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5章 痛哭流涕的皇子,太子不监国了

    杜才干等人被腰斩,也算是明正典刑。

    义安王李孝常,喝下了毒酒,这是宗室封王的死法。

    这场造反大案,就这样平息了。

    群臣之心,彻底的安静了。

    但所牵连之人,就属魏王李泰最惶恐了。

    李承乾在大殿内,正在书写奏折。

    “父皇,儿臣想等你回来了,让你亲自处置逆党,可长孙无忌逼我杀人,儿臣无奈之下,只能将一干人犯给解决了。”

    李承乾迅速的杀人,收获了一大波群臣的好感,逼他杀人的这个黑锅,就让长孙无忌去背吧。

    这个时候,李泰哭天抹泪跑进了大殿。

    “太子哥哥,小弟冤枉啊。”

    李泰一骨碌趴在地上,痛哭流泪。

    李承乾顿觉好笑,“四弟,起来,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太子哥哥不饶恕我,小弟不敢起来。”

    李泰心底忐忑,满脸后怕。

    以前对李承乾的称呼,就是太子两个字,现在改变了称呼,可见心态的变化。

    暗中讨好的意思特别明显。

    也把亲兄弟关系,挂在了嘴边。

    “你与义安王关系好,这是事实吧?”

    李承乾笑眯眯的说道:“义安王说了,造反成功后,扶持你做太子,等爷爷驾崩后,你就可以做皇帝了,这些事情你知情吗?”

    “太子哥哥,小弟不知情,不知情啊。”

    “都是义安王诬陷我,请太子哥哥详查,还我公道。”

    李泰心底惶恐,义安王跟他接触的时候,话虽然说的隐晦,没有这么明白,但他理解了那层意思。

    当时他装作不懂,没跟义安王继续交流。

    但他的意思,相信义安王理解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点到为止就好。

    他的态度是不争不抢,也不参与,更不会动手,只想被动的承认自己要担负的责任。

    他是嫡次子,若是义安王造反成功了,太子必死无疑,他所得到的一切,那都是理所当然。

    “义安王造反的前两天,跟你频繁接触,这是事实吧?”

    李承乾蹲在李泰的身前,直视着李泰的眼睛。

    “这?”

    李泰如丧考妣,“这是事实,小弟无法反驳,可义安王没跟我说造反的事啊,我也不知道,义安王如此的胆大包天啊。”

    “四弟是聪明人,应该得到了某些暗示。”

    李承乾神色玩味,“别装得一无所知,你要是什么都不知道,你觉得别人会相信吗?父皇会相信吗?”

    “太子哥哥,救我啊。”

    李泰鼻涕都下来了,猛地一下抱住了李承乾的双脚。

    要是李承乾相信了义安王的话,又对他有敌意的话,稍微的加工一下证据,义安王被毒酒赐死的下场,早就在他的身上发生了。

    可太子没这么做,这就是他的机会了。

    不能让父皇起疑,更要让自己彻底的解脱出来,离不开太子的帮助。

    “我推测一下,义安王拉拢你,你也明白了义安王的意思。”

    “你知道义安王要造反,你只是作壁上观,隔岸观火。”

    “你自己什么也没做,更不会介入,万一义安王成功了,你配合着享受胜利的果实就行了。”

    “这就是你的心思吧?”

    “是不是?”

    李承乾脸色一凝,意味深长的笑着。

    “太子哥哥,小弟糊涂,不该跟义安王接触,你打我吧。”

    李泰心底哗然,太子所说的这些话,正是他的想法。

    为何太子会一清二楚?难道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吗?

    他没有反驳,更没有承认,而是一味的求饶,也算是默认了。

    “放心吧,我不会害你,反而会帮你。”

    李承乾的脚动了一下,李泰不敢抱着太子的双脚了,急忙松开了。

    “你是我的亲弟弟,不帮你帮谁?”

    “我会给父皇说明情况,义安王攀咬你,是想看我们互相残杀,义安王在造反之前找借口靠近你,就是为了拉你下水。”

    “你被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

    李承乾的想法很简单,即便李泰真的造反了,李世民也不会动杀机,最大的惩罚,那就是流放了。

    更不要说李泰没有加入到造反的阵营,罪责更轻了。

    让李世民来惩罚,恐怕训斥一顿就会了事。

    历史上的自己造反,李世民也不过是流放罢了。

    帮一把李泰,父皇和母后都会开心,何乐而不为呢?

    “大哥,谢谢你,你对我太好了。”

    李泰感激涕零,“从今往后,小弟唯你马首是瞻,再也不敢对你不敬了。”

    “起来吧,别趴着了。”

    李承乾将李泰搀扶了起来,“回府歇息去,别胡思乱想。”

    “太子哥哥,小弟告退。”

    李泰擦着眼泪,战战兢兢走了。

    “四弟啊,但愿你以后,不要再惦记我的太子之位了,否则犯了大错,到了那个时候,可就必死无疑。”

    李承乾看着李泰的背影,暗自嘀咕。

    李泰没犯下不可饶恕的死罪,他就要大度了。

    要是犯了重罪,就要加一把火,把李泰给整死。

    惦记自己位子的人,不能手下留情,谁也不行。

    李承乾担任着监国的重担,做的有声有色,遇到事了询问大臣的意见,落了个礼贤下士的名声,并没有独断专行,这给群臣留了一个好影响。

    除了有点累之外,倒没其他的事。

    时间一日一日的过去。

    三个月后。

    跑去骊山养病的李世民回来了。

    李承乾第一时间跑到了李世民的面前,把双龙符塞进了李世民的手心,“父皇,监国的担子太重了,你终于回来了,你身体好了,儿臣也就放心了。”

    说话间,露出了苦大仇深的一张脸。

    这个时候,对权力不能太贪恋,要拿得起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