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十六典故问世

    当兰陵王和一众百晓生的老博士们,一同监督查看曾阿牛的考卷时,第一感觉就是头皮阵阵发麻,内心巨浪翻涌。

    纷纷情不自禁的感慨道:

    “妙啊,真是太妙了,这就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谁说无解,大秦言王就中过此局,并且成功化险为夷。”

    “虽然化险为夷,但当时大秦言王被贬为平民,换做别人,很难东山再起的。”

    “没错,这一局堪比无解之死局,就连大秦言王都中过这招,深受其害,这一局一定要好好研究研究。”

    “入局者神不知鬼不觉的被困其中,但若是想要自证清白,很难做到,秦国的言王深受其害,后来活学活用,害死了对手,这招运用的精妙绝伦,精彩至极!”

    兰陵王此时已经震惊的,身上汗毛根根竖起。

    幸亏秦国言王与他不在同一国度,若他与秦国的言王这种人是兄弟的话,他恐怕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不过话说回来,这位

    考生叫什么?”

    “回禀兰陵王,他叫曾阿牛。”

    “此人对秦人的了解,以及对谋略的想法,让我想起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

    所有在场的博士们,全部洗耳恭听。

    “兵不厌诈,兵者诡也,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兰陵王把考卷拍在桌上,厉声宣布道:

    “传令,通知琅琊书院,印书局活字印刷开工。”

    大家激动非常,果然真的要出书,这才第几个故事,就这般郑重。

    兰陵王一本正经的感慨道:

    “此人有大才,他对秦国布局谋略了解颇深,把他写出来的这些故事,传颂整个鲁国,我坚信,只要我们足够了解敌人,秦国威胁将不复存在。”

    大家都非常认同这番话。

    兰陵王起身走向窗口,站定后负手而立。

    这几次送出来的典故,就已经令人刮目相看。

    甚至兰陵王都觉得,曾阿牛的谋略和智慧,已经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力远远高于在座得每一位。

    给他升品,理所应当。

    此等才华横溢之人,要不要也效仿大秦言王,唯一重用呢?

    普通人有这般才华,一旦重用,必然是封王拜相的存在!

    ……

    然而屋内的秦言,依旧思如泉涌,在纸上龙飞凤舞,接连不断的写出典故。

    反客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草船借箭:借势布局,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上屋抽梯: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

    指桑骂槐、顺手牵羊,借尸还魂……

    一连串写出十几个典故,每个故事都融合一件真实发生的案例。

    甚至还写了百晓生都不为人知的故事,移花接木,金蝉脱壳。

    “原来当年赵之雅,是这么回来的,难怪!”

    院外的兰陵王,以及老博士们,已经被这些故事震惊到麻木。

    原以为曾阿牛能写出一两个典故,就已经是万里挑一的能者。

    可没想到曾阿牛竟然一连写了十几个

    早已经突破,写一个升一品的标准。

    在场的众人,无不惊叹于他的文笔,以及谋略思想。

    兰陵王甚至破天荒的,当众宣布,给曾阿牛冠以谋略家的名号。

    要知道,在鲁国能被称之为谋略家头衔,此人最少学富五车,才华在各大书院可达一品。

    鲁国当朝权臣,担当谋略家称号的也只有几人,其中之最是司马集。

    曾阿牛竟然可以和司马集共享一个头衔,天呢,他们今天到底遇见了什么妖孽。

    百晓生书院,琅琊书院全体动员,两大书院事物全部暂停。

    全部为三十六计新鲜出炉而奔走。

    每一个故事典故写完,就会先被抄录,再由快马护送琅琊书院,数百琅琊书院学子,根据典故文字,进行排版印刷,最后等待成书之后,装订发放全国。

    这一忙就是一天一夜,曾阿牛还在奋笔疾书,

    兰陵王越看越喜欢,如此大才之人,世间罕见。

    虽说秦国有言王是秦国之幸,

    但鲁国出了个曾阿牛,实属鲁国之幸!

    一旦三十六计典故出书,以曾阿牛的才学,必然是名留青史。

    天亮时十分。

    一声鸡鸣响彻天空,天空也泛起了鱼肚白。

    秦言美美的睡了一觉,拿着最后几个故事走了出来,伸了个懒腰。

    可定睛一看,好家伙,他的门口卧着几百人,都在迷迷糊糊的打盹。

    “duang”

    一声响亮的敲锣,把所有人惊醒。

    “三十六计已完成,诸位可还满意?”

    秦言对着老博士们,以及兰陵王的方向拱手发问。

    “满意,很满意!”

    兰陵王掩饰不住激动之情,赞赏道:

    “这三十六个典故,三十六个计谋,不仅将实际案例分析的头头是道,甚至还写了破局之法,每个故事都精妙绝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秦言讪讪一笑,拱手忙说道:

    “多谢兰陵王赞许,既然三十六个典故我已完成,之前说好的,写一个典故升一品,我现在应该是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