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同一时间,锦州城。

    天光大亮,稀薄的晨雾中夹杂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城外的土壤已然被鲜血浸透,入目尽是尚未来得及收拾的残肢断臂。

    城外一片狼藉也就罢了,城中的街道上也隐隐有干涸的血渍,随着女真鞑子攻势的愈发凌厉,这锦州城中渐渐多了些"乱民"及鞑子的"内应"。

    锦州终究不比宁远,对于流民百姓及蒙古鞑子的盯防没有那般严苛,故而这城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多少了不少数典忘祖的汉奸。

    虽然还未等到这些"乱民"在城中掀起太大的风浪,便被早已准备的官兵扑杀,但仍是令得城中百姓人心惶惶,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军民守城的决心。

    尤其是身后的宁远迟迟未有发兵救援的迹象,更是令城中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胡乱的用了几口早饭过后,一身戎甲的辽东巡抚毕自肃便在几名士卒的簇拥下行至锦州城头,一脸凝重的盯着城外。

    总兵满桂及左都督赵率教早已在城头上督战,听得身后传来的脚步声,不由得回头望去,见是毕自肃来了,纷纷躬身行礼。

    "鞑子今日可有动静?"

    随意的摆了摆手,毕自肃便是径自行至城垛前,全然不顾城垛上还挂着一个面目狰狞的人头,面不改色的朝着身旁的两名军将问道。

    "大人,以眼下的形势来看,估计今日鞑子不会攻城了。"

    听得毕自肃发问,满桂下意识的与身旁的赵率教交换了一个眼神,略作迟疑之后方才拱手说道。

    放在前些天,女真鞑子怕是早已在城外集结完毕,不似人声的号角声也早已响彻锦州城外,但今日却是毫无反应,想必女真人也打算休整一日了。

    一连多日的攻城,除了令城中官兵损兵折将之外,城外的鞑子也是伤亡惨重,原本密密麻麻的军阵竟是肉眼可见的"稀薄"了些许。

    尽快如此,满桂及赵率教二人的脸上却是没有丝毫喜色,反而比前几天还要凝重。

    这两日女真鞑子虽然在锦州城外损兵折将,数次攻城无果,但绝大多数都是自辽东各地搜刮而来的流民百姓充当"主力",真正的女真鞑子并没有折损太多。

    尤其是曾经被老酋努尔哈赤亲自称赞为"立国之本"的红黄鞑子更是从未登场,始终在远处虎视眈眈,宛如一群准备觅食的饿狼。

    "城中火炮还有多少能用?"

    闻听到女真鞑子今日不会攻城,毕自肃紧张的心情稍微缓解了些许,但其声音仍是充满苦涩。

    虽然在辽沈及广宁先后失陷之后,朝中便有不少朝臣上书天启皇帝,想要从红夷人及佛郎机人的手中采购火炮,借此整饬城防,防备女真。

    但此等看似合情合理的建议却是在京师惹来了非议,甚至险些再度酿成"党争"。

    虽然大明早已不值巅峰,国力日渐衰弱,但朝中仍有不少人以"天朝上国"自居,向来不喜红夷人及佛郎机人,自然也不愿从那些人手中采购大炮。

    所幸在一些朝臣的据理力争之下,天启皇帝终是下定决心,自红夷人的手中采购大炮,但因为路途遥远兼之火炮笨重等缘故,仅有寥寥几门被运抵辽东,分别安放在锦州及宁远城头。

    除了这几门"红夷大炮"之外,锦州城头余下的火炮皆是军器局那些粗制滥造的"仿制品"。

    毕自肃虽然并不精通火器一道,但也清楚以眼下大明的工艺及酿造水准,城头上的这些火炮都算是"消耗品",时不时便会炸膛。

    "督抚,城中巨石滚木虽是还有一些,但城头火炮却是不多了,怕是不足十门了。"

    不待满桂及赵率教做声,便见得一名面容黝黑的武将主动上前一步,声音苦涩的说道。

    他叫尤世禄,乃是天启二年的武进士,也曾随同大学士孙承宗出边,虽然威名不及身旁的满桂及赵率教,但也算作辽东有名的悍将。

    "唔。"

    "将其集中起来,务必要将城外女真鞑子的回回炮打坏。"

    闻言,毕自肃脸上仍是毫无表情,只是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对于这个结果他心中早有准备,还有十门能用的火炮,已然出乎他的预料了。

    "是!"

    闻言,尤世禄忙是一脸坚决的点了点头,随后也不顾身前的文官乃是他的顶头上司,便是恨恨的骂道:"这皇太极实在狡猾,一直利用自各地裹挟而来的百姓消耗我锦州城的弹药,待到我等攻势稍缓的时候,便用这回回炮攻城。"

    言罢,一脸愤懑之色的尤世禄便是心有余悸的瞥了瞥周遭的城墙,原本巍峨挺拔的城墙已然有些崩坏,这些均是拜女真鞑子的"回回炮"所赐。

    "呵,这女真鞑子若是这么好对付,我辽东百万汉民何至于哀鸿遍野。"轻轻的摇了摇头,毕自肃便是声音阴冷的说道。

    "对了,提前准备找城中富商借粮吧。"

    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毕自肃的脸上涌现了一抹复杂的神情,不置可否的朝着身旁的几名武将说道。

    听得此话,满桂等人脸上的神情均是有些不自然,面面相觑之下,终是抱拳应是。

    自辽沈及广宁先后失陷之后,凡是家中尚有些余财的辽东汉民尽数逃亡了关内,纵然有些"故土难离"的,也大多选择在后方的宁远城中安歇,谁又愿意在这饱经战火的锦州城中逗留。

    如今这锦州城中的百姓大多数都是城中士卒的亲眷家属,哪里有所谓的"富商"。

    没有理会身后武将传来的窃窃私语声,毕自肃不由自主将目光投向了八百里之外的紫禁城。

    以他对天子的了解,那位瞧上去弱不禁风的天子,定然不会坐视锦州城命悬一线。

    但纵然他这些天思来想去,也没有想到天子究竟会用何等手段,令得宁远城中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