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陈小锦笑道:“妹子等我一下。”

    说着,陈小锦进了里面的房间。

    不久后,她端着一个木匣子出来。

    “打开看看。”陈小锦将其递给了丁尚香。

    丁尚香缓缓打开了木匣子:“这是什么?”

    杨陌也凑上前去看,只见盒子里有一本类似于奏章的东西。

    上面写了命册二字。

    丁尚香伸手从里面拿了出来,随手展开。

    “啊?”看完后丁尚香惊呼了一声。

    杨陌好奇地接过那命册:“这到底是干什么的?”

    陈南思撇了撇嘴:“这是朝廷准许你娶妻的文书。”

    “有了爵位的人娶妻纳妾都是要经过朝廷的允许。”

    “允许之后就会发这命册给你。”

    丁尚香这才注意到站在杜伏山身边的陈南思。

    “咦,这位姑娘生得好俊!”丁尚香赞叹道。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陈南思对丁尚香一抱拳:“在下陈思思,是杨爵爷勋卫新招入的。”

    丁尚香挑了挑眉问杨陌:“行啊,都开始收女兵了!”

    陈小锦忙是帮忙解释:“思思姑娘是曾国公的孙女,在村里休养的。”

    “但是她耐不住寂寞,就到勋卫中去体验体验。”

    丁尚香闻言脸色一变,忙是福了一福:“原来是国公爷的孙女,失敬失敬。”

    陈南思微微一笑:“夫人不必多礼,恭喜夫人。”

    丁尚香皱了皱眉:“为何不是恭喜他?”

    陈南思额头上沁出了一层汗珠。

    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给自己带来了被动。

    陈小锦见状忙是解围:“还是思思姑娘心细,知道恭喜咱们女人的少。”

    “大家知道相公要娶妹子的时候,自然都会来恭喜相公。”

    丁尚香闻言点了点头:“不愧是大家闺秀!”

    丁尚香一抱拳:“多谢思思姑娘。”

    陈南思长舒了一口气,心中暗忖,果然和杨陌一起混的都不是简单人。

    杨陌手里摇晃着朝廷的命册:“有了这东西,是不是连黄册都不需要改了?”

    陈南思点了点头:“自然,你既然已经是爵爷,黄册中便没了你的姓名。”

    大宁的户籍管理分为两种。

    一种是普通人的户籍管理,是由各地方衙署管理。

    每家每户的人口情况都会详细登记在当地的黄册当中。

    如果出现了婚丧嫁娶自然也要去衙门改黄册。

    很多衙门的小吏便借着改黄册收取一些好处费。

    而有了品级的官吏则由朝廷户部直接管理。

    而杨陌这种有了爵位的人,自然也归属于这种情况。

    “这个好,这下咱们就已经是合法夫妻了!”杨陌用那命册拍了拍手。

    丁尚香皱了皱眉:“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陈小锦笑道:“我在收到这命册的时候就已经找清虚道长看过了。”

    “五日后便是吉日,相公。”

    “你说就那个时候完婚如何?”

    杨陌重重地一拍手:“简直不能更赞同了!”

    “你说呢?新媳妇?”

    丁尚香瞪大了眼睛:“啊?这么快?”

    “不知道是谁,天天来问,现在又嫌快。”陈小锦一边说一边笑。

    丁尚香被丁尚香说得无地自容:“姐姐~~”

    杨陌当即决定:“就这么定了,五日后完婚。”

    “新媳妇,你也别回去了,让人回去把寨子里的人都请来。”

    五天,丁尚香打个来回就没时间了。

    所以杨陌决定让丁尚香直接留在河岔村。

    丁尚香想了想,点了点头:“那好吧,一定要让申长老来。”

    自从父亲去世后,最为疼爱自己的便是申长老。

    丁尚香心中早已把申长老当成自己家的长辈。

    她既然要大婚,申长老自然必须到场。

    杨陌挑了挑眉:“那当然,他不来我们向谁拜天的?”

    听到杨陌如是说,丁尚香心中一阵暖流袭来。

    能把自己的家人当成家人的男人,才是值得托付的。

    “还有,成亲后胡子就住到河岔村来吧。”杨陌摸着下巴说。

    “在这里他可以和二牛他们一起上学。”

    “我那几个学生可是个个都是不凡之才。”

    丁尚香早就有这个打算,她不想让弟弟再做那水上的生意。

    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读书人,将来远离江湖。

    杨陌的几个学生,她也是见过的。

    虽然看起来都古古怪怪的,但听说有几个还是举人。

    “那自然好,有二牛在,也没人敢欺负他。”丁尚香点了点头。

    杜伏山拍了拍胸脯:“谁……敢?”

    一众人等看到杜伏山的样子纷纷大笑起来。

    ……

    五日后,杨陌与丁尚香的婚期来临。

    洪山县县衙门贴出告示,宣布所有人歇业三天。

    当然,歇业是有偿的,所有的损失由杨爵爷全额补偿。

    人们闲下来了,该去做点什么呢?

    那自然是去参加杨陌的婚礼。

    人们前呼后拥地来到洪山县县城,县城里已经张灯结彩,堪比过节。

    以前的洪山县只是一个五六万人的县。

    后来随着做生意的、做工的人涌入,以及大量流民的到来,洪山县人口已经翻了一番。

    此刻男女老幼们都换上了自己的新衣服,出来凑热闹。

    “快去,桥那边都开始敲锣打鼓了!”

    “哎,铁柱,你等等我和孩子!”

    一家人急匆匆地往河岔村跑去。

    不久前,他们还是吃不上饭的流民。

    他们从邓县逃难到随州,却被人从随州送到了洪山县。

    本以为一家人会饿死在这里。

    没想到他们遇到了活神仙,杨陌给了他们活下去的机会。

    不仅给他们施粥,还给他们做工的机会。

    男人加入了修路队,女人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