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1章 我知道皇爷爷在哪里

    “哈哈哈,金妈妈,你说他有没有事?你没看到他看这女仆的眼神吗?”郑大伯在这里年岁最长,便一语道破,将滕飞和女仆都整了一个大红脸。

    那女仆慌张地站起来,向滕飞欠了欠身,便拾起翻倒的碗盏,一瘸一拐地走了。

    众人一阵哄笑,也不当回事,金妈妈便领着众人进了雅间。

    进了雅间不一会儿,两个穿着素净、气质典雅的美人走了进来,向众人行了礼。

    后面跟着两个女仆,一个抱着一把琵琶,一个抱着一把古琴。

    高希问道:“你二人便是采思和休思吧?”

    “正是,奴家是采思。不知道诸位公子想听什么曲子?”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你可会‘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采思似乎没听说过,但高希记得,在古籍记载中,这首琵琶曲早在明清时代已经广为流传,难道自己记错了?

    “公子说的是‘浔阳曲’吧?”休思在一旁说道。

    “正是。”

    “这等名曲,又正好应了今晚的景,又如何好说不会,扫了公子们的雅兴。”休思很会说话。

    两人坐定,略作沉吟,便开始弹奏起来。

    此时,一轮浩月当空,如流水般的丝竹之声,清洌似甘泉流入人心。

    马乐原以为妓馆这种地方,必定污秽不堪,却没想到还有休思、采思这样才貌绝佳的女子,能抚出如此动人心弦的曲子。

    永乐皇帝也很是感慨。身为帝王,他什么曲子没有听过,但皇城之内,就算是所谓的皇室家宴,也定要符合皇家的礼乐规制,难免高高在上、曲高和寡。哪有这样的景,这样的人,这样的曲,这样的好氛围呢!

    众人皆陶醉其中,唯有滕飞心不在焉!

    他东张西望,想看看那个撞了她的女仆还会不会出现。

    高希看了直想笑,便与平安耳语了几句,平安去了。

    过了一会儿,一曲罢了,开始上菜。

    那个女仆走了进来,先是一欠身:“奴家燕燕给诸位公子请安,这就给公子们上菜。”

    她一起身,众人这才注意到她的一侧脸上有一道不大不小的明显疤痕。如果不是这道疤痕,这个叫燕燕的女仆还真是一个绝色美人。众人在内心替她惋惜不已。

    高希偷眼看看滕飞,却见他仍旧目不转睛地看着燕燕,眼神一刻也不肯离开,直到燕燕上完菜离去。

    休思起身说道:“奴家虽是女儿身,却也知道今天是南直隶乡试结束的日子,公子们这十来天都窝在贡院里作文章,定然十分辛苦。奴家先敬诸位公子一杯,也祝诸位公子榜上有名。”

    说完,她先将一小杯水酒一饮而尽。众人见她举止豪爽,也没有风尘女子的轻浮,心中敬她有才有礼,便也跟着干了一杯。

    “我们姐妹知道诸位都是饱学之士,今夜难得良辰美景,不知是否有幸得诸位公子诗作一二?”这是想试试众人的才学。

    这就是含芳楼的特别之处,没有一点真才实学到这里来吃酒玩乐,很可能在青楼女子面前因为才学疏浅丢人。

    高希假装正色,说道:“我们都写了十天的文章了,两位姑娘还要我们作什么湿的干的,也不怕我们吓跑了,你们金妈妈收不到钱,就要哭了。”

    高希这翻调侃,引得两位美人掩着嘴“咯咯咯”笑个不停,众人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公子真会说笑,不如就从公子你起个头吧!我先自饮一杯,公子任赐诗、词、曲一篇。他日公子中榜,好教含芳楼也沾一沾公子的喜气。”休思说完,便脖子一仰,饮了一杯。

    众人看着高希,倒不担心高希作不出诗来,只是即兴作诗,要作得好,确实不易。

    高希想了想,说道:“要做出好的诗词歌赋,得容我想想,不过我倒可以唱一首应景的曲子,给诸位助个兴。唱得好不好,就不知道了。”

    高希说要唱一曲,这倒让所有的人都来了兴致。

    休思和采思也大感意外,他们入行数年,形形色色的公子王孙、风流才子见得多了,作曲赋诗的并不少见,但能唱的男子没有一个。一个大男人,能唱出什么好听的曲子来?

    高希“咳咳”两声清了清嗓子,将筷子轻敲了两下酒盅,开口唱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高希仍旧用的是后世二十世纪华人女歌手邓丽君的流行歌曲的唱法,还试着融合了一点气声唱法。

    在场的男子虽然不会唱,但曲子倒也听过不少,一下子就听出高希这一曲非同凡响。

    而休思和采思,从小便受过专门的唱功教习,算是见多识广,今天听高希一开口,却不知道这曲调从哪里来的,却又如此动人心弦。

    众人只觉得随着高希高声起伏,每个人的皮肤是紧一轻、松一阵,鸡皮疙瘩被撩起一片又一片。

    休思、采思二人听了一会儿,便试着用琵琶和古琴跟上高希的音调和节奏,慢慢地越来越契合。

    当高希再次复唱“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时,琵琶和古琴已经完全配合了高希的歌声。

    苏轼的这一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本身就是一篇千古流传的佳作。高希用青年男子独有的深沉、清澈的嗓音,将此曲唱得缠绵悱恻。

    此时,明月高挂,皎洁的月光洒到含芳楼的地板上,众人拿着酒杯,望着明月,一时之间真的忘了“今夕是何年”。

    后世流行歌曲直抒胸臆的唱法,一下子触动了所有人内心对自己最亲近、最想念的人最深沉与难以忘怀的思念。

    高希一曲唱罢,屋内无人说话,一片寂静,直到休思和采思两位女子发出轻轻的哭泣声。

    永乐皇帝、马乐、黄翰等人望着明月,触景伤情,都红了眼圈,此时终于从醉人的歌声和乐曲中回过神来。

    永乐皇帝最先鼓起掌来,接着便是“哗啦啦”不绝于耳的掌声。

    高希回头一看,不知何时酒楼里的许多客人,听到如此美妙的乐音和歌喉,都过来一睹为快,此时也跟着一起热烈鼓掌。

    休思抹去脸上的泪痕,走上前,向高希深深一欠身:“公子果然才情非凡。奴家斗胆,可否让奴家记下这首曲子,好跟公子学一学,他日便可以在含芳楼演绎,让客人们都能听到公子所谱这一曲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