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6章 坐而论道

    汴河楼是一栋主题建筑超过四层的巨大酒楼,除了餐饮以外也提供住宿,许多进京赶考的举子和往来商贾都往往在此歇脚。

    当然想在相国寺以南,汴梁最繁华的商业区首屈一指的酒楼消费,没点经济实力是不行的。

    站在汴河楼顶层的四楼往外看,大半个东京城都尽收眼底,甚至还能窥见万岁山上的风景。

    往下俯视,著名的虹桥横架汴河南北,从虹桥下来后往左即是汴河楼,往右则是柴简去的最多的绿珠楼。

    “真是好景致啊!高大人花了不少银子吧?”柴简站在栏杆处极目远眺道。

    汴河楼的整个四层就只有一间屋子,外面是围廊,屋里三面都装上了明亮的玻璃窗,北面的墙壁上则是一副巨大的千里江山图。

    屋里原本的布局是宴会式的,但在高权的要求下,换上了更利于交谈的圆桌。

    “这点银子小事,柴大官人等会别说错话才是大事!”虽然柴简做假账只分润出去了很少一部分利益,而高权分的就更少,但即使如此也是很大一笔款项,高权要是愿意天天来汴河楼也消费的起。

    “昨天你就叮嘱了三次,我这刚到汴河楼还没到一刻钟,高大人就又说了两回,什么人

    能让高大人如此郑重,不会是官家吧?”柴简笑着明知故问道。

    “谁给你说的?我求求你了大官人,别问了!”高权说着紧张的看了看四周。

    “好吧,我不问!但高大人总要告诉我等会说些什么吧?毕竟人都是你请来的。”柴简懒得再逗高权了。

    “等会那位说什么你就谈什么,要是没说,你就谈谈音律,或者你弄出的那些精巧物件也行!”高权正说着,突然神色一凛。

    柴简顺着他目光看去,只见虹桥之上有一辆红色大轿正朝着这边行来,轿子前边是一名净白无须中年人,抬轿的四名轿夫都人高马大身强力健,且腰间都系着佩刀。

    “来了,随我一起下去迎接吧!”高权赶紧招呼道。

    柴简瘪瘪嘴,也跟着高权一溜烟的下了楼。

    轿子稳稳当当的停在了汴河楼门口,轿上随即下来了一名中年男子,差不多四旬年纪,长的白皙富态,若不是身边的四名轿夫着实威武不凡,肯定会以为此人不过是东京城里一寻常富家翁。

    “赵员外大驾光临,在下有失远迎,万望恕罪!”高权连忙走下台阶迎了上去。

    化名“赵员外”的徽宗对高权看都没看,反而盯着站在台阶上的柴简问

    道:“这位便是近来东京城里大名鼎鼎的柴大官人吧?”

    “小可柴简,见过赵员外!”柴简拱手行礼道。

    高权没时间责怪柴简为什么没有和他一样下阶相迎,匆忙的对徽宗请道:“赵员外,请!楼上已经布置好了宴席。”

    “好,那我们上去再聊!”

    徽宗走在前头,高权忙不迭紧跟着指路,再后便是那名随行太监,然后是两名伴着轿夫的侍卫,最后才是漫不经心的柴简。

    徽宗、高权、柴简三人上了四楼后,太监和两名侍卫则守在三楼楼梯口处。

    见徽宗的安保工作做的如此简陋,柴简不由得摸了摸藏在怀里的“憾地雷”珠子,只要他想,似乎刺王杀驾也没多大难度。

    但想了想杀了耽于享乐的徽宗,换上来一个糊涂懦弱的钦宗,似乎对大局也没什么好处,反而自己还不一定脱的了身,便就作罢了。

    三人坐定以后,在经过搜身后,一群乐妓也带着乐器上了四楼,然后迅速坐到了屋子四周,开始演奏起了乐曲。

    而酒菜也经由太监试菜后,一一端了上来。

    高权赶紧给徽宗的酒杯满上,他一个从六品的小官能和皇帝一张桌子吃饭,还能亲自侍酒,高权竭尽全力才控制

    住了手腕的颤抖。

    三人喝了一杯酒后,徽宗便率先开口问道:“听闻柴大官人博学多艺,既造得一些好物件,也精通音律,不知柴大官人最擅长的是哪一样?”

    “我最擅长的是屠龙术!”柴简心里默默想到,但回答的却是:“赵员外谬赞了,那些不过是些旁门左道罢了,但要说柴某平生最得意的,那便是修道了!”

    “修道!”徽宗顿时眼睛一亮,赵佶原本只是一个亲王,本没指望继承大统,因此除了搞艺术外,他最爱的就是修道谈玄,当了皇帝以后,对道教的热情依然不减,加之神宵道派的吹捧,更是坚定了其修道升仙的念头。

    “不知柴大官人修的是那一派?读的哪些道藏?”徽宗连忙询问道。

    此时道教的主流分为三派,分别是龙虎山正一派,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而公孙笙的师傅罗真人所修习的教派则是最近十年才逐渐兴盛的神宵道派,其教派首领林灵素深得徽宗宠信。

    柴简微微一笑说道:“自汉以来大多道藏均为托名之作,于我看来真经只有一本,便是老君的《道德经》!”

    高权听的色变,你这不是说皇帝修的是假道嘛!

    徽宗倒没有在意,只是

    疑惑道:“老君的《道德经》中并没有修行法门,柴大官人如何凭之修道?”

    “《道德经》中当然有修行法门,只是世人体会不到而已!”

    徽宗听的好奇,“愿闻其详!”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仅此一句便可升仙!”柴简自信满满的说道。

    徽宗和高权都听的迷糊了,《道德经》他们都读过,可在他们看来这本书更像是总纲之类的东西,而柴简说的那句更是总纲中的总纲,其中哪里有什么具体修行的法门。

    柴简见两人都迷糊了,便进一步解释道:“道是什么?在我看来,道就是数,数字的数!数字即世界,若能究天下数字真理,小则呼风唤雨,大则立地升仙!”

    柴简准备化身大忽悠,向十二世纪的古人画一通关于元宇宙的饼。

    “柴大官人可否具体说说?”徽宗听说能立地成仙,顿时来了兴趣。

    “阴与阳,真与假,通过一定得运算后便可描述出世间万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