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2章 龙江关新气象:有轨马车

    北平赵王府。

    已届中年的朱高燧在大厅里来回踱着步,烛光照在他的脸上,印堂已然被他拧出了一个扭曲的川字。

    他正在天人交战,要做一个重大的决定。

    朱高燧是永乐皇帝的第三个儿子,虽然长相比较“困难”,但同样受到永乐皇帝的宠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宠爱和当初永乐皇帝对朱高煦的宠爱并无二致。

    单从封地上来说,也可以看出永乐皇帝对他的信任并寄予厚望。

    朱高燧二十二岁的时候,就封了赵王,当年永乐皇帝就让他改藩北平。而北平是永乐皇帝的龙兴之地,其意义不言而喻。166小说

    永乐皇帝巡幸北平时,一度将一些政务先交给朱高燧看过,听听他的意见,然后再行处理。

    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政务上的历练,也可以看作是永乐皇帝对儿子朱高燧的考察和培养。

    令永乐皇帝高兴的是,朱高燧从未表现出对皇位的渴望。

    他会跟着他的二哥朱高煦在后面摇旗呐喊,给他大哥朱高炽制造麻烦,但自己从来没有表现出“夺嫡”的欲望。

    也正因为如此,当初锦绣超市开业,他随汉王领着人马围攻,企图杀父弑兄。

    结果,朱高煦有事,他屁事没有,只是被赶回了他的封地北平。

    而且他很“听话”,说回北平就藩,就立即回去了,而朱高煦却继续搞事。

    这么一比较之下,“听话”的朱高燧反而在永乐皇帝心中“加分”了。

    “殿下,圣下不日就要到达北平,该下决断了。”说话的是赵王府长史顾晟。

    “这...这可不是小事,一旦囚禁父皇,就再无回头之路了。”朱高燧犹豫地说道。

    “殿下,你忘了吗?当初陛下也是在北平府起事的,那时候才他手中只有八百军士。若不痛下决心、破釜沉舟,殿下又怎么可能登上紫禁城中的宝座。若当年陛下也犹豫不决,现在高坐明堂的就应该是建文皇帝。”

    “可是我现在手上连八百军士也没有。”

    “那又如何?靖难之时要壮大军队,是因为要和朝廷对抗,要攻陷应天才能夺得大位。可是现在陛下对殿下你如此信任,一旦到了北平,陛下一应驻跸防务都要依仗殿下的护卫军。只要我们一举清除随行陛下身边的那些护卫,陛下就在我们手中了。到那时候,让陛下写一份传位殿下的诏书,即刻退位,并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软禁父皇...这后世的史书会怎么写我?”

    “啊呀,我说殿下...哪来那么多可是?你的父皇不也是用武力夺了皇位?这史书本就是胜利者书写的,你败了你就是历史的罪人,你胜了,你就是未来伟大的君主。”

    长史顾晟已经不是第一次给朱高燧洗脑了,他想让朱高燧学他父亲,做第二个“燕王”,而他自己则想师法道衍和尚姚广孝。一旦起身成功,他就是本朝第二个“黑衣宰相”。

    这么多年来,在永乐皇帝的三个儿子中,朱高燧看似其貌不扬,又无德行仁政,最没有存在感。

    他似乎只能依附两位哥哥中的一位,才能在宫廷政治斗争中活下来。要么选太子朱高炽,要么选汉王朱高煦。他只不过选了朱高煦而已。

    从永乐皇帝到文官武将,甚至包括他的两位哥哥,从来没人认为朱高燧也想当皇帝。

    这种韬光的策略,正是长史顾晟为他设计的,至少到目前为止非常成功。

    大厅之中,只有朱高燧和顾晟两人,烛火摇曳不定。

    “殿下,你二哥已经被废,太子却越发得你父皇赏识。为今之计,只有先下手为强,趁陛下北巡,出其不意软禁,就能一举抵定乾坤。”

    “...”朱高燧还是没有回答。

    “老天不会再给你第二次机会...”顾晟几乎是在哀求了。

    朱高燧站定,看向顾晟,终于咬着牙说道:“好,就如此,你去准备吧!”

    金山卫卫城(小官镇)这边,一派商业繁荣、百业兴盛的景象,只有高希心急如焚。

    他都没来得及去锦绣商号看看,更别说回丁家村了。

    太子回函,说调兵的事永乐皇帝已经允准,不日这支军队就会到达,这让高希稍稍放心。

    可是光等在这里不是办法!

    高希去了与松江府衙同城的华亭县县衙。

    高希递了名帖进去,知县很快就出来迎接了。

    原来的知县王纪因为政绩斐然,去年就调任高升了。现在出来迎接高希的是新任不到一年的知县。

    “啊呀,高大人,久仰久仰,下官高宫拜见。让大人久等了,望大人恕罪。”

    高宫一出来就满脸笑容,拱手作礼,恭敬之致。

    知县是正七品的小官。高希虽然处于被暗贬的状态,却未曾被革职,是堂堂正正的正三品朝廷大员。

    他背后站着的人物更是一个比一个牛叉,西贵、袁寿、惠安伯、内阁首辅、皇太孙、咸宁公主、太子,还有永乐皇帝。

    高希的名头,在朝廷中枢也好,在地方也好,尤其是在高希的家乡更是不用说了,家喻户晓。

    小官镇虽然只是一个镇,却因为有了高希经济民生高速发展,政治地位高企,在整个松江府都是第一块招牌。

    高宫虽然是新任知县,每次去松江府见上峰,却被礼敬有加,这在他以前的从政生涯中闻所未闻。

    再说,他一个小官,要想升上去,苦无门路。

    现在高希这个政治新星自己跑到华亭县衙来找他,他能不恭敬吗?

    高希随便在哪个大人物面前为他高宫说几句好话,他高宫飞黄腾达便指日可待。

    “能与大人同姓,真是下官的荣幸,不知高大人祖籍是高家的哪一支...”

    高宫正想从姓氏入手,套个近乎,没想到高希劈头就问:“高大人,外城为什么不做防海盗操演?”

    “防海盗操演?”高宫的大脑还沉浸在结识朝廷大员的兴奋之中,一时还没有转回来。

    “对啊,内城的防海盗操演一直在做,为什么外城不做?”

    “外城说是叫外城,实际就是百姓随意乱搭乱建的房舍,本不在小官镇的管辖之内,做什么操演呢!再说,都快十年了吧,也没见什么海盗。有内城操演就够了,在外城也做操演,兴师动众...”

    霍,高希一下子站了起来,他很不满意高宫这种不负责任又无所谓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