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0章 自己的路自己闯

    成德帝姬靠在软垫上,慵懒的闭着眼睛,刺眼的阳光宛若一层金色纱帽笼罩在她的身上。

    酒楼伙计呈上一股葡萄酒,配上高端的高脚杯,顿时上了档次。

    成德帝姬轻轻抿了一口,发觉味道还不错,直接大口吞了起来。

    她许久没有来到宫外瞧瞧这风土人情,竟发觉东京城内的变化这样大。

    “帝姬还是尽快回宫中去吧,若是被官家发现,该受责备了。”柴简没有详细透露,生怕这位出格的帝姬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成德帝姬赵瑚儿摇了摇头,俏皮一笑,“我此次目的非常明确,柴大人莫要劝诫我了。”

    帝姬深知,若是不找机会将自己嫁出去,说不准下一个和亲的公主就是自己。

    可到底她的想法太过于幼稚,没有考虑诸多因素,更像是突然兴起。

    为了打消帝姬的念头,柴简说道,“请恕微臣直言,岳飞如今没有功名傍身,泯然众人矣,帝姬身份高贵,你们二人是绝对不会修成正果的。”

    成德帝姬赵瑚儿闻言有些生气,气鼓鼓的喝了几杯葡萄酒,她稚嫩的脸颊已经初显红晕,“那我就不做这帝姬好了!”

    成德帝姬说罢便醉倒在桌面上,樱桃般的小嘴嘟囔着,还在叫嚷,“不做帝姬了!不做了!”

    柴简无奈的摇了摇头,命令奴役备好马车将成德帝姬送回了宫中。

    徽宗还是很疼爱这个女儿的,成德帝姬平日里也多有贪玩,徽宗最多也会责备几句,所以柴简毅然决然的将她送了回去。

    ……

    让产品走出国外,这是柴简的梦想了。他说干就干,动用各种关系联系到了一些金辽两国的商人,并且作为东道主,亲自带领对方看了自己的产品。

    偌大的玻璃生产车间里的各项设备已经非常完备了,每天成批量的玻璃产品被生产出来。

    “这是我们的1号车间,玻璃生产基地诸如这样的车间还有十个,里面的设施几乎同这里没有什么差别。”

    柴简说着带领众人查看了刚生产的的玻璃,他对着钱老七使了一个眼神。

    之间钱老七带着一副拳击手套狠狠的朝着玻璃砸了下去,玻璃表面依旧光滑无比,没有任何损坏。

    在场的一众商人哪里见过这样的新奇玩意,不由得震惊万分。

    当然也有人不信,于是钱老七将拳击手套给了对方,笑道,“

    用力砸,砸坏了不用赔钱。”

    商人怀揣着好奇心试探性的出拳,结果依旧如此,玻璃毫无破绽。于是他后退几步猛的冲了上去,牟足力气又砸了一拳。

    “这简直太神奇了,玻璃看起来很透明,似乎一碰就碎裂,可实际上它太坚硬了。”

    商人不禁发出感慨,他很欣赏这门技术。

    紧接着其他的商人也纷纷上前试了试,经过他们的频频撞击,玻璃只是从中心呈现出类似水波一样的纹路,但是依旧完好无缺。

    “这就是宋国玻璃,如果你们将他用在防御建造上,即便是冬天,太阳穿过玻璃,整个屋子也会很暖和的。”柴简说道。

    几个商人互相看了看对方,只见一个长满络腮胡子的金人当即宣布道,“我要跟你合作,先定制一千单玻璃产品!”

    有一便有其二,其他商人也不禁动了心,纷纷订购起来。

    “作为我们首次合作的诚意,我会亲自负责配送产品上门,但是如果这次合作愉快,下次你们的订单就需要自己付运送费了。”柴简提醒道。

    “这样好的玻璃实在太珍贵了,请将我的一千订单改成两千订单。”

    有商人当场增加订

    单数量,还有商人提出要购买拳击手套,这倒是一个意外收获。

    柴简之后来到办公室,亲自拟草好合同。双方共同签字,这场合作也就算完成了。

    为了尽东道主的义务,柴简还自掏腰包请一众商人去最好的酒楼里吃酒。

    等到忙完一切后,天色已经很晚了,柴简为商人安排了住所后才回到府中。

    柴简有些醉酒,他踉踉跄跄的走着。

    萧燕容顿时有些泪奔,她知道柴简拥有如此大的基业,是自己一步步拼出来的,不免有些心疼。

    “我去给你熬着醒酒汤。”

    萧燕容满脸温柔之色,关切的为柴简掖紧了被窝,又倒了一杯热水。

    “好燕燕!”

    柴简一把将面前娇俏可爱的女人抱在怀里,“不用麻烦了。”

    屋内的一众丫鬟红了脸,忙吹灭了灯烛退了出去。

    次日,柴简睁开惺忪的眸子时,懂事的萧燕容已经亲自下厨做了一顿丰盛的早餐。

    柴简伸了伸腰肢,脸上挂着笑容,“燕燕这般好,真是我的福气。”

    萧燕容又红了脸,嗲声道,“最会说浑话骗我。”

    吃过早饭后,柴简就出门了。

    当初自己找了各种关系把金辽的商人

    带入东京城推销玻璃,此刻也要热情的将众人送别。

    生意场上如官场,有时候态度决定了成功。

    柴简的不拘小节和处事态度让两国商人都跟满意。

    待柴简送别商人后又马不停蹄的起草了一份招聘通知,眼下生产基地逐渐扩大,工人的岗位也随之多了起来。

    如果宋人普遍识字,柴简一定会考虑发传单的,可是现如今他只能将招聘通知拜托给各大酒楼、街头唱卖、说书先生、以及妓院来将这个消息传送出去。

    不过这样做也免不了花着银两打点,好在结果颇有成效,没过几日便陆续有百姓登门要应聘。

    如今朝廷提高了征收的赋税,很多百姓都难以渡日,他们为了生计,只能不停地奔波寻找工作。

    而且柴简名下的玻璃制造厂给工人的待遇非常好,不但管吃管住还有节假日休息。

    对于平民百姓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实际过来应聘的人数也要比拟定计划招募的工人人数多上两倍不止。

    柴简此刻是一个商人,他知道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选择,如果圣母心泛滥将所有人招聘过来,很容易完成岗位短缺,工人懈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