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这次进入洞天福地是在晚上,两人什么地方也没去,直接去了租的小院子。

    到了院子里,十妹脸色凝重的走进房间,叶襄紧跟其后,一脸的迫不及待。

    十妹在房间里坐下,这才说道,“姜鑫要把你炼成傀儡,好成为他出窍境后的元神附身的躯壳!”

    这话一出叶襄心头犹如跑过一万头草泥马,彻底不淡定了。

    “他想把我炼化成傀儡!不是,这出窍境必须要用傀儡吗?”

    十妹微微点头说道,“是的!出窍境需要一个傀儡的最大原因是,元神出窍后本身很脆弱,虽然威力强大,可一旦受到攻击很容易魂飞魄散。如果元神附身在傀儡上,虽然会降低一些攻击力,但却能提高防御力,不至于被人击溃元神。

    其实出窍境的修者,一旦被击溃元神,就会直接失去所有修为。

    所以在修真者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宁做万年元婴不做一天出窍。

    实际上从金丹开始,后面的修真境界都是在最近两千年里出现的,那些上古和太古的大能,在金丹境修炼了不知多少年。

    也不知是谁一朝迈入元婴后,发现了元婴的种种好处,之后才有了更多的大能进入元婴境。

    可能是他们在金丹修炼的时间太长,修为沉淀的较多,很快就有人摸索到了出窍境。

    而出窍境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于是后来的大能们继续向前摸索,终于找到了元神附身傀儡的方法。

    其实在《封神榜》的小说中,就有提到出窍境的特点了。

    比如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申公豹的坐骑黑豹,这些坐骑其实都是他们元神出窍附身的傀儡。

    而封神榜的作者许仲琳也是修者,他的修为不高,仅仅金丹境而已。

    他写《封神榜》其实是在讽刺那些修炼到金丹境之上的修真者,嘲讽他们修炼到金丹境之后,反而暴漏出更大的弱点,在与人对战中畏首畏尾的样子。

    只不过许仲琳本身的修为并不精湛,大约在1945年前后他就因为寿元耗尽病逝于当时的中海。

    而身外化身境,就要更近一些了,大约是在宋朝前后出现的,当时出窍境的大能为了消除元神出窍的弱点,纷纷想办法找到适合的傀儡,将傀儡修炼成分身。

    这个分身就被称之为身外化身,拥有与修真者本身相同的修为,且心意相通。

    如此在对战的情况下,对方等于同时面对两个出窍境的修者。

    其实……”

    十妹说道这里,不由悠悠长叹一声,“其实……1999年域外天魔一战中,如果那些大能们都是金丹修为的话,通过他们几千年的修为沉淀,或许这期间还会经历多次天劫的淬炼,他们兴许比身外化身境的他们实力更高。

    当然这是我师傅说的,他老人家很反对修者进入出窍境,用他老人家的话说,元婴境是一种新生,标志着修者可以从头再修炼一次,进而躲开天劫的洗礼,靠自身意志有方向的淬炼修为。

    但出窍境就连上天也看不过去,给他们降下元婴劫,好让他们清醒一些。

    所以师傅说,修炼本就是一个轮回,从炼体境到金丹境,最多到元婴境,然后再从头开始,一遍遍把自己之前感觉到不足的修炼境界补足。

    当所有境界都达到完满境界后,那就是脱凡化仙之时。”

    叶襄听着十妹的讲述,内心是很认同的,毕竟他在天劫木丹中得到的传承,大体上与十妹说的是相符的。

    而且叶襄但是看到道修炼到金丹后,并没进入元婴境,虽然他看不出道最后修炼到什么境界,但最后他从那刻柳树中取的天劫木丹后瞬间消失的样子,并不相识移动到其他地方,更像是从这个世界消失了,去了另一个世界的感觉。

    也只有这样的解释,才能说明修真经历几万年,为什么有修真鼻祖的传说,却并没有人知道修真鼻祖的名字叫道,并且1999年之前,那些上古的、太古的大能们,也没有人说自己见过修真鼻祖的。

    现在仔细想来应该就是这个道理了,道在柳树下修炼不知多少年,最后所有境界圆满后直接脱凡入仙,飞升离开这个世界。

    因此这个世界在也没有人知道道的存在,只有一些修者隐隐猜测到有这样一个人存在而已。

    不过按照十妹说的,出窍其实远远不如元婴,而且如果每个境界都能圆满的话,其实元婴境都是多余的。

    如此想来叶襄不由觉得好笑,既然如此那么最近几千年里,为什么如此多的修者在渡过天劫后,拼命的冲击元婴境呢?

    只是叶襄没问,而十妹此刻看着叶襄说道,“天劫木丹现在已经被你炼化到丹田里,可现在的天劫木丹还不是假丹,至于假丹的炼化我还没找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