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陶闲坐在雕花的红木椅上,一股微不可察的紧张氛围弥漫在整个会客堂内。陶平和苏宁寻的话,似乎是一把尖刀,直插他心头。他颤抖地捻了捻胡须,双眼透露出一丝忧虑。

    "此事,此事当真棘手啊。"陶闲心中默念,最终鼓足勇气,嗓音颤抖地说道:"吾兄弟,尔等所言固然有理,然周康乃京城来者,非同小可。

    汝等若轻举妄动,当真恐悔无及。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暂且按兵不动为妙。"

    陶平和苏宁寻望了望彼此,均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惊讶。陶平心知此事关乎家族荣誉,更关乎三人的性命,便转过身来,尊重地说道:"舅舅,既然你有所顾虑,我们自当听从。只是——"

    "只是何?”陶闲严肃地打断了他。

    "只是,此事不能拖得太久。若让周康得寸进尺,我们最终只会自食其果。”陶平语气坚定。

    苏宁寻也加入了谈话,他用一种极其严肃的语气说道:"陶大人言之有理,周康的身份实在太过高贵,不能轻易冒犯。但我们也不可以太过胆小。如果不趁机行动,只怕未来会更难。”

    陶闲叹了口气,望了望陶平和苏宁寻,再次捻了捻胡须。他心中感到一阵疲惫。

    他不能不承认,陶平和苏宁寻都是聪明人,但也正是因为过于聪明,时常会做出一些冒险之举。他心想,也许是自己年岁渐长,见多识广,越发觉得稳妥为上。

    "吾亦明白尔等所担忧。但务必记住,权谋之间,最忌贪婪与冲动。" 陶闲终于说道。

    陶平和苏宁寻面面相觑,都明白陶闲此言非虚。陶闲看了看两人,心中的恼怒渐渐平息,但仍难掩失望之情。

    "此事就如此决定了。暂时按兵不动,观其变化。"陶闲沉声说道。

    陶平与苏宁寻都默然点头,心中却各有千言万语。

    他们都知道,这次按兵不动的决定,暂时解除了一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危机,但未来的路还长,到底如何才能安然渡过,却是个未知数。

    而在这权谋的漩涡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他人算计的棋子,唯有不断地观察、权衡,方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陶闲站了起来,望了一眼窗外的天色,道:"天色已晚,吾等今日的话题就此告一段落吧。"

    随着一声轻响,厚重的红木门缓缓关上,陶闲双手背后,深沉地走回内室。而苏宁寻与陶平则步出会客堂,走向庭院一隅。

    苏宁寻抬头看了看那映入水面的月亮,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周康,此人非比寻常,看来陶大人也心生畏惧。"

    陶平摸了摸自己的头,面露苦笑:"我当初误会了他,以为他是个软弱之辈。但看舅舅的反应,我似乎大错特错了。"

    苏宁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在这权谋之中,我们需分清敌友,更要警惕身边之人。我始终感觉,周康的出现并非偶然,他背后一定有着更大的目的和支持。"

    陶平深深叹了一口气,目光变得深沉:"你说得对。我本认为,凭借舅舅的城府和你我之间的合作,足以应对一切。然而如今,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如履薄冰。"

    苏宁寻转头,认真地看了陶平一眼:"我们不能让局势继续这样下去,总要有所行动。不过,在这之前,我需要和山中的杨询取得联系,看看他是否有什么新的消息或者建议。"

    陶平点了点头,显得有些释然:"那便如此吧,一切还需慎重。

    我倒希望杨询能给我们带来些好消息,毕竟这些年,他在外面为我们做了不少事,现在恐怕也是时候给予他一些回报了。"

    两人说话间,一直未有人注意到,在远处厚重的红木门后,陶闲独自站在那里,听得清清楚楚。他眼中透露出一丝凝重和忧虑,仿佛在思索着一道难以解的难题。

    "这两个年轻人,虽然聪明过人,但却不够稳重。

    而周康,此人更是深不可测。我究竟应当如何做,才能保全家族、保全自己呢?"陶闲心中百感交集,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缓步转身,向自己的书房走去。

    周康独自坐在雅致的书房中,手捻着一杯绿茶,眼神深邃。他尽管看似文弱,但深知人心险恶、世事无常,这也是他能在风云变幻的朝廷中保持自己地位的原因。

    "陶平,这人倚仗陶家之权,自以为了不起,却不知自己不过是蝼蚁一般。" 周康轻笑了一声,对这样的对手他并不放在心上。

    与此同时,陶平在自己的府邸中,表面上看似对陶闲的警告十分遵守,但心中却狠狠地想着如何找回今日的场子。

    "哼,周康,别以为你是京城来的大人物,就可以随便羞辱人。等我找到机会,定会让你后悔莫及!"

    苏宁寻则在自己的营帐中,一边看着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