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90章 出征之前

    “将军,不要啊!将军,饶了我,我再也不敢了!”

    柴石军听到刘光世的话,顿时双眼露出一片惊慌,不由开口求饶的道。

    他本来自持是第一批将军,功劳足够,加上资历比较足,根本就没有想过仅仅是一个迟到就这么严重。

    要是他早知道的话,他根本不敢,可惜的是世上没有后悔药,他虽然极力的想要求饶,可是在一排亲卫的押解之下,依旧毫无反抗之力被拖走。

    “将军!”

    就在这时,阮小七突然开口道:“将军,虽然平时柴将军比较懒散,可是因此仅仅迟到,便斩首示众是不是有些太过了!”

    阮小七的话顿时引起一众将军的附和。

    “是啊!将军,虽然柴石军违反了军令,可毕竟他还是我们第一批的将领,这样的惩罚是不是真的有些残酷了?”

    “将军,还请饶了柴将军一命吧!”

    一个个将军不断的向着刘光世求情!

    “住口!”

    看着手下的将领一个个为柴石军求情,刘光世不由脸色难看起来,直接呵斥道:“怎么?想要造反不成?”

    一个个将军顿时被刘光世呵斥的不敢再多言,纷纷闭口不再说话。

    “一个个的,真的以为他是因为迟到违反军令被斩首的吗?”

    面对众手下的情绪,哪怕是刘光世也不能无视,只能开口解释道:“柴石军勾结交趾,企图让琉球脱离主公的治下,你们说他该不该死?”

    “什么?怎么可

    能,他怎么敢?”

    “怎么可能,谁给他的勇气,可恶,要是早知道他是这样的人,我刚才就不该向将军求情!”

    “没想到柴石军竟然是叛徒,要是早知道的话,我恨不得劈了他!”

    随着刘光世的话音遗落,顿时,一众将军纷纷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紧接着纷纷议论起来。

    他们从未怀疑过刘光世是否说的是事实,要知道若是没有足够的证据,一般的将军根本不可能被定罪,尤其还在是打仗之中,更不可能。

    可现在将军既然说出,那就说明已经掌握了柴石军勾结交趾人的证据。

    “不,将军,不要!我再也不敢了,将军。”

    一声声的求饶声在广场上不断响起,可惜的是根本无人再敢于向刘光世求情,不仅如此,一众将军的目光望向柴石军的方向,双眼射出一道道寒芒。

    若不是刘光世不允许众人前去的话,恐怕他们活劈了柴石军的心思都有了,要知道他们之所以能有今天可都是主公发掘并培养出来的。

    他们一个个对于主公可是极为忠心,却是没想到他们第一批人员中竟然会有背叛主公的存在,这让他们感觉到一种耻辱。

    “行刑!”

    随着一声大喝声响起。

    “啊!”

    紧接着一道惨叫声响彻了整个广场,无论是周围的士兵还是将军,脸色却是没有丝毫变化,反而有种庆幸的表情。

    毕竟一个叛徒的存在可是能够影响整个战场上的

    大局,能够在开战之前,处决叛徒,无论是对于士气还是凝聚里都有很大的好处。

    “叛徒已经处决了,接下来宣布主公的命令!”

    刘光世转头看了一眼已经处决的柴石军,回头神色严肃的道。

    “阮小七!”

    “属下在!”

    阮小七闻言直接出列拱手道。

    “命你为开路先锋,一路遇山开山,遇河架桥,尽快前往高丽的首都平壤!记住,如遇到不可力敌的大军,不可直接冲锋静候援军!”

    “是!”

    阮小七恭敬的应了声,退了下去。

    “柴明浩!”

    “属下在!”

    一个中年大汉走出来拱手道。

    “命你带领三万大军,由北向南,给我将西京以南全部攻下!”

    “是!将军!”

    柴明浩恭敬的退下。

    “剩余所有人,全部随本将军出发,全军开拔!”

    “是!”

    一众将领纷纷抱拳应了声,转身道:“所有人出发!”

    “喏!”

    顿时整个大营的士兵纷纷行动起来,一排排的士兵整整齐齐的在各自将军的带领下,离开了济州岛,向着平壤而去。

    汾阳城。

    当刘光世开始行动的时候,柴简也在府内接到了宋徽宗的圣旨。

    送曹公公离去后,柴简返回书房,看着圣旨的内容,心里不由升起一股疑惑,他没想到官家竟然让他带兵前去收复燕云十六州。

    毕竟他可从未在官家面前显露过带兵的本事,不过转眼想到自己上书的内容,他的

    双眼不由露出一丝了然。

    显然官家已经看出了满朝文武的不堪,虽然不至于无人可用,但是相比之下,他带兵出征却是更为合理一些。

    第一不仅可是打压世家文人的气势,毕竟柴简本身就已经世家的大敌。

    第二则可以作为警告,警告童贯、蔡京等人。

    想了想,柴简已然明白了官家的心思,但是与此同时,他也知道官家也有一个不能说的事情,那便是万一吃了败仗的话,他也适合被推出来顶罪。

    本来按照柴简的心思是不打算接受的,可是他也清楚,若是他不接圣旨的话,可能圣旨就会落到童贯的手里。

    一想起后世在书上看到童贯带兵三十万大军,不仅没有攻入燕云十六州,甚至在辽人的攻击下大败而归的事实,他也只能接了下来。

    他带兵出征,总比童贯要强吧!

    不过官家并未限制他什么时候出兵,这才是他所看重的,要知道现在以大宋手下的三十万兵马,哪怕在他的带领下,他也不敢说能够将燕云十六州给打下来。

    不是说他没有把握,而是他带着大宋的兵马没有把握,厢军的战斗力如何,柴简早就领教过了。

    想罢,他开始思考起此次将要出征所带的兵马和人员,首先五洲他是不可能放弃的,既然想要他带兵出征,那么显然五洲他就必须找一个接替的官员。

    这其中柴简却是中意赵鸿宇,不是说王棋不行,而是王棋在性格上

    有些缺陷,再加上他的行政手段确实不如赵鸿宇。

    因此,柴简只能选他,当然胡明玉也不是不行,可是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