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章 高!实在太高!

    “臣等接旨!”

    李泽冲等人赶紧接旨。

    他们五个人都是官场老油条了,心里何况都不明白,这文渊阁大学士的涵义。

    这是皇帝的阳谋!

    是一招可怕的阳谋!

    将审批奏折的权力完全从养心殿剥离出来了,交给了文渊阁。

    此后,这个文渊阁将会成为朝廷的中枢。

    将来会成为整个大乾政治的核心。

    可是,他们也清楚。

    这是皇帝将他们与太后对立起来了!

    而给自己竖起了一道护城河。

    将来太后想要夺回批阅奏章的权力,必定要对文渊阁下手。

    而皇帝却能稳坐钓鱼台,高枕无忧了。

    这一招,实在太高明了!

    对太后来说,可谓是釜底抽薪。

    这还是那个无道昏君?

    这还是那个傻子皇帝?

    这还是那个残暴不仁的暴君?

    这分明是一个城府极深,谋略深远的可怕高手。

    这五个官场老油条都心神震撼。

    而后,朝廷中的文武百官也后知后觉的想明白了。

    这分明就是皇帝陛下的阳谋。

    这一招,完全打破了现有的权力格局。

    将太后的权力赶出了核心决策圈。

    以后,文渊阁大学士必定为成为朝廷的权力中枢。

    现在皇帝没说,文渊阁大学士

    不会扩编。

    万一扩编了,是不是自己也能进入权力中枢了?

    “五位爱卿,文渊阁的办公地点,朕一定安排好了,就在朕的御书房旁边的宫殿内,你们回头进去办公就是了。”

    “以后朝中的文武百官,只要有表现优异者,皆可以加封文渊阁大学士封号,入驻文渊阁办公,享受文渊阁大学士所有特权。”

    “另外凡是加封文渊阁大学士封号者,每年俸禄多一万两白银。”

    宁霄又说道。

    顿时,朝中的文武百官的眼中有几分火热。

    很多人在心里都在盘算文渊阁大学士的好处。

    不仅是进入了权力中心,还多了一万两白银的俸禄,这好处,简直太多了。

    可是,秦太后就不高兴了,阴沉着脸,面露杀机。

    这分明是将她的权力全部划走了。

    “哼!”

    秦太后突然站起身,冷瞥了眼宁霄,然后拂袖离开。

    朝中文武百官都一脸错愕。

    这还是太后第一次临朝听政时,气得离开了。

    “这个老太婆连装都不装了?”

    宁霄心中冷笑。

    这种阳谋,谅她也无从反对。

    毕竟,四个人都是先皇的辅政大臣。

    而杨建章刚刚立功。

    所以,她根本无法反对。

    “儿臣

    恭送太后。”

    宁霄起身恭送。

    众大臣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恭送。

    “好自为之。”

    秦太后心里的火更大了。

    她裙摆一甩,当即气冲冲的离开了。

    “诸位大臣,可还有事情?没事的就退朝。文渊阁大学士留下。”

    宁霄道。

    群臣三呼万岁后,便告退了。

    可是,这些官员刚走出金銮殿,突然反应过来了。

    “我们今天这是来干嘛来了?还有很多官员肯定不是因为贪污受贿之事被抓的。”

    “对啊!还有十几个人是私下搞串联这个事情惹怒皇帝才被抓的吧。”

    “靠!我都忘记这件事了。”

    “现在该怎么办?”

    “管他的,要是能从他们这些人搜查出银子和贪污受贿的证据,那个杨大人又是另一番说辞了。”

    “我看这里面也有几个贪污受贿的,万一搜刮出银子,我们也能得到大量的好处不是?”

    ……

    “陛下,这个文渊阁今后如何运作?我们是不是要长期在文渊阁办公?”

    李泽冲抛出了问题,开口道。

    “以后文渊阁属于常设机构,各地送来的奏折,一般你们能够处理的,可以自行批注,然后送内廷进行审核,便可以了。如果是重大情况,你

    们可以自行讨论,商量出一个处理意见,可以写成条子呈禀朕,朕根据你们的意见再进行裁夺。”

    宁霄解释道。

    要卷,大家一起卷!

    不能天天,朕一个人累得半死不活。

    “老臣明白该怎么做了!”李泽冲笑道。

    其他人都满意的点点头。

    这变相的相当于加重了他们手上的权力。

    以后,军机要务,一般的事情,他们几个人商量一下就行了。

    意见不统一,那就投票表决。

    “李大人,你可以挑选一些精明能干的翰林院编修帮你们分担一些工作,毕竟你们的本职工作也很多。”

    宁霄又建议道。

    “老臣知道该怎么做了。”李泽冲点了点头。

    宁霄与文渊阁的几位大臣又商议了一些章程,便让他们离开了。

    让他们赶紧将文渊阁组织框架和章程搭建起来。

    另外,让他们商讨出刑部尚书以及刑部左侍郎等人选。

    只留下了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杨建章。

    宁霄从金銮殿走下来时,杨建章当即跪在宁霄的面前,称赞道:

    “吾皇圣明!微臣也想不到这一招釜底抽薪,没想到陛下竟然出此奇招。这是阳谋,连太后都没办法反对。以后太后染指奏折的权力基本没

    有了,而她的权势也就大.大缩水了。”

    杨建章对皇帝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绝对是神来之笔!

    而且还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几乎将太后赶出了权力中心。

    只要太后没有批阅奏折的权力,那她就很难掌控文武百官,掌控朝廷局势了。

    毕竟,以后事事都要经过文渊阁。

    而文渊阁的大臣们,又是朝廷重臣。

    有吏部尚书齐桐珺,管人事的。

    有户部尚书王如文,管钱粮的。

    有兵部尚书高玉堂,管军队的。

    而且还有他,监察百官的。

    人事、钱粮、军队是帝国的核心所在,如今都在文渊阁的掌控之中,太后还怎么染指?

    这些大臣,自然也不想跟太后分享权力。

    这一招,简直妙不可言!

    实在是高!

    高山仰止的高!

    “这……”

    宁霄还真是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一个人卷太累了,要带着这些大臣们一起卷。

    总不能,老子天天深更半夜都在批阅奏章,你们这些大臣抱着老婆睡觉吧。

    那就这么舒服的事情。

    这太特么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