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堂,不是杀杀!

    “高侍郎,你的想法其实是好的!”

    “可是还不够!”

    朱高煜当先肯定了高侍郎的想法,至少对方这种主观能动性还是非常不错的。

    一般人可想不到从人力上想办法。

    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超过许多人了。

    可惜,还不够啊!

    “殿下,还望不吝赐教!”

    高侍郎这会儿也没什么不服的,他心里很清楚,这位殿下确实是有本事、有眼光的,如果仗着年纪大跟他多哔哔的话,最终可能会自取其辱的。

    “高侍郎,用失地流民靖明地方确实是一石二鸟的好点子,由此可看出,高侍郎是老于世故的。”

    “可咱们不能光给人吃个饭就行了,咱们得给工钱,还是每月按时给到人手上!”

    高侍郎听朱高煜这么一点安排有些不解。

    “殿下,这是为何?”

    “要知道,这次直道的修建可不是一两天的时间,涉及的人数更是数以十万级。”

    “臣知道殿下爱民如子,但何须如此?”

    “有碗饱饭对于那些流民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

    高侍郎的话,不能说残酷而是事实,官府能拿出粮食来养活一群失地流民,只需要他们干点活就能

    吃饱。

    这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了不得的善政了。

    可如果开工钱的话,那未免就有些惊世骇俗了。

    朱高煜对于高侍郎没有解释太多,毕竟说白了,这位高侍郎终究只是工部侍郎,能有一番眼光就不错了,更多的还是要干好工部的事情。

    “高侍郎,工钱是肯定要发的,此事不用多讲,我还有诸多安排就在这工钱之上。”

    “你只需知道,这钱,于国于民有利,我不会乱来就是了!”

    “一人一月一两银子,给足成色给足分量!”

    “啥?”

    高侍郎听到最后,直接惊呼出了声!

    不怪他激动啊!

    一两银子什么概念?

    这年头的银子可是相当值钱的,毕竟物价都不高。

    失地流民干点活儿一个月就能拿一两?

    可那些家里有地的,一年到头一家人劳作靠天吃饭还挣不了几两银子呢。

    还没等高侍郎开口质疑这工钱的事儿,朱高煜又一个惊雷直接砸在了他头上。

    “对了,高侍郎,有件事你需谨记,那便是这直道可不能光挤在一地开始。”

    “最好是南北各地交通要道都要开始,咱们讲究的是要么不动动辄全面开花,所以,全国各地

    同时开工。”

    “此事工部要做好准备!”

    高侍郎这下彻底急了。

    好家伙,全国各地同时开工?

    这要征调多少人啊?

    之前他还以为十万人足够了,可眼下这么一看,这特娘的哪里是十万人能解决的?

    可要是征调的人多了以后,那银钱怎么解决?

    而且工部这下怕是所有人身上都得背着差事派出去吧。

    “殿下,其他的都好说,工部也不是没干过大工程,大不了工部上下都辛苦一点便是了。”

    “殿下提升俸禄、时节慰问,工部上下都对殿下感念忘怀。”

    “些许劳顿,工部上下自不在意,可殿下,可曾想过,那每月的月钱该如何解决?”

    “此乃国家工程,银钱按理只能从户部国库之中拨付。”

    “可若是每月都从应天运送大量银钱前往各地,那路途遥远、路上危险暂且不说,单单耗费的人力、物力就不是小数。”

    “可若是殿下不能按月发放月钱,那这消息传出去,反而得不偿失啊!”

    “至于说地方府衙,则压根不可能承担如此一笔开销的!”

    高侍郎话说得很急,基本上把可能发生的情况全给说了。

    对此,朱高煜

    真的挺满意的。

    万万没想到啊,这平日里专门负责埋头干活的工部里,居然还有这么一个人才。

    单单这份见识、经验,就不熟朝堂之上那些尚书了。

    可喜可贺啊!

    不过,对于他的问题,朱高煜倒没有什么紧张的,反而一脸笑意的解释道。

    “高侍郎,你的问题其实很好解决!”

    “或者说,此事我早有安排!”

    “不用你所说的运钱或者地方府衙代付,只要新成立一个名为银行的衙门便可!”

    高侍郎头上冒出了很多问号。

    “不知殿下所说的银行是何职司?”

    “银行,顾名思义,乃存储、勾兑、发放银两之所在。”

    “总行设立在应天,以后各部存银都会存入银行库房。”

    “之后,各部、各地之间的银钱调动,便不需要再辛辛苦苦的调拨银子回去,然后发愁如何保管了。”

    “各部、各地府衙都有专门的账户,划拨银两只要双方确认以后,走个账就能完事。”

    “就好比北平若修直道,户部划拨当月工钱到北平府衙,那么北平府衙账面上就多了一笔银子。”

    “他们只需要在当地的银行确认这笔银子到账了,就能在当地

    的银行库房取出这笔银子,然后发到务工的流民手中!”

    “这还仅仅是最基本的,更多的如赈.灾、助农、借贷等等功用,到时候会一一拿出章程的!”

    高侍郎听到这,嘴都已经合不拢了。

    作为老工部,他太知道这中款项结算的麻烦了。

    尤其是采购、支出里的鬼蜮事情,简直不要太多。

    关键是很多事情,你压根没法说清楚。

    你说这个价格是市场价,肯定会有人抬杠说还有更便宜的,却压根不说那人能不能供上。

    好不容易证明了这价格确实没问题了。

    那银子是不是足色、分量是不是足成,这里面又会有各种问题。

    为什么工部一个郎中、司隶都能轻轻松松捞上不小的家业?

    实在是里面的门道简直不要太多,而且还是那种你压根没法管的陈规旧历。

    可若是有了银行就不一样了啊。

    有了银行,账目清清楚楚,买的谁的东西,价格多少一清二楚不说。

    还不用去纠结银子的成色问题,反正都是银行来搞定。

    好啊!

    有了这等机构,其他的不说,他们工部至少是舒服太多了。

    就冲着这个,他都得规规矩矩的给朱高煜道个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