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1章 怕老婆才能当大官

    “哈哈哈,他就是金山卫大名鼎鼎孤身杀贼的英雄高希!”

    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粗壮大汉,约莫四十开外,笑呵呵地走了出来,官兵们立即给他让出一条路来,口称:“左将军。”

    一说是“金山卫的英雄高希”,官兵们反应过来了,敌意顿消,都用钦佩和恭敬的目光看着高希。

    “高大人,你在金山卫单枪匹马杀贼的事迹,早就在我们金山卫传开了,我手下这些将官都知道你。某乃天津卫指挥使左崇英,对高大人也是久仰了。”左崇英向着高希抱拳。

    高希赶紧上前恭敬地回礼:“年少时些许小事,不值一提。”

    “高大人,你的那些詹事、侍郎的头衔在这里,都不如‘金山卫孤身杀贼英雄’这个头衔好用。哈哈哈!”左崇英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左将军过奖了,我此来...”

    “高大人深夜到访必有急务,来,到公事房详谈。你们也都散了,各回营房吧!”

    到了公事房,两人没有寒暄,开门见山。

    “高大人,出了什么事吗?”

    “左将军,北平府或有异动,圣上正在北巡,我怕圣上有危险。我只带了一千人的火枪队,恐怕不敷使用,需要将军带兵协助。”

    “圣上有危险?这从何说起?我不能仅凭高大人你一张嘴就派兵。还有,调动官军需要兵部的火牌令符,否则就是砍头的大罪。高大人有吗?”

    “没有。不过,左将军请看这个。”

    高希将太子朱高炽的手令,还有兵部尚书方宾的亲笔信,递给了左崇英。

    左崇英看完之后皱着眉头:“确是太子和方大人的亲笔手书,印信也对,但没有火牌令符,我不能随意调动军队。”

    “左将军,现在陛下危急,北平府的局势如何,无人知晓。若你现在还拘泥规定,只顾自己,不顾君父安危,若圣上真有点事,你担待得起吗?你的忠君之心又往何处安放?”

    “这...”左崇英外表看上去五大三粗的,高希没想到他在此危难之时,却如此迂腐,只顾及自己。

    这就好比一个人得了急症,不及时抢救就有立即死掉的危险,而你却碰到了一个坚持要你先办好入院手续才能看病的医生。小则说他迂腐,大则要出人命。

    “啊...你...你要干什么?”左崇英还在左思右想呢,却看见高希却将手枪对准了他。

    “对不起左将军,救圣上十万火急,要比等兵部的火牌令符重要,否则很可能陷圣上于险地。现在我没有时间与你讨论,我要的人不多,两千人马就行。你若肯一起救君父,就亲自带队。你若要等兵部的火牌令符,你只管留在这里等,我不勉强你,兵我带走。日后圣上问罪,只当是我胁迫你的。”

    “这...高大人...”

    “你若不答应我借兵,我现在就毙了你,自去救了圣上再说。”

    高希的枪管黑洞洞的,仍旧对着左崇英,左崇英心里直发毛。

    左崇英虽然是第一次见高希,而且高希还是一个文官,但他也知道高希这个文官可不一样。

    他上过战场,在北边大漠上和马哈木大战过一场,刀光剑影里混过的人,他真也也杀人。

    而且他早就听说,现在大明最厉害的火器就是高希弄出来的,杀人只在一瞬间,比刀剑快得多。

    高希说“要毙了你”,还真有可能“毙了你”,左崇英可不敢冒这个险。

    左崇英狠了狠心说道:“同意是死,不同意也是死。好吧,我亲自带兵与你一起去北平府救驾,省得在此提心吊胆。”

    高希笑了:“左将军放心,此去必然逢凶化吉,事后定然加官进爵。”

    加官进爵?别开玩笑了,不人头落地就不错了!

    碰上你高希,算我左崇英倒霉。

    左崇英白了高希两眼,然后大声吼道:“来人!”

    “将军!”

    “点齐两千人马,拔营!”

    “是!”

    北平燕王府。

    永乐皇帝对着面前的诏书,脸上一阵苦笑,然后轻轻叹了一口气。

    “老三啊,朕这么多年错看他了。朕以为他最没有心机,平日里只是喜欢跟着老二胡闹,原来他才是心机最重,最想做皇帝的那一个。”

    长史顾晟仍旧跪着,身体姿势很是恭敬,说话却绵里藏针。

    “陛下,古往今来,立储无非在‘立长’与‘立贤’之间做选择。当今太子确怀仁爱之心,但于战事武功只有些微之功,与汉王和赵王不可同日而语。汉王虽然威武,却过于骄横,居功自傲。而赵王却兼具太子的仁德、汉王的武功。传位于赵王,既合乎立贤的传统,也能让陛下的江山更为稳固。”

    “当年靖难,我父王和故去的道衍大师坚守北平城月余。永乐十一年,我父王又代陛下北征,一举平定瓦剌部,朝廷因此在北疆新设忽兰卫,羁縻瓦剌,瓦剌部众得以过上了好日子,北部边境也得以安宁。如此仁爱与武功,怎么就是些微之功了?顾晟,巧言令色,说的就是你这样的小人!”朱瞻基怒斥道。

    “小殿下,各为其主罢了。若你是废掉的汉王的儿子,恐怕此刻也在心中为自己的父亲鸣不平呢!”

    “这个不孝子为什么不亲自来逼他的父皇写下传位诏书,倒劳动你一次又一次地跑来挨骂?”永乐皇帝问道。

    “陛下,城内城外尚不稳固,赵王还有许多事要办。”

    “哈哈,他是怕有人反他,还是怕我父王派兵攻进北平城?”朱瞻基语气中全是鄙视朱高燧的意思。

    “顾晟,你事主忠心没错,却不能颠倒黑白、是非不分。赵王的仁德是不是比得上太子,他的武功战绩又是不是比得上他的二哥,你身为赵府长史,应该比谁都清楚。朕当年起兵靖难,是因为建文昏庸、奸臣当道,不得已而为之。你,还有你辅佐的这个不孝子,你们可以扪心自问,朕是不是无道昏君,朕的身边是不是围绕的都是奸佞之臣?你刚为赵王强辩的那套说词,恐怕连你自己也不相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