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1章 商量人事

    “莽子,旅长那边回信了。说是总部同意我们跟小鬼子谈,两个死了的日军师团长和那个少将旅团长都可以给他们,甚至小原一明都行,前提是日军能给我们足够的武器弹药。”

    6月1日,沁源县,交口据点。

    这里原本是日军的据点,但随着日军在沁源县的败退,只剩下孤零零的县城,周边的村镇都被八路军攻占了,可以说沁源县城的日军已经是瓮中之鳖。

    以独立团和59团的实力,拿下沁源县城并没有什么难度,只是考虑到部队刚刚经历过大战,需要时间休整,所以才没有急着占领县城。

    独立团想着任务已经完成,所以主力就撤到了交口休整,中峪等地则是交给59团去防守。

    当然北边的沁县、武乡等地也是由59团一部防守。

    他们也不担心鬼子反击,因为日军的反击兵力损失惨重,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跑来抢夺晋东南被八路军攻占的县城。

    “总部首长同意我们的建议了?”李莽有些惊讶。

    “同意了,不过旅长说让你最好是多要点火炮过来,说是有用处。”李云龙叮嘱道。

    此时李云龙并不知道总部要成立机动纵队的

    事,不然肯定会更激动。

    因为一旦成立机动纵队,李云龙肯定是其中一个旅长,毕竟这是总部首长和师长都同意了的,除非李云龙此时犯个大错误,否则不可能有大的改变。

    “火炮?这怕是有些难度。”李莽其实能猜到一些鬼子可以接受的条件,步枪这些应该没什么问题,火炮怕是有些难度。

    “先跟鬼子继续谈,不行就算了,若是能行最好。”李云龙也没抱太大的希望。

    李莽点了点头,“团长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试试。”

    很快他便跟团长合计了一下,然后又把自己这边新的条件给吉本贞一回复,看对方是什么态度。

    而就在李云龙和李莽这边商议着怎么从吉本贞一那里敲诈到更多的武器弹药时,位于正太线前线的旅长却是有些纠结。

    其实旅长此时的指挥部已经不在正太线了,而是在南边的昔阳,因为总部也不想继续跟日军打下去,也有了结束战斗的想法。

    主要还是这次的战果颇丰,总部这边也想有时间好好消化一下,不急着这个时候跟日军死磕。

    倒不是总部这边认怂,而是觉得既然要来更狠的,就得把拳头缩回去。

    这就像人打架一样,不把拳头缩回去,如何再出重拳?

    这次围绕着正太线的作战,其实已经暴露出日军很多问题,兵力不足和战斗力下降是日军最大的问题。

    而总部这边加上想成立机动纵队,也想有时间去组建,然后等组建好后再去尝试。

    对于要成立机动纵队的事,整个386旅只有旅长和参谋长两人知道,其他的都不清楚。

    至于政委,抱歉没有,由旅长自己兼任。

    “没想到总部首长那边突然憋了这么大一个计划,机动纵队啊!”在只有两人的情况下,旅长也不禁感慨。

    “这是好事,可见总部首长对我们旅的信任和重视。”参谋长对此并不反对,毕竟他也会跟着改变。

    如今只是旅参谋长,接下来就是纵队参谋长了,虽然下面的部队人数没什么改变,甚至还有所减少,但毕竟有着很大的不同。

    “话虽如此,可师长也说了,总部这边只让我们旅改编成机动纵队两个步兵旅,人数也就一万五六千人,可现在我们有多少部队,你也不是不知道。”旅长提到这事,也有些纠结。

    至于李云龙升为旅长的事,他和参谋长都不打算讨

    论,这是理所应当的。若是独立团立下这么大的战功,作为团长的李云龙都还不能升迁,如何服众?

    况且独立团如今的确是兵强马壮,改编为一个旅也绰绰有余。

    “我觉得还是不要把全部精锐编到机动纵队,否则对晋西北的抗日局势不利。虽说此战之后,日军在晋西北的实力大减,但毕竟那里的局势复杂,若是兵力太弱,会影响陕甘宁边区的安全。

    而且师长也说了,可以保留386旅的建制,不如旅长留一部分主力在晋西北,仍归386旅节制。

    这样对于人员安排,也有一定的好处。”参谋长思索了一会儿建议道。

    当然,这样一来,到时候的386旅还是不是之前的386旅就不一定了。

    新的386旅肯定是由现在的386旅一部改编而来,但新的386旅却不能代表整个386旅。

    “你觉得留下哪几支部队合适?”旅长沉吟了一会儿说道。

    “新三团肯定是得第一个留下,这个团新组建不久,战斗力弱,不符合总部对机动纵队的要求,还不如留在晋西北;

    至于新一团和新二团,771团和772团,我建议也各自只

    留一个。

    后面两个团毕竟代表386旅的正统,全部带走和留下都不合适,留一半最好;新一团和新二团,我倾向于把新二团留下。”参谋长建议道。

    “新二团留下?因为新二团的战斗力弱?”旅长有些好奇。

    参谋长点了点头,“是有这个考虑。”

    旅长一听倒是摇了摇头,“我倒是觉得新一团留下好一点。丁伟那家伙,脑瓜子灵活,比较适合处理跟国军方面的关系,他比较适合根据地的作战。

    而孔捷,在这方面差了一些,可是打仗一事上却是不含糊。而且机动纵队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进攻,孔捷的进攻意识要比丁伟强。

    至于新二团的兵力较弱,我们可以只留下新二团一部,从新一团抽调部分精锐部队和新二团精锐编为一个团嘛。”旅长笑着说道。

    参谋长一听,觉得有些道理,“旅长考虑的确要周全一些,我倒是没考虑到这一点。若是这样的话,771团和772团这边,可以考虑一下772团加入机动纵队。

    程瞎子这个人,虽说打仗上面差了点,但胜在听从上级指挥,总不能机动纵队都是李云龙这种动不动抗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