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三章 真是没见过市面

    众人在提督衙门大堂坐定,项绍宽才问道:你是真的要杀李鋑么?

    是。许纬辰点了点头,塞白理是汉军旗人中最恶劣的那一类,已经死心塌地为清虏效命了,没有争取的余地。

    是啊,有些人想法,我们很难理解,那些死忠于满人的汉人,少不得杀一儆百,以儆效尤。许纬辰刚说完,温如嵩便表示支持,这也让在场的穿越者们感到有些意外,毕竟温如嵩过往的发言,不是反对,就是号召别人反对。

    项绍宽听完,又问刘国轩:刘都督,你的意思呢?

    清虏残暴,杀人难以计数,塞白理既是匪酋,其家人一并有罪,理应处死。刘国轩面无表情地答道。

    好,那就处死这一家人。项绍宽见刘国轩也赞成,便下了决心。

    还有,那个朱万化我也带来了,一并处斩吧。许纬辰又说道。

    对啊,这人也是个死硬派,我在定海的时候就想斩了他。项绍宽忙了一天一夜,发现自己居然已经把朱万化给忘了。

    不过呢,杀人也不能随便杀,要充分榨取剩余价值,把利益最大化。

    许纬辰这话,刘国轩照例是听不懂,继续默然不语,在场的其他人都笑了出声。

    那你打算怎么样?温如嵩问道,把这几个人凌迟了?

    许纬辰摇摇头说道:这倒不用,砍头就行了。不过我们要准备一份文书,历数这些人的罪状,公之于众,让大家知道我们抗击清虏恢复大明的决心,以此提振士气聚拢人心。

    说得对,那应该怎么写?

    我们去年在东宁开会时,讨论过如何处置清廷汉人官员的事,不过当时多是研究如何处置文臣,对武将没有涉及。许纬辰说着看了一眼众人,武将不像文官,其中多数人并不在乎身后之名,子孙也没有读书出仕的可能,对他们的惩罚要直接一些。文稿中不如就写,这些人追随清虏,屠杀中原百姓,死有余辜,然后定个规矩,塞白理是一品大员,家人一并问斩,朱万化不到一品,本人处斩,家人流放,以后也照此办理。

    流放去哪里?

    这个好办,送回鸡笼。吕宪华说道,送到岛上就肯定跑不了,还能充实当地人口。

    项绍宽马上表示同意:有道理,就这么定了。既然是法办,就由政令室处理吧。

    许纬辰点头答应:行,细节上我还要研究一下。

    对了,有件事情我想提醒大家。孙广越见李鋑的事情讨论结束了,便站起来说道,宁波府鄞县是人才汇聚之地,我记得有很多人才住在这里。

    哦?你说说看。

    明史实际上的总纂官万斯同,大家总听说过吧?

    这个我知道。说话的是常镇业,之前一直协助许纬辰处理整编郑军之事,对整肃军纪和后勤供应都颇有心得,本身又是银行高管,因此陆希星总是和许纬辰要求把常镇业从政令室划归后勤室,许纬辰当然不会同意,最后不了了之,所以究竟算哪一边,他自己都不知道。

    常镇业缓缓说道:开明史馆,康熙钦命的总裁徐元文延请万斯同入史局,万斯同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不居纂修之名,隐操总裁之柄’。

    清人已开始修明史了?刘国轩听得有些云里雾里,好奇地问道。

    呃常镇业也发现自己说得太露骨了,没有注意到刘国轩在场,只能用话找补,清人已有此意,尚未付诸施行。

    总之,万斯同,还有他的兄长斯年斯选斯大都是一时俊杰,总应该都请出来吧。孙广越说道。

    不一定好办。许纬辰说道,虽然万氏兄弟以大明遗民自居,拒绝出仕清朝,但不等于我们去请,他就会应征。

    常镇业也表示同意:是这样的,一来我们没有拥立明朝皇帝,号召力不足,二来战事刚刚开始,胜负未知,万氏兄弟自然不会轻易相许。

    那怎么办?

