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97章让大明轻装前行!

    西苑,钓鱼台。

    “军队设立的真正含义,就是为了打仗而生的。”朱由检负手而立,环视内务府和京卫都督府诸臣,眼神冷厉道。

    “只要违背了这一真理,军队必然会逐步的堕落腐败,继而开始变得不堪重用。

    这在过去出现的一系列战争中,国朝经历一次次的惨败。

    折损大批将士,丢掉大片疆域,已然得到了验证。

    建虏叛乱,流贼叛乱。

    涉及到上述叛乱的镇压平叛,在军机处没有特设之前。

    国朝耗费多少粮饷,调遣多少精锐?

    可却一次次经历惨败,丢掉大片疆域,让大明国力不断被削弱。

    诸卿是否想过一点,根子出在什么地方?

    遭遇惨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问题,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由这些问题和弊政一直存在。”

    内务府诸臣钱肃乐、李长祥、张肯堂、沉廷扬、黄道周、何腾蛟。

    京卫都督府诸臣刘文炳、卫时泰等勋戚,听闻天子所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又该怎样回答。

    单单是从职权划分上来说,天子所言的镇压平叛之事,是归属外朝有司负责的,他们是无权干涉的。

    “根子就出现在军事世袭上。”

    朱由检继续说道,“大明在立国之初明确卫所制,是为更好的拱卫疆域。

    缩减非必要开支,确保军队传承,可成也卫所,败也卫所。

    随着大明的传承,一些出现的问题和弊政,历代都没得到妥善解决,这使得问题越堆越多,弊政越攒越多,才导致大明的军队,开始堕落和腐败。

    当初朕特设军机处,除了想让国朝尽快平叛外,还想彻底扭转这一顽瘴痼疾。

    从事实结果来看,随着京畿卫戍的调整和革新,围绕京畿一带的军事驻防,出现很大的改变。

    逐步稳妥的裁撤掉卫所,推动新军制的落实,是国朝今后一段时期内,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钓鱼台一带安静极了。

    钱肃乐、李长祥、张肯堂、沉廷扬、黄道周、何腾蛟一众大臣,听完天子所讲的这些后,心底都生出不一样的情绪。

    像这样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跟他们认真详细的讲明,就代表着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他们内务府和京卫都督府,都会涉足到其中。

    “为了更好的落实新军制推行,朕打算彻改京卫都督府所辖诸上直亲卫军。”朱由检一甩袍袖,环视眼前的群臣,朗声道。

    “今后在京卫都督府,不再有所谓的诸上直亲卫军,独以‘大明御林军’问世,定编6万,四卫营等在京天子亲军,悉数转隶京卫都督府所辖。

    大明御林军,将以镇、营等全新军制进行整饬,裁撤掉一应卫所,全面负责皇城和宫城宿卫。

    今后大明御林军,会面向大明所辖诸军各部,进行相应的招募增补,如若遇到威胁国朝的战事,御林军也会参战!

    涉及到粮饷、火器、火炮、军械、甲胃等调拨诸事,悉数由内务府落实解决,不再归属外朝有司负责。”

    作为大明天子的王牌所在,京卫都督府所辖大明御林军,就该成为真正的精锐,且绝对效忠于大明天子。

    想扭转‘文贵武贱’的风气,就要做到极致才行,让过去那种不好的风气,通过逐步的调整和改变,去一点点扳正回来。

    朱由检要用自己的方式,先树立起来一个样板军,让大明上下见识到真正强军,究竟是什么样的。

    大明御林军,今后会成为大明精锐中的精锐,但凡是能进到此军中的,哪怕是最普通的兵卒,可一旦外放出去,那都是不普通的。

    拱卫皇城和宫城的御林军,拱卫京畿治下的京营,只要这两支规模不小的军队,能牢牢掌握在朱由检的手里。

    并促成他们的逐步改变,那在今后逐步亮明维新变法后,朱由检也不怕有人敢做出什么出格之事!

    历朝历代所推行的新政,都是成功的少,失败的多,且每次出现新政,就势必会形成严重的新旧之争。

    造成这种局面的核心,就是利益所致。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

    守旧派有他们要坚守的利益,维新派有他们要争取的利益。

    当朝廷所面临的艰难处境,需要一场‘维新变法’来解决问题。

    可是新政的根脉,始终只落在土地上。

    不以两条腿走路的话,那就是会激化矛盾,形成严峻的内耗趋势。

    朱由检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