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3章 太子亲征可否?

    “汉王不可鲁莽托大,强行请战!”高希站了起来,直言反对汉王。

    众将看着高希和汉王,见两人身高、体型、神态酷似,都暗暗称奇。

    “我当是谁?原来是先锋将军。我若没记错的话,我与圣上北征蒙古的时候,你还是疯子吧!”

    朱高煦根本无视高希的反对意见,反而拿高希的过往说事。

    除了朱高炽所在的中军旗下的将领,几乎所有武将都笑了起来。

    “放肆,汉王!这里是中军大帐,在商议如何克敌制胜,作为北征副将,你怎么可以出言不逊,侮辱自家将领?”朱高炽严厉地申斥汉王。

    众武将倾刻间收声,不再敢嬉笑无状。

    “...”朱高煦没有回应,但明显他并不将太子的申斥放在眼里。

    “汉王说的是事实,你出征蒙古之时,本官确实还是疯子。但太祖北征蒙古时,汉王好像还不如我!”

    高希说得很含蓄,太祖北征时,你汉王还没出世呢!

    那时候你在哪里?你想想...

    高希才不惯着他呢!

    “混帐!”汉王怒喝一声,“噌”将佩刀拔了出来。

    高希却将手枪对准了汉王,笑盈盈地说道:“汉王以为你的刀快,不是我的火器更快?”

    “呼!”所有的武将都惊得大气也不敢出。

    汉王朱高煦向来不可一世,连太子都不放在眼里,今天却有一个小将拿着火器对准他,也不将他放在眼里。

    牛叉!

    “高希,将枪收起来!”朱高炽怒斥道。

    “是!”高希收起了手枪。

    “汉王既然一心想对阵马哈木的重甲,那么就依你汉王所言,由你与安运侯柳升所领大营接战,其余各军作为接应。”

    朱高炽说完手一挥,示意散会。

    “太子殿下,这...”高希很感意外。

    对阵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汉王任性,你太子是总兵官,你也任性吗?

    若兵败如山倒,到时候你怎么向圣上交代?

    更严重的是,一旦总体战事兵败,朱高炽的太子地位都很可能岌岌可危。

    众将散去,只有高希和皇太孙朱瞻基留了下来。

    “太子殿下,末将以为太子殿下刚才的决定不妥。只是因为汉王坚持要自领大军对阵马哈木,殿下你就放弃了圣上行之有效地对付蒙古骑军的阵法。末将以为,太轻率了!”

    高希直言不讳。

    高希不得不如此说,主帅一个轻率、任性的决定,不仅仅关系战局的成败,还关系着成千上万将士的生命。

    朱高炽看着高希,并不生气,也不赞赏。

    他转过脸去问朱瞻基:“瞻基也一定赞同先锋将军的看法吧?”

    “父王,二叔一开始是自己想做这个北征总兵官的,没抢到。他本来就不服父王,更别说打仗这件事了。从大军出发,他就急着要出战,屡次强行索要军令,父王总是妥协,有损父王总兵官的威信。武将们几乎一边倒地支持二叔,一是因为二叔以往战功彪炳,另一个原因与父王一再退让也有莫大的关系。”

    朱瞻基虽然小,这次算是来实习的,但也对二叔朱高煦嚣张跋扈的行为恼怒不已。

    “杨阁老,你们几位大臣也是这个意思吗?”

    朱高炽又问杨士奇、杨溥、黄淮几个随军大臣,但朱高炽语速平缓、语气平静,没人听得出来他是怎样想的。

    杨士奇一点都不关心这个问题的答案,反而窃喜,因为太子的言行越来越具有帝王的风范。

    不怒自威,重重城府,让臣子们看不透,正是帝王必备的心术。

    “臣以为,太子殿下的决定英明。”杨士奇简简单单就说了这么一句。

    黄淮和杨溥在朝为官多年,何其明白,也不点破,点头称是。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

    “老师,杨阁老...”高希.带着一点不悦叫了一声杨士奇。

    杨士奇是高希会试时的主考官,是高希的座师,叫杨士奇“老师”是该当的。

    但这样的场合叫“老师”,是在表明自己的不满。

    你居然支持太子殿下“轻率的决定”,你怎么做我的老师?

    高希的心里就是这么埋怨的。

    “太子殿下,老臣身子不适,先告退了。”杨士奇也不回应高希,向朱高炽一揖,便带着杨溥、黄淮出了军帐。

    “太子殿下,末将以为文臣不懂战事。高将军说的话,末将以为是对的,望太子殿下慎下决断。”中军大将郑亨小心翼翼地劝进。

    “太子殿下...”高希还想再劝几句。

    “父皇...”朱瞻基也想补充几句。

    但朱高炽大手一挥:“本宫是当今圣上钦点的北征总兵官,你们几个也想不听号令吗?”

    “末将不敢!”高希几人立马叉手应道。

    “嗯,本宫的决定已下,汉王已经领令而去,便由他对阵马哈木的重甲骑兵,但愿他不辱使命。”

    朱高炽说得冠冕堂皇,义正词严。

    高希、朱瞻基和郑亨都颇感失望。

    朱高炽原本绷紧的表情却松弛了下来,他笑道:“不义,不暱,厚将崩。这句话都忘了吗?看来你们是要多读点书了。”

    郑亨是武将,书读得不多,没明白太子的用意。

    高希和朱瞻基听了,却眼睛一亮,难道说太子殿下(父王)另有打算?

    “不义,不暱,厚将崩。”这句话现代中国人应该都比较熟悉,出自《左传》中的《郑伯克段于鄢》。

    意思是,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朱高炽说出这句话,是向高希这几个心腹之人表明心迹:我心里有谱!

    所谓“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看他楼塌了”。

    “来,汉王冲锋陷阵,我们也不能闲坐着看风景。现在要议出一两个万全之策,让我军立于不败之地。”

    朱高炽笑着看着他们几个,高希等人一时有点傻了,太子有点深不可测啊!

    “怎么,本宫的话听不懂,还是使唤不动你们?”

    “哦,请太子殿下示下,我等这就议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高希第一个反应过来,脸上现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