    我觉得可以一步一步来,有没有声望稍微低一些的人,能够先请到手,然后在藉由他作中间人,再去请万氏兄弟?常镇业认真地分析道。

    没想到孙广越大笑了起来:哈哈哈哈,你这不就是三国志游戏的思路吗?请诸葛亮请不到,先用孙乾登用徐庶,然后再用徐庶登用诸葛亮。

    你也可以这么说,但我觉得应该是有效的。

    镇业说的不错,有没有可以举荐的人选?许纬辰问道。

    我倒是知道一个人,叫仇兆鳌,也是鄞县人,和万氏兄弟一样,都是黄宗羲的弟子,而且他是其中年龄较小的一个。吴千帆这次也作为参谋室的资料委员,一同参与登陆作战。

    项绍宽点点头问道:这人有什么特别之处?

    此人的专长是杜甫诗作研究,一来他年龄小,或许架子不大,二来此人是应了清朝科举的,所以应该会有出仕之心。

    这么说也有道理。那知道他的住处吗?

    吴千帆摇了摇头:不知道,但是可以打听,以他的知名度,可能问问知县朱士杰就能知道了。

    咦,你这么说倒是提醒我了。朱士杰的知县之职按理自动免去,安排郑时英署理县事,也不知道吏部那边操办了没。许纬辰说着站了起来,问道,还有别的事情要商量吗?没有的话我先去县衙那边了。

    差不多了吧,各自分头行动呗。项绍宽说道,参谋室的人留下商讨下一步的计划,你去忙吧。

    姜承志从许纬辰走后就开始忙碌,和陆希星金和光商议制造狼筅,正在讨论得热烈,忽然有警卫来报告,冯圣设在招宝山码头的哨兵,发现了大批海船从外海驶来,船上挂的黑色旗帜,上面是一个白色圆圈里有一个白色十字。

    我擦,是岛津家的兵到了!姜承志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希星老金,我们一起去海边迎接。

    海边的风浪比前一天要大一些,波涛拍打着海岸,萨摩藩的舰队已经在近岸处下锭,旗舰上的人向着岸上挥手也清晰可见。姜承志连忙让冯圣派小船前去摆渡,时间不长,小船载着十几人回到了岸边。

    领头者的是典型的江户武士打扮,束着发,腰间佩着武士刀,见到姜承志便笑着迎上来行礼:姜大人,很久不见。

    岛津大人,一向可好啊。姜承志和岛津久治前后见过好几次,岛津久治来过鸡笼,姜承志也岛国萨摩,两人算是老相识了,见面显得格外亲热。

    海上遇到风浪,迟了一天,还请不要见怪。岛津久治说着,侧过身去给姜承志介绍身后的人,这是知览地头佐多久逵,这次担任协大将。

    姜承志仔细一看,佐多久逵比岛津久治还年轻,岛津久治不到三十岁,佐多久逵看上去最多二十五。

    佐多久逵倒是毫无羞怯,向着姜承志施礼。岛津久治继续笑呵呵地说道:我这位内弟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已经面谒过将军殿下了。

    果然是少年英俊。姜承志知道,面见将军的御目见礼对日本武士来说非同小可,连忙夸赞了一句。

    啊,说到少年英俊,那就再为你引见久理,也是我内弟,藩主第八子,今年才十七岁。藩主命他来砺练一番。岛津久治说着,指了指身边的一位更年轻的人。

    萨摩藩主岛津光久很能生,先后育有二十个儿子十九个女儿,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凭借着这些儿子女儿,出任各地领主,和外姓领主保持联姻关系,形成一个巨大的亲缘网络来统治萨摩藩。姜承志看到岛津久理,只得又顺口夸道:萨摩藩主真是有福之人,子女个个都是人才。

    哈哈,谁说不是呢。对了,其他人之后再为你介绍,麻烦先安排我们的船队靠岸。岛津久治说着,用手朝着船队比划了一下,说道,这次来了五千大军,足以横扫数国之地了吧。

    姜承志心中暗暗骂了一句真是没见过市面,笑着说道:阁下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