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9章 侍郎来访

    封建王权的政府的效率一般来说是看官员的个人素质,还有就是看事情跟皇帝的相关度。

    具体到柴简这起案件,刑部的大人们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效率。

    昨晚岳飞刚把妙法和申屠丢到刑部门口,第二天柴简就发现门口的兵丁已经撤走了,接着便是刑部侍郎丁某中亲自上门拜访。

    刑部侍郎属于从三品的高官了,从职权上讲也是掌管万千人生死的重要职位,就算在汴梁也算得上大人物了。

    这么一个大人物亲自拜访,自然不可能是在拉家常,而丁某中此行的目的,柴简也大致猜到了几分,不外乎就是查到了此案牵扯到康王赵构,想来劝劝柴简这个被告变原告的息事宁人。

    柴简看过武松递来的名帖后,便火速迎了出去,一出门便看到了一个微微发胖的中年人,头上戴着一个直脚幞头帽,身上穿的是一件红色的文士衫,咋一看像是官服,但其形制又是流行的常服模样。

    “丁大人,久仰久仰,什么风把你吹到寒舍来了!”来者是客,柴简作为主人自然要欢迎。

    丁某中则微笑的回应道:“柴大夫,久闻大名,今日得见果然是一表人才啊!怪不得能得官家亲睐!”

    丁某中叫柴简

    “大夫”是因为柴简身上最高的官阶就是从五品的寄禄官“奉旨大夫”,而叫医生为大夫也是在这个时期才开始流行的。

    两人一通寒暄之后,柴简便将丁某中迎进了家门,柴简买的宅院只是一座两进的院子,布局更像是后世的四合院,不是廊院结构,而是院子左右皆有房屋。

    左右前院的两座房子住的是武松岳飞已经梁红玉扈三娘,因此院子里也摆放着十八般兵器,也是他们平时练功的演武场。

    丁某中看到院子里摆放的兵刃石锁等,自然有些惊讶,随即称赞道:“平日里只听说柴大夫诗文惊人,没想到竟是文武双全啊!”

    柴简笑了笑回道:“我哪里懂这个,这都是我几位兄弟的,他们与我住一起,平日里便在此处练功。”

    “哦?柴大夫还有兄弟?”丁某中有些惊讶的问道。

    “啰,这位便是我兄弟——武松!”柴简随即指着旁边随行的武松介绍道。

    “小人武松,见过大人!”武松抱拳微微颔首向丁某中行了一礼。

    “怪不得!刚在外面我还以为到了哪位将军府上,连守门的人都这么威武不凡,原来是柴大夫的兄弟啊!”只要见过武松的人,便知道“威武不凡”四个字

    基本就是为武松量身打造的。

    几人一边走一边说话,说着就来到了前厅,这是柴简日常待客的地方,前厅背后则是书房,后院左右则分别是萧燕容和萧红衣的住所,中间则是厨房等生活杂物区。

    柴简府上仅有一个丫鬟,还是萧燕容嫁过来的时候自带的,如今因为萧红衣怀有身孕,也派去照顾萧红衣了,因此奉茶倒水,基本就是谁有空谁来。

    梁红玉和扈三娘这会正照顾着慕容英母女,岳飞去守店铺了,武松大.大咧咧的不适合端茶倒水,因此茶水便是由萧燕容亲手奉上。

    丁某中见奉茶之人梳着妇人发髻,身上穿的也是绫罗绸缎,姿色身段又无一不是上上之选,便知道这女子应该便是柴简夫人了,于是连忙站起身来接过茶水,“怎么敢劳烦柴夫人,柴夫人乃大辽贵胄,老夫怎么当得起!”

    “大人过谦了,大人帮我夫君解除冤屈,还他清白,燕容无以为敬,只有薄茶一盏聊表敬意!”萧燕容只要不发女儿娇气,还是当得起大家闺秀的。

    “哪里哪里,这都是老夫该做的,只是贼人胆子太大,竟敢诬陷柴大夫,不过好在已有两名主犯落网,剩下的那名等开封府贴出通缉告示后

    不日也将抓拿归案!”两名主犯自然指的是妙法师太和申屠,这老家伙把岳飞丢到刑部门口的人抓起来居功是一点不脸红。

    至于剩下的那名自然是慕容英了,诬告反坐是大宋律法,况且柴简怎么说带着个官身,慕容英要是被抓住下场肯定不会太好,这也是柴简把慕容英接到自己家的原因。

    柴简听了丁某中的说辞后装着不在意的样子问道:“丁大人,我还听说这事有人在背后指使,毕竟我和那些人无冤无仇,好端端的他们怎么回来诬陷我?”

    “这个柴大夫就有所不知了,抓拿到了两名主犯乃雌雄大盗,两人合伙作案不是第一次了,他们就是专挑一些有钱人家作案,像是柴大夫的产业名声在外,激起了他二人的贪念了吧!”丁某中这话就是进一步为赵构撇清关系了。

    只是柴简怎么会如他愿,柴简淡淡的喝了口茶水,接口说道:“那这就奇怪了,就算柴某如他们所愿,入刑被抄没了家产,这钱财也落不进他们手里啊,他们这般忙活岂不是白费功夫?”

    这下丁某中有些语塞了,犯官的家产充公是常事,但能其中发财的肯定没妙法师太和申屠这等人的份儿。

    想要中饱私囊,

    最方便的自然是开封府,又或者他们刑部大理寺这些机构。

    丁某中装模作样的拿起茶盏轻啜了一口茶水,随即眼睛一亮的赞到:“柴大夫这茶水清雅绝伦啊,正合官家所言的‘冲淡简洁,韵高致静’之意啊!”

    对于丁某中这等拙劣的转移话题手法,柴简只是淡淡笑了笑,接过话题说道:“丁大人也喜欢吗?那就太好了,这正是下官看了陛下所作的《大观茶论》一书后,从江南购置了上好的新茶炒制而成!”

    喝茶的文化到了宋代已经颇为盛行,上至皇帝高官,下至升斗小民,无不以饮茶为乐,徽宗誉之为“盛世清尚”,虽然这个盛世过不了几年就会被戳破,但饮茶的流行却是真的。

    而宋代的饮茶方式继承于唐代,大多是煎茶,其中还会放入一些调料如葱姜薄荷等,但徽宗作为一个有格调的皇帝,提出了饮茶之本味的理念,并经常自己煎茶请大臣们喝。

    而柴简也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