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5章 巡抚述职(上)

    十月初六,晴。

    巍峨的皇城脚下,身着红袍的司礼监秉笔神色恭敬的领着辽东巡抚毕自肃朝着位于内廷深处的乾清宫而去。

    已是许久没有回过京师,辽东巡抚身上的气势愈发沉凝,令得沿途路过的宫娥内侍皆是下意识的停住脚步,小心翼翼的打量着这位"封疆大吏"。

    在辽东巡抚身后,还有两位武将模样的汉子,脚步匆匆的跟在毕自肃身后,但一双如鹰隼一般的眸子却不时在周围的宫殿上掠过,脸上写满了好奇和敬畏。

    兴许是待会便能见到心心念念多时的天子,辽东巡抚毕自肃的心中难言激动,竟是对于司礼监秉笔的主动"示好"都有些提不起兴趣,只是随便敷衍了事,使得簇拥在司礼监秉笔身旁的小太监们为之咂舌,心道这位督抚大人倒是好大的架子...

    对于身旁文官下意识透露出来的"冷淡",于宫中权势熏天的司礼监秉笔就好似完全没有察觉到似的,嘴角的弧度不减分毫。

    约莫小半柱香过后,待到一行人越过了偌大的皇极殿广场之后,一座庄严肃穆的宫殿终是映入毕自肃等人的眼帘当中。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于乾清宫暖阁内面圣,但这位总督辽东军事大权的封疆大吏仍是难掩激动,不待身旁的司礼监秉笔有所反应,便是迫不及待的躬身行礼,遥呼万岁。

    至于毕自肃身后的两位武将则是更加"不堪",毫不犹豫的跪倒在有些湿冷的地砖上,接连叩首,引得远处不少暗自注视着此地的宫娥内侍心中发笑,嘀咕这些武将果然"粗鄙",竟是如此不识规矩,在乾清宫外便跪了起来。

    虽是心中隐隐有些鄙夷,但这些宫娥内侍却是万万不敢托之于口,甚至脸上都不敢露出半点异样,毕竟当今天子对于"武将"的倚重可是出了名的,而辽东巡抚毕自肃又堪称这崇祯朝最为炙手可热的人物,谁敢腹诽?

    ...

    ...

    "臣,辽东巡抚毕自肃,奉旨面圣。"

    "吾皇,圣躬金安。"

    幽静的乾清宫暖阁当中,辽东巡抚那有些沙哑的声音骤然响起,使得空气中骤然平添了一分肃杀之感,不少于角落处矗立的内侍都是默默的舔了舔嘴唇,呼吸为之一滞。

    虽说往日里能够于乾清宫暖阁面圣的,不乏"宰指天下"的六部九卿亦或者坐镇地方的总督大臣,但如当下这名文官气势如此之强的,却是寥寥无几。

    "臣,辽东参将曹文诏,叩见陛下。"

    "臣,辽东副总兵满桂,叩见陛下。"

    待到毕自肃叩首行礼之后,随他一同行至乾清宫暖阁面圣的两位武将的声音也是次第响起,其身上甲胄与地砖碰撞的声音更是令人心中一沉。

    "平身。"

    望着身前这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圣,案牍后的朱由检也是难掩心中激动之情,下意识的起身,于空中伸手虚浮。

    毕自肃是他亲自提拔的辽东巡抚,乃是毫无争议的"帝党",其身旁的辽东副总兵满桂在历史上也是忠心耿耿,最终以身殉国的悍将。

    至于有些面生的辽东参将曹文诏就更不用多说,这位可是被明史评为"明季第一良将"的狠人。

    "谢陛下!"

    因为对朱由检的脾气秉性已是颇为了解,眼神殷切的辽东巡抚也没有过多的犹豫,再度躬身行礼之后,便是坐在司礼监秉笔亲手为其搬来的座椅之上。

    至于满桂,曹文诏两位武将则是默默站在毕自肃身后。

    "陛下,女真建奴蠢蠢欲动,兵马粮草调动频繁。"

    "依微臣拙见,不出数月,皇太极必有所动。"

    及至朱由检落座之后,辽东巡抚毕自肃便自怀中掏出了几封军报,一边递给身旁还未离去的司礼监秉笔,一边声音急切的说道。

    约莫从上个月初开始,女真大汗皇太极便是频繁调动军马,甚至将驻守广宁城的女真八旗尽数调回了沈阳和辽阳附近,以至于令得毕自肃险些心动,妄图出兵"复土",收回广宁城。

    但经过最初的错愕过后,辽东巡抚毕自肃便从中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并结合东江军主帅毛文龙及登莱巡抚袁可立发回来的情报,强行忍住了出兵的冲动,并且大量派遣斥候刺探女真国内军情。

    功夫不费有心人,经过一番谋划过后,几名"蒙古流民"为毕自肃带来了一则颇有些耐人寻味的消息。

    就在九月中旬,女真大汗皇太极再一次派遣其十四弟多尔衮领着麾下的镶黄旗出兵内喀尔喀联盟,并将漠南蒙古诸部落的首领召至沈阳皇宫会盟,其目的不言而喻,无非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所谓的"金蒙"联盟。

    在女真八旗的威慑之下,曾经入主中原,令得大半个世界为之臣服的蒙古人已然渐渐成为建州女真的附庸。

    "朕已命蓟镇总兵卢象升暂领蓟镇军政大权,并以尤世威坐镇居庸关,与其遥相呼应。"

    不多时,大明天子朱由检略显清冷的声音便是在辽东巡抚的耳畔旁响起,使得一脸坚毅之色的满桂,曹文诏两位武将为之一愣,面面相觑。

    督抚大人不是在汇报建州女真的情况吗,怎地天子突然将话题自千里之外的辽东战场带回了京师附近的蓟镇。

    听得案牍后的朱由检如此言说之后,神色紧张的辽东巡抚也是身形一滞,随后方才紧锁着眉头,有些不放心的说道:"陛下,蓟镇与居庸关军备废弛多年,只怕短时间内,难以成效。"www..cc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他所操持的"辽东镇"拥兵十五万,号称集结了九边重镇的全部精锐,但实际情况却是大有不同。

    真真正正具备战力的沙场老卒不足五成,余下的皆是些新招募的"兵丁",至多凭借着城池固收,却是难以出城野战。

    而这,还是当今天子继位之后,便是自内帑一次性补齐了辽东士卒历年拖欠军饷之后的效果。

    辽东镇尚且如此,距离京师最近,承平多年的蓟镇情况究竟有多么糟糕,便是不难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