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9章 认可这个想法

    "谢皇上圣明,我定会妥善安排,确保这一改革能够平稳地进行。"

    皇帝微笑着点了点头:"那就拜托你了,周康。"

    周康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心中暗想,这一次,不仅成功解决了江南的治安问题,也为女性官员的出现铺平了道路,虽然这是一个小步,但意义非凡。

    他明白,改革永远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方向正确,就一定能够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周康缓步走出皇帝的御书房,心中如同波澜起伏的湖水,那些被搁置的想法和野心犹如湖中的小船,稍微波动就可能被翻覆。

    他明白,要提出女子为官的建议,还需要一个更加合适的时机。

    与此同时,皇帝在御书房里继续与那几个新人交谈。他问了几个问题,观察着他们的反应和回答。

    这些年轻人有的聪明过人,有的文武双全,但他们缺少的是一种能打动皇帝的个性和灵魂的深度。

    "你们说,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皇帝突然问道。

    众人略有些惶恐,因为这样的问题往往会暗藏玄机。一名年轻人站了出来,他说:"皇上,治理国家,法制是根本,百姓安居乐业是根本。"

    皇帝微微一笑,"嗯,说得不错。但这样的观点,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都有。周康,你觉得呢?"

    周康不由得有些诧异,没想到皇帝会在这样的场合下突然提问于他。

    但他立刻回答道:"皇上,治理国家当然需要严明的法制和民生,但更重要的是明君贤臣的互相辅佐。

    一位明君能够识别和提拔贤才,一群贤臣能够全心全意地辅佐明君。这样,国家自然能够长治久安。"

    皇帝听后,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再次凝视那几个年轻人,心中不禁暗道:这些人都有才华,却缺乏能令他动心的东西。

    他们可以成为合格的臣子,但想要成为皇帝的心腹,还差得远。

    皇帝看了一眼周康,心想,这个年轻人有着比其他人更为广阔的眼界和更为深刻的见解。

    他不仅懂得法制和民生的重要性,还看到了治理国家的更深层次。这样的人,是值得深得皇帝宠信的。

    周康感觉到皇帝眼中的赞许,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得意忘形。

    他知道,在这个复杂的权力游戏中,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成为致命的弱点。

    现在,虽然他已经获得了皇帝的初步认可,但如果想要实现自己更大的目标——让女子也能参与国家治理,他还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若能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这个建议,也许……"周康心中暗想。

    他的目光微微一暗,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还需要时间和机会。而作为一个有志治国的年轻人,他愿意等待,等待那一个合适的时机。

    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他才能真正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智慧,才能为这个国家,为那些被社会忽视的女子,做出更大的贡献。

    周康站在那儿,紫禁城的御书房中仿佛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

    壁炉的火焰在燃烧,却似乎没有足够的力量驱散这种紧张感。

    皇帝的目光落在他的脸上,那双眼睛仿佛能洞察一切。

    “皇上,以臣愚见,国家虽然现状稳健,百姓安居乐业,但治理之道应变不居,周敦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

    当下,妇女皆被禁锢于家庭之内,其实其中有不少才智出众之人。

    如果国家能对男女贤才一视同仁,开放女子考试、任职,或许能挖掘出更多的人才,以更全面地治理国家。”周康说,每一个字都像是在空气中划出重重的一笔。

    皇帝凝视着他,周康可以感觉到那双目光几乎穿透了他的心灵,仿佛在审视他的每一个想法、每一点动机。终于,皇帝开口了。

    “周康,你的提议颇为大胆,也合乎一些治国之道。但这涉及到国家根本,以及社会传统,你可知这其中的难处?”皇帝的声音带着一种深不可测的平静。

    “臣知难而进,恳请皇上三思。

    女子若能成为官员,除了能更全面地了解民间疾苦,亦能树立一个崭新的社会风气。

    这样一来,或许那些文武皆宜、却受限于性别的才子才女们,能够为国家贡献出更多。”周康神色郑重。

    皇帝沉吟了一会,终于说:“这个建议我会深思熟虑。

    现阶段,国家虽稳,但仍有外患内忧。

    如若轻率改革,恐怕会引起社会动荡。但你的意见我会记在心里,待时机成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