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章 无信不立

    清晨,天蒙蒙亮。

    乡勇们食过肉粥整队列阵,在美稷百姓哽咽的送别中,缓缓离去。

    目睹民众如此亲爱自己,士卒们昂首挺胸,只觉得这兵做的值了。

    县民的情感很热切,即便部队开出县城十里,竟还有人追着献上米面。

    不过最终没人收下罢了。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没想到俺老张也能遇见这一幕。”

    骑跨大马,张扬神情自豪,有些陶醉在这军民和睦的氛围中。

    不断回头后望,向道路两旁百姓挥手的张辽亦是满脸感慨:“将军于水火中救下美稷,挽数万百姓之颓倾。战胜后更是秋毫无犯,非但严令部卒不得扰民……”

    “还体恤苍生,拒绝县民自发送来的犒食,如此仁义焉能不被爱戴?”

    “待消息传出,必为一番佳话。”

    王耀淡笑,并不为之自豪。

    在他眼里这些是应该的。如果帮助美稷挡住胡贼,又不约束部下劫掠百姓,那跟袭来的贼人又有什么分别?

    都是掳掠者罢了。

    “好了,多想想怎么整军。”

    “文远,我有意以缴获骏马练就骑军。接下来乡勇这边的事你暂且不管,我会拨给你最精良的武具,莫让我失望。”

    “喏!将军放心,末将必定练出一支晓勇善战的精骑,以报将军。”

    ……

    时光荏苒,一晃七日。

    王耀连转三郡,率领一千二百名乡勇回到太原郡。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踏进晋阳城时引得一片民众围观。

    没有立刻去郡守府见老爹,王耀将部队安置在城西军营。此营在汉武时期设立,后又荒废,稍加修缮便可驻军。

    兵士入营,王耀当即命令全军列队于校场,同时示意了王虎等家将。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踏上破落的高台,青年将领目光炯炯。他环视台下的千余

    兵卒,抬臂道:“日前援救美稷,我便许下诺言……”

    “每个兵卒赏千钱,休假三日。”

    士兵们闻言,纷纷抬头。

    参与过美稷之战的兵卒满脸惊喜,完全没想到王耀会遵守诺言。

    在归途招募的新兵则一头雾水,有些茫然的看着同僚,又望向年轻主将。

    王耀将一切尽收眼底,他嘴角轻勾、笑道:“将士们为我卖命,说好的赏赐就必须兑现。先前事急,不得已立刻开拔,眼下回至晋阳,自是要全盘履行。”

    说罢,王耀拍手。

    一干家兵顿时将许多箱子搬上高台。

    “参与过美稷之战的兵卒上台,一一领取赏金。今日开始休假三日,不过必须在军营过夜,并且绝不能扰民。”

    “若让我知道谁骚扰百姓,做些兵痞的混账事儿,本将见一个斩一个!”

    话音落下,老兵无不激动万分。

    他们面色涨红,一边上前一边大喊。

    “誓死忠于将军!”

    “将军放心,我等绝不惹事生非,说什么也不给将军大人抹黑!”

    王耀淡笑颔首,没说什么。

    他打开箱子,一吊一吊的取来铜钱,亲手递给既感激又兴奋的士兵。

    有时候说上一句打气话,有时候只需给一个勉励的眼神,就能使这些老实的乡勇下定决心,献出自己的忠诚。

    “打起精神,争取当个伍长。”

    “谢谢,谢谢将军!”

    “多努力,下次让我看见你的勇猛。”

    “好的将军!俺一定会努力……”

    台上将士其乐融融,台下的兵卒们却是心痒难耐。这些新招募的勇士看到现在,大抵也弄清楚了事情的脉络。

    他们在对王耀感到敬佩的同时,又不由向台上同僚投去羡慕的眼光。

    那可是一千钱,能买三亩地啊!

    就是并州土地贫瘠不值钱,去冀州买一亩普通的田地也够

    了。倘若买优质的梁米都能买上个两石,剩下的钱还能打几斗行酒,再切上几斤牛肉,岂不美哉?

    念头至此,新兵们愈发眼热。

    恨不得马上就冲上战场,杀敌领赏。

    感到那些炽热的视线,拿到赏钱的老兵昂首挺胸,个个摆出威武的架势,却在暗自下定决心,往后定要好好训练。

    绝不能让这些新兵伢子超了去!

    发觉氛围的变化,王耀乐见其成。

    待至最后一位老兵收到赏钱,他上前一步,朝台下新兵大声道:

    “他们拿赏钱,因为听从命令!因为奋勇杀敌!赏赐不过是应得的。”

    “只要你们也如此,日后论功行赏自然少不了。都别羡慕了,虽然你们没有参与此战,本将也特意命人准备肉食……”

    “给你们今夜加餐。”

    新兵们闻言一怔,旋即全都举臂欢呼。

    瞧见此幕,王耀神情一肃。

    “不过有言在先,本将厚待你们,往后谁敢偷懒,谁敢犯纪……”

    “将军放心!我等必定刻苦训练!”

    “小人一定遵守军纪!”

    “俺们绝不会辜负将军厚望,谁敢偷懒乱纪,俺第一个饶不了他!”

    一时间新兵斗志昂扬,恨不得当场就跑个几圈,表明自己刻苦的决心。

    老兵们见状又患得患失起来,人家训练自己休假,要是三天后回来比不过新兵了怎么办?毕竟也就早人家几天入伍,不过是刚刚好赶上一仗。要不……

    少玩一两天,早点参加训练?

    这个念头一经出现,便挥之不去。

    军心已然调动起来,王耀见目的达成,当即下令解散。他将部队托付二张暂管,便策马离营,直奔郡守府。

    ——————

    来至官衙,表明身份后王耀畅通无阻,很快就被请到了后院书房。

    小吏奉茶,让王耀稍等片刻。

    约莫也就半盏茶

    的功夫,便有一名青衫文人走了进来。

    此人五官端正,气质刚硬,留有一小撮山羊胡。身长八尺、体型壮硕,腰间系挂着一柄长宽都超乎寻常的宝剑。

    “小耀,回来啦。”

    “蒋叔。”

    看清来人面目,王耀当即起身行礼。

    这位先生名叫蒋洵,太原界休人,是王诚的挚友。别看其形似武人,肚子里还是有些学问的。其与父亲常常来往,既是切磋武艺,也兼带着做些谋主的活。

    “诶,不必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