁就我,嫁到我们家,你就等着享福吧。

    吴伯伦对妻女确实都很好,幼薇看在眼里,对国香早就羡慕不已。此时想道:如果真这样的话,那也不错。眼睛向左名场望过去,左名场对她笑笑,我阿耶对我阿娘也很好。

    吴夫人又道:过几天,我把我姐姐夫请过来,商量你们的婚事,你看怎么样?

    幼薇低头吃饭,脸色绯红,国香在那边又嗤嗤笑起来,她要是离得近的话,幼薇铁定踹她两脚,可惜桌子大,离得远,根本踹不到。

    从国香家吃完饭出来,左名场送幼薇回家。已经是秋天,晚上的风有点大,左名场脱了外套帮幼薇披上。

    幼薇的心思变得飘渺起来,她从来没有想过要这么快跟某个男人扯上关系。

    今天吃饭的时候,吴夫人讲到左名场父母要从老家赶来她才真切地感受到,她好像又在谈论一种叫做婚姻的东西,而且,大家都催着赶着要她结婚。

    走到小院门前,打开门进去,左名场唤住了她,这两天我很高兴,也很期待。幼薇对他笑了笑。

    左名场走后,幼薇把院门关了,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便回房去了。点上蜡烛,开始自我创作的过程。书信已经发出去了,不知道他们可有接到。

    而在某家宅院,一个女人展开了一封信,一个叫做鱼幼薇的女人的名字在信里反复出现。女人看完,气得差点一口血吐出去,她抚着胸口骂道:好你个忘恩负义的李亿,竟敢背着我到官府去签文书,拿纸笔来,我要写信去问问情况。

    温庭筠的桌上摆着两封信,一封是幼薇写给他的,另一封是他写给幼薇的。写好信之后,他却迟迟没有动静。

    昆叔站在他身后看了良久,也不见他动,忍不住道:老奴可以帮先生把信装进信封,然后找人送出去。

    温庭筠摆摆手道:别忙,这封信我没准备寄。

    没准备寄,却一丝不苟地写了这么久,昆叔表示看不懂,于是躬身道:那老奴去泡一杯茶给先生。

    温庭筠应了一声,手在幼薇写过的信上抚过,念道: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露清。

    月中邻乐响,楼上远山明。

    珍簟凉风著,瑶琴寄恨生。

    嵇君懒书札,底物慰秋情。

    幼薇幼薇,当初既然那样走了,就该知道,这长安你是回不来了,你要了断这里的一切,在别的地方生根发芽。

    而在温庭筠的手边,放着他刚写的一首诗: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这既是对幼薇的回答,也是对自己早秋生活的描绘。因为住处离大山比较近,所以很早就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草堂上的霜雾薄薄的,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