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四十七章 廖老板在钓鱼

    盉碗又名“合碗”,始见于宣德御窑,燕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盉碗,此款盉碗与宣德作品器型完全一致,唯多了一天鸡盖钮。

    借着车厢内散发出的微弱灯光可以看到,此碗呈倒置马蹄形,侈口,斜壁内收,近足处饰凸弦纹两道,及底急内收,下承圈足。

    通体施透明釉,釉面润泽,外壁弦纹以上部分以斗彩通绘洞石花蝶,洞石嶙峋,各色花卉或依傍而生,或数丛独立,清新甜美,间或彩蝶翩跹,花蜂饮蜜,蟋蟀栖息禾穗之间,生趣盎然。

    下三分之一处,有一圈类似如意尊的束腰,但比较浅,如同一圈沟槽,施两道青花弧纹,下方,绘缠枝花卉四丛,花团锦簇,明丽鲜艳,既各自成画,又可相互融合,甚是巧妙。

    盖与碗子母口相接,外沿平整,及内隆起,中央饰天鸡钮,施绿彩,盖面以斗彩装饰洞石花蝶图,与碗外壁上半部分相呼应。

    从整体来看,此碗纹饰笔法娴熟,布局有度,显示了出了无与伦比的审美格调。

    打开盖子可以看到,内部施白釉,碗内底有一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同样有落款的地方,还有盖内,款识与碗内底的款识完全一样。

    不过,借着灯光可以清晰看到,这两个款都很特别。

    大清的“清”字,“月”字里面不是“二”,而是一横一竖。

    根据款识特点就可以判断出来,此款盉碗如果为真的话,那么就是雍正早期的“安窑”作品。

    也就是说,不为假,即为雍正御窑!

    不过从外形和施彩特点来看,明显仿的是宣窑之型,成窑之彩,可谓匠心独具,师古而不泥古。

    最为难得的是,此类盉碗多失其盖,但此款盉碗却原盖得以保存,十分难得,绝对属于珍奇之物!

    只是,到底光线太过昏暗,太多细节看不清,众人看过之后,无不眉头紧皱,东西肯定是好东西,但确定不了真假,这玩意就有些难办了。

    秦立的眼睛即使受到过强化,但在这种光线下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过,这丝毫影响不到他的鉴定,装作查看内部情况,用左手将盖子捏了起来,下一刻,黑白画面在脑海中展开。

    场景是典型的烧瓷场景,一圈留着鞭子的烧瓷工匠在督造官的带领下,和泥,制胚,上釉,祭天……

    显然,此碗乃是真品!

    秦立不动声色的将盖子放回原处,目光又在盖顶上的那个天鸡钮上看了一眼,他没从此碗其他地方看到墓道包浆,唯有这个天鸡钮与盖顶相接的部分,釉质略显肥厚,还带有部分墓道包浆的特点。

    显然,此碗出土时间很早,怕是解放前出土的,这样的瓷器已经算不上违法瓷器,完全可以当做传世瓷器来售卖。

    “如果都是这种瓷器,他何必搞得如此小心?”

    秦立心中怀疑,廖老板拿这种瓷器出来,怕是抱着试水的目的,一是考验来此老板的财力,二是考验这些老板内有没有内奸。

    反正天色够黑,如果没有秦立这种眼力,仅凭天鸡钮上的墓道包浆,就判断这些是出土之物,哪怕后面被抓了,就凭这些瓷器不是解放后出土的,谁也拿他没办法。

    想到这里,秦立当即问道:“廖老板,价格为何?”

    此话一出,其他老板纷纷诧异的看向秦立。

    “小兄弟,你鉴定好了?”

    “天色这么黑,灯光这么暗,你确定自己看清楚了?”

    “没见你用强光手电啊,万一有个隐裂冲线啥的,哪怕是真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能不能卖出去都不好说,我劝你还是多看为妙。”

    “买古董不是买白菜,这鉴定可大意不得……”

    秦立笑道:“就算拿强光手电照也是看不清,何必浪费这力气。反正都是看不清,那就赌运气呗。赌赢了就能赚上一笔,赌输了大不了从其他地方赚回来,怕个球!”

    至于他们说的隐痕冲线之类的暗病,他早就借助敏锐的眼睛看过了,根本没有,如果非要挑毛病,也就是天鸡钮上的那点墓道包浆了,但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丝毫不影响销售。

    “呵!好一个赌运气!”

    “要都你这么蛮干,古玩市场势必能发展的更加繁荣!”

    “古玩市场多一些这样的老板不好吗?明明是件好事儿啊……”

    众人心头无不冷笑,看秦立的眼神就如在看一个白痴。

    廖老板却闻言大喜,笑着称赞道:“这位小兄弟做生意就是爽快,廖某最喜欢跟爽快人打交道了,承您惠顾,此款小碗价格不贵,三十万,不讲价。”

    “好,成交。”

    秦立痛快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