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4章 打造兵器

    第二日,零就把探查的结果告诉了陈莫。

    如今整个惠州地区的私盐贩售基本集中在几大乡绅的手中,当然,以黄县令为首的黄家是大头。

    而几个官府的大盐场所产的官盐,基本也是被黄家掌握在手中,然后使了个移花接木的办法,瞒报产量,将官盐转化为私盐。

    如此一来,这其中的利润自然是非常之巨大。

    有来钱这么快的方法,这广南东路地区的官商自然是勾结在一起,巴不得将所有的钱都收入自己的囊中。

    陈莫沉吟片刻,道:“你这几日很少出现在长林堡,认识你的人也不多。找个盐场混进去,继续打探消息。”

    想要抓住事情的细节,并且查到更多的整局,自然需要去卧底打探。

    而零很显然就是做这件事情的最佳人选。

    陈莫道:“如果人手不够,阿九你也带去。”

    零沉默了一下道:“她现在名义上是你的夫人,这能行吗?”

    陈莫道:“没事,反正她喜欢演戏,而且这个所谓的夫人也不会抛头露面。”

    零的办事能力自然不用多说,而且才来这个地方不过十几天,零已经基本学会了用当地语言日常交流。

    没过两日,林左就带着人买回来四百斤的铁料,用来铸造兵器的话,足够装备二百人。

    陈莫便开始让那些匠户们开始着手打造兵器。

    当然,陈莫的指点是必不可少的,从铸造炉子到打造,陈莫的专业程度让那些匠户们开了眼。

    他们出生到现在,还没有见过这么厉害的匠户。

    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小部件,光是让他们看一下都觉得鬼斧神工,但是陈莫却说他们也能做出来。

    短短五六天,陈莫就颠覆了他们这些匠户的认知。

    原来打造兵器还能这么玩?

    这些匠户本来也是有些水平的,所以在陈莫的带领下,打造一些手弩和中型弩完全不是问题。

    而材料方面陈莫也已经准备足够,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至于火器,陈莫也是想搞的。

    原材料方面他也让巫彦祖去买了,用不了多久,他们也能制造火器。

    当然,这里肯定是不具备制造“初式步枪”能力的,因为这些匠户没有那个技术。

    想当初坤源村的铁匠们都是历经千辛万苦,前前后后总共大半年时间才有了手搓枪管的技术。

    这里的匠户们,如果能造出燧发枪就差不多。

    加上初式步枪现在也算是陈莫的底牌,自然不会随便拿出来教别人。

    又过了七八日之后,搬到长林堡的匠人已经打造出了合格的手弩和中型弩。

    至于重型弩的打造,也已经开始。

    重型弩相比前面两种弩,还是要稍微难一点的,不过有了前面积累的经验,匠户们打造起来就更加容易。

    于此同时。

    陈莫也在开始设计燧发枪的图纸。

    想要招揽更多的人马,就必须得开源。

    加上还有可能面对海寇,陈莫自然要打造更多的武器。

    燧发枪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只有材料够,陈莫造出个一百支也完全不是难事。

    为了招人,陈莫就得假装自己有钱。

    钱他不缺,缺的是把钱拿出来的理由。

    找到林左一打听,陈莫没过多久就想好了注意。

    最直接的办法当然还是找土匪。

    这种偏僻之地,土匪自然是少不了的。

    打掉土匪,既能够造福一方百姓,顺便还能增加创收,又能锻炼长林堡等人的战斗力。

    一举三得的事情,当然要去做。

    不过这件事陈莫暂时不打算说,现在长林堡的这些人战斗力还没有到最好的状态。

    而且,现在弩也刚开始装备,他们还需要时间练习。

    就这么一直折腾了半个月,也就进入了腊月。

    腊月时分,天气也变得更冷一些。

    陈莫为了长林堡中的人添置一些冬衣,也是再花了一笔钱。

    虽然这些钱对陈莫不算什么,但是陈莫也不敢拿出太多,还是要装作缝缝补补的样子。

    不过让陈莫无语的是,阿九这阵子为了不和零一起去做卧底,天天在长林堡刷存在感。大风小说

    现在长林堡的军户和匠户们都认识这位“主母”大人,还觉得这位主母大人又漂亮又贤惠。

    阿九一改她往日的模样,变得无比的端庄,让所有人都以为主母是个江南的名门闺秀。

    这点让陈莫都非常佩服,这个丫头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会演?

    举手投足之间倒真的颇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气质。

    按照阿九自己所说,这是在观察了赵姁予之后学会的。

    赵姁予身上有一种非凡的气度,甚至有远比大家闺秀更雍容华贵的气质。

    这点陈莫也不怀疑,赵姁予毕竟是真正的大家族小姐,有这种气质也非常正常。

    也怪不得零说阿九有天赋,是个干秘谍的料。

    光是这份模仿的功力就让人望尘莫及。

    不过现在零已经在一个官府的盐场潜伏了下来,倒是也不需要阿九出去。

    这个时候,广州城那边,芸娘也写了信过来。

    她在信中提到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已经盘好了场地和作坊,前期的一些原材料准备好,还有等从坤源村的一些工具到了之后,就会开始进行最后的准备。

    算下来的话,大概在年后就能将铺子开起来。

    不过芸娘在信中还写道,大家都希望和陈莫在一起过个年。

    即便他们知道可能陈莫不方便过来,但还是在信中表达了思念之意。

    陈莫笑了笑。

    广州城离这里的确不远,但是自己刚在长林堡站稳脚跟,自己得抓紧将长林堡的人全都训好再说。

    更何况,自己还打算在过年的时候干点大事。

    陈莫让林左在归善县张贴了告示,说长林堡要招募军户,不过每个月给多少钱没写,所以隔了几天,也才稀稀拉拉来了七八个人。

    这七八个真正达到军户要求的也才两人,其余都是非常瘦弱,或者年纪太大,都超过四十岁。在这个年代,四十岁以上就已经不是青壮劳动力了。

    如果不是这些人走投无路,恐怕也不会来长林堡当军户。

    陈莫当然也收留了他们,毕竟现在长林堡是缺人干活的。

    这么大的地方,还有许多房屋是需要修缮的。

    正好在过年前,能尽量让长林堡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