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18章藏在大势下的南北对立

    东暖阁。

    “陈卿从天津秘密归京,一路辛苦了。”

    朱由检坐在罗汉床上,看着消瘦不少的陈延生,面露关切道,“卿家和先前相比消瘦不少啊。

    在天津的压力很大吧,要照料好自己,别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着。

    遇到难事,就向朕呈递奏疏。”

    “能为陛下分忧,为社稷虑,乃臣的本分。”

    陈延生从罗汉床上站起,拱手作揖道,“陛下对臣的支持够多了。

    倘若臣不能在天津那边,多做出一些成绩来,就辜负陛下的期许了。”

    “快坐。”

    朱由检伸手道,“这东暖阁就咱们君臣二人,外朝的那套规矩就不必了,朕也开门见山了。

    天津形成的发展势头,朕心里很满意。

    坚持开海通商,不仅带动天津本土的发展,还间接推动着北直隶的改变,这是朕最想看到的。

    特别是天津所设海关,征收上来的关税额度,能有那样的成果,是朕所没想到的,这也坚定了朕的决心。”

    “天津能有今日的改变,全是陛下英明决断所致。”

    陈延生微微欠身道,“臣初任天津知州时,对开海通商一事,心里并没有多少底气,毕竟大明先前没那般走过。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聚天津的欧罗巴各国海商增多。

    依托对外这一口岸,所形成的繁华海贸产业,让臣渐渐明白,开海通商对大明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陛下,天津海关所征收的关税额度,是否要押解到京城,补充进……”

    朱由检摆手打断道,“不用,继续留存天津地方财政,用以各项规划建设中。

    天津能有当前势头不容易,要给朕保持好。

    特别是围绕北直隶境内,所筹建的驰道建设、水利建设,还需要依靠天津的支持,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天津的这笔海关关税银子,若是从地方押解进京,增补进太仓这边。

    的确能帮朝廷分担部分压力,但这样天津的发展,北直隶的谋画,就会相应受到影响。

    这是朕所不愿看到的。

    朝廷的财政压力,由朝中那帮大臣去扛,去分担。

    毕竟就算是到现在,还是有不少的人,质疑和反对天津开海一事,朕知道他们心里是怎样想的。”

    对发掘出陈延生这样的良才,朱由检的心里很是满意。

    本以为在天津撤卫设州,让陈延生前去主持,能取得一些阶段性的胜利,就算是很不错的了。

    没想到陈延生这位天津知州,所带来的惊喜很多,不仅把天津发展好了,还帮助朱由检分担不少担子。

    大明其实并不缺少良才。

    只是过去混乱的秩序,尤其是朝中的无序党争,让这些良才没有出路,遭受打压和掣肘,使得他们的才能,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现在局势渐渐变得不一样了。

    “陛下,您此次密召臣进京陛见,可是为了辽东?”

    陈延生神情严肃,看向朱由检询问道,“现在金州卫这边,已被我天津和登莱两地援辽军攻占,那里驻扎的建虏,包括背叛大明的逆贼,都被悉数处决了。”

    “没错。”

    朱由检点头道,“朕就是为辽东谋划,才密召卿家进京的,有些事情在密旨里是讲不清楚的。

    其一,朕将在京勋戚聚拢起来,筹设了皇明海贸总会,以后驻地会安排在天津。

    涉及这部分的机密,卿家可等回天津后,详细了解后再做安排。

    其二,朕要卿家在天津治下,接管内厂此前筹措的军工产业,纳归天津府衙管辖。

    遴选一批可靠的人手掌控,并逐步扩张所辖军工产业,带动天津的相关产业发展。

    以后天津的军工产业,要向辽前提供所需火器、火炮等各项军需,朝廷会调拨相应的粮饷开支。

    此外卿家要秘密开辟一条航线,以满足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向天津军工产业所下各项订单。

    哪些能卖,哪些不能卖,朕会根据辽地的局势变化,定期向卿家下达密旨。

    这件事情必须严格保密,经手此事的人必须可靠。

    有些事情朕不能叫朝堂知晓,希望卿家能牢记在心。”

    “臣遵旨。”

    陈延生强压内心惊意,起身拱手作揖道。

    就当前辽地所处的局势,朱由检心里很清楚是怎么回事。

    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