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5章 儿臣是否真的一无是处?

    正在奋战的朱高煦后悔吗?当然后悔!

    后悔不该轻视瓦剌骑兵,后悔不该不要神机营的火力配合。

    太子虽然调遣了两翼部分军队上前支援,但无济于事,而且大营阵形和士气的溃散,也影响到了后军的士气。

    马哈木发起合围进攻的命令是正确的,但他却忘了自己是统帅。

    他为了一解对高希的愤恨,居然亲自带着人马,意气用事地冲向了朱高煦所领的大营,而不顾战场的整体形势。

    朱高煦见马哈木向前他冲过来,只能硬着头皮上去迎战。

    迎战个鬼啊!

    马哈木是瓦剌的大汗,为了保证这位瓦剌军最高统帅的安全,相当一部分战力和精锐被集中到了马哈木这边。

    马哈木要战“高希”,也就是汉王朱高煦。

    于是,瓦剌军先是一阵箭雨伺候,再就是一轮重甲骑兵在前冲杀,然后才是数百名精锐轻骑护在马哈木身边,向朱高煦杀来。

    朱高煦压力陡增,大营的军士被杀得尸横遍野,死伤惨重。

    此时的朱高煦,他再骁勇,也敌不过马哈木的冲杀了。

    他只能赶紧认怂,理都不理红着眼杀向他的马哈木,迅速调转马头往后退。

    令朱高煦气愤的是,太子居然没有再派两翼支援,而是任由他带着残兵败将后退,场面极其难堪。

    实际上就算两翼的军队想要支援他,看起来形势也不允许,因为瓦剌军正在实施合围进攻。

    除了一路追杀朱高煦的马哈木,太平和把秃孛罗也冲锋在前,分别从左右两翼包抄明军。www..cc

    他们的胃口大得很,想毕其功于一役,明军头阵已经溃败,现在再打残明军的两翼,直取中军、活捉太子朱高炽。

    到那个时候,别说将两位小王子换回来,我马哈木就是要天上的月亮,你永乐皇帝也老老实实地找个梯子爬到天上去摘。

    明军的两翼现在都是在苦苦支撑,一旦被击溃,郑亨的中军就完全暴露在瓦剌军的面前了。

    怎么办?

    神机营呢?

    我大明的神机营呢,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那些在战前军事会议上支持朱高煦不使用神机营的将军,此刻都开始后悔。

    后悔啊......

    后悔来得及吗?

    来得及!

    朱高煦被马哈木追得越来越近,他也越来越绝望。

    他以为自己铁定要被马哈木活抓了,他甚至想好了一旦被擒就当场引颈自刎。

    只是死前没能尝过一天做太子的滋味,悲伤啊!

    他正胡思乱想呢,耳边却响起了“砰砰砰”的悦耳枪声,几乎令他感动得落泪。

    他身后不远处,追得正欢的马哈木和那些瓦剌骑兵应声成片成片地跌落马下。

    有些重甲骑兵,连人带马跌倒,不断地向前翻滚了几十米才躺平,就算没被击中,也被摔个半死。

    “砰砰砰”,在明军听来悦耳的枪声,在马哈木和瓦剌兵听来,就是夺命符。

    首先是没有重甲护身的轻骑兵,随着枪声响起,纷纷应声落马,死的死、伤的伤。

    重甲骑兵好一些,但高希新练的神机三营,都经历了严酷的训练,几乎个个是神枪手,专门对准重甲兵和重甲战马没有防护的部位打,就算一时打不死,也将你打伤。

    至于战马,只要中枪,几乎都会负痛跌倒,连人带马失去战力。

    瓦剌的这两万八千骑,除了太平的五千骑是初次和高希的神机营遭遇,其他的两万三千骑都是吃过神机营大亏的。

    一听枪声,内心就哆嗦起来。

    马哈木当然知道高希这些新式火器的厉害,大叫:“快撤,快撤!”

    他领着数百骑护卫率先调转马头往回撤,他所领的中军也跟着退。

    这时,高希和杨霸天带领着特战和天字两营,骑着战马冲向马哈木的中军。

    这一带又是平原,正有利于策马扬鞭。

    两营人马,骑在马上,端着步枪不断地向前面仓惶逃去的马哈木中军开枪,不断有人落马。

    于是,战场形势瞬间扭转。

    明军的左右两翼士气大振,全力反击太平和把秃孛罗的包抄,一时陷入混战。

    而此时...“砰砰砰”又响起了枪声,太平和把秃孛罗包抄过来的瓦剌军也被火器击倒了。

    高希的神机营不是追马哈木去了吗?

    怎么这里又响起了枪声?

    不是别人,还是神机营,是阎红玉所领的地字营正在向明军两翼提供火力支援。

    “快撤,快撤!”太平和把秃孛罗也大叫起来,学着马哈木向北逃窜。

    现在,瓦剌军兵败如山倒。

    朱高炽下令,除中军和神机地字营防卫外,其他各部全力追击逃窜的瓦剌军。所谓“宜将胜勇追穷寇”,不能给对方任何喘息的机会。

    马哈木往哪里逃?

    这里是平原,没地方躲啊!

    算了,还是退回十里外那几个小山包吧!

    好嘛,辛辛苦苦打了大半天了,怎么回到了起点,而且比原先惨多了。

    一清点人数,战斗减员四千人,而且还多半是马哈木中军的人。

    “大汗,我们中计了。”唐古特说道。

    “中计?”马哈木还没有听明白。

    “那个酷似高希的将军并不是高希,而是汉王朱高煦。”

    “汉王?”

    “大汗,你忘了上回在大明校场比试,与我们的勇士布和对阵的人?”

    马哈木想起来了,继而用手猛击自己的脑门:“啊呀,我好糊涂,怎么把这个汉王给忘了?这汉王和高希长得像,当时本汗还吃惊不小了呢!唉,怎么就忘了......”

    马哈木懊悔不已。

    “大明太子好厉害,他知道大汗想要活捉高希,便让和高希长得酷似的汉王打头仗。他还算计到大汗会冲冠一怒亲自下场。如此一来,汉王的败就正好很自然地将汉王当成了诱饵,引着汉王进了神机营的伏击圈,这就是汉人说的‘请君入瓮’。如此一来,神机就可以依靠新式火器的优势,向大汗猛攻,所谓‘擒贼先擒王’。”

    唐古特分析完,在场的将士慨叹不已。

    马哈木听了默不作声,半天才吐出一句话来:“这个太子不简单,我小看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