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3章 有了大明日报,顾不上丈夫

    没过半天的功夫。

    这二十名报童便返回报社总部,说是人们非常热切,将报纸一抢而空。

    得到这个消息后,朱桢不由笑得乐开了花。

    看来,大明日报已经在武昌百姓中广泛传播开来。

    既然第一炮已经成功打响,后续就一定会更上一层楼,获得更大的成功。

    除了朱桢这个自封的总编高兴外。

    由那十五个文人分别担任的编辑和记者也是喜出望外。

    他们心中暗自佩服:楚王真乃神人也!

    随随便便搞出来一个新玩意,就能风靡整个武昌城。

    以后,只要牢牢跟紧楚王的步伐。

    不但发家致富不成问题,更有可能名留青史,让子孙后代都能知道自己的名字!

    “大明日报大获成功,所有人都有赏!”

    朱桢大手一挥,豪迈地说道。

    他直接命手下搬来银子,分给大明报社的这十五名员工,每人五百两银子。

    “多谢楚王!”

    十五名员工当即大喜。

    纷纷表示,跟随楚王,是他们此生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

    ……

    第二天。

    天刚蒙蒙亮。

    朱桢还在睡梦中,就被大明报社的一名编辑叫醒。

    “发生了什么事?”

    看他一副焦急的样子,朱桢以为出事了,瞬间睡意全无。

    “王爷,大明日报过于火爆,有人找到报社总部,问咱们要报纸来了!”

    听到这,朱桢瞬间笑出了声。

    没想到,大明日报竟然火爆到了这种程度。

    人们竟然登门来要报纸。

    朱桢连忙穿好衣服,大步流星赶到报社总部。

    这一次,他直接宣布:

    “印刷十万份!”

    然而,一些编辑眉头一皱,提出了质疑:

    “王爷,知道您财大气粗,不差钱,可是,武昌人口基数摆在那,报纸印刷数量过多,发不出去,一定会造成浪费。”

    其实,十万份报纸对于整个武昌城的人口数量来说,也不多。

    只是,眼下这个时代,文盲的数量比较多。

    知识分子有限。

    自然而然,报纸的发行数量就不能太多。

    “你的话说得不错,十数万份报纸,可能会在武昌滞销,散发不出去。”朱桢微微颔首。

    那名编辑心中一喜。

    看来,楚王还是非常善于虚心纳谏的。

    然而,下一秒钟。

    朱桢便话锋一转:

    “不过,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本王的胃口,又怎会只局限在武昌城这一隅之地?”

    “本王的目标,是要让大明日报风靡全国!”

    “眼下,武昌城作为试点,已经证明了大明日报的可行性。”

    “所以,接下来印刷十万份,便送至周围城镇,以及京城中。”

    听到这,报社内的十五名员工登时大惊。

    好家伙!

    楚王的野心竟这么大!

    大明报社刚刚成立,大明日报也才刚有了一个雏形。

    楚王竟然就将视野投向全国。

    不得不感叹,到底还是楚王格局大。

    单论这份格局,便无人能敌。

    “好了,别愣着了,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朱桢顿了顿,话锋一转:“对了,招募些押送以及分发报纸的人手,单是报童,有些不够用了。”

    眼下,大明日报的范围要向外拓展。

    而这些报童,都是武昌城本地的小孩。

    在本乡地面上发发报纸还行。

    跟着前往其他城市,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遵命!”

    报社内的一众员工应道。

    他们的办事效率非常快。

    当天中午,就已经招募齐了人手。

    朱桢派出亲信,令其引着招募到的人,押送着报纸,前往周围城镇和京城,散发报纸。

    为了表示心中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