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7章 六扇门

    宁霄站在六扇门前,看着王端的脸色从红转白,心中多少有些不忍。毕竟,王端虽然有时会出些小错,但其心之忠诚是无可质疑的。

    "王端,你下去休息吧。此事交由六扇门处理。"宁霄轻声安慰道。

    王端恭敬地行了一个礼,快步离开。宁霄转身走入了六扇门,交代了相关的事宜。这是大乾皇宫中最为神秘的机关,负责查访各种皇宫内外的事务,尤其是有关于谍报与机密的。

    交代完毕,宁霄走出六扇门,进入了皇宫的后花园。这里种满了各种花草,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为这繁华的皇宫增添了几分宁静。

    不远处,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坐在石凳上,默默地看着脚下的鱼池。那就是小五。他的身世之谜,宁霄曾答应帮他解开,但迄今为止,依旧没有什么进展。

    宁霄走到小五的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五回过头,看到是宁霄,立刻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陛下,您来了。"

    "小五,对于你的事情,我还没能找到什么线索。但我保证,我一定会努力的。"宁霄认真地说。

    小五点点头,双眼中满是期待与信任,"我相信大人一定可以

    的。"

    两人并肩坐在石凳上,宁霄感受到了小五身上的那份坚韧与不屈,心中又是一阵感慨。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年轻时,也有过这样追寻自己身世之谜的时候。如今,虽然知道了一切的真相,但内心的那份遗憾依旧存在。

    “陛下,您说,我爹娘会在哪里呢?"小五突然低声问道。

    宁霄叹了口气,"我不知道,但我相信,无论他们在哪里,都会希望你过得好。"

    小五深深地点了点头,"谢谢陛下。"

    两人再无话题,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池中的鱼儿自由地游动,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宁静与和谐。

    京城之外,一行人在阳光之下,尘土飞扬。短暂的停留之后,郑王到了。远远地,他看到了李候父子,两人骑着高头大马,嘴角的微笑在阳光下显得尤为狡黠。

    李候率先下马,朝郑王躬身一礼:“久仰郑王大名,今日有幸远迎,实为三生有幸。”

    郑王微微一笑,点头示意。这李候,他虽然听说过几次,但真正见面还是首次。只是此人风采出众,巧舌如簧,几句话便让他颇感亲近。

    三人并肩走入酒楼,私下的雅间已经备好。暗红色的窗帘,细致的木雕,再

    加上楼下喧闹的酒声,形成一道与世隔绝的隔膜。

    酒水上桌,菜肴丰盛。三人举杯畅饮,话题从大乾的风土人情聊到京城的最新风向。酒过三巡,郑王已有些微醺,他看到李候越发的放松,双眼微微眯起,充满了算计的味道。

    待得众下人全部退出,李候突然收起笑脸,神色凝重起来:“郑王,我有一事要与您商量。”

    郑王摆了摆手,示意其继续。

    “宁霄这人,我观其为人,有些行事不够规矩,很多举动已经与大乾的祖训大相径庭。”李候声音低沉,尽量压抑自己的情绪。

    郑王眉头微皱,此时的他虽然醉意尚存,但听到宁霄这个名字,还是有些清醒,问道:“李候此言何由?”

    李候深吸了口气,将自己所知的宁霄近来的所作所为,都一一告诉了郑王。从裁军到调查藩王,再到对待太监王端的态度,似乎每一件都与大乾的传统大相径庭。

    郑王听得脸色变幻,醉意全消,冷声道:“这宁霄,真是胆大包天,若真如你所说,此人恐怕会成为大乾的祸水。”

    李候看到郑王已然被自己的话打动,心中暗自高兴,继续说道:“郑王,为了大乾的稳定,为了皇家的

    根基,您我都应该站出来,阻止这一切。”

    郑王随着李候的话语,心中的波动越发的剧烈。他在大乾王朝中地位尊贵,但一直被宁霄压制,导致他很难有所作为。然而,李候的话如同点燃了心中那缕火花,让他对取而代之的念头越加坚决。

    他盯着李候,试图从这个男人的眼神中捕捉到什么。李候恭敬地低下头,似乎明白了郑王的顾虑,轻轻地说:“郑王,我与您一样,都希望大乾王朝更加强盛,而非被一个人操纵。我愿意与您共谋大事。”

    郑王深深地吸了口气,这是一个很大的决定。他沉默了片刻,缓缓地点头,“事成之后,我必然不会忘记你的助力。”

    李候松了口气,他知道,他已经成功赢得了郑王的信任。他恭敬地行了一礼,转身带着李少离开了酒楼。

    酒楼内的灯火越发昏暗,郑王却并未离开。他独自走到一扇窗前,推开窗户,凛冽的寒风顿时吹进了房间。

    郑王身姿挺拔,目光凝重地望着外面的夜景。大乾的夜晚,总是那么寂静又美丽,但今晚的寂静似乎隐藏着风雨欲来的气息。

    他不禁回想起与宁霄的种种往事,初时还以为宁霄只是一个默默无

    闻的小人物,但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这个人便如日中天,权势滔天。

    每次他都试图找出宁霄的破绽,但都未能成功。这使得郑王越发的忌惮宁霄。

    “曾几何时,我都能轻易掌控一切,但现在……”郑王自言自语,感叹不已。他知道,如果继续轻视宁霄,自己的下场会非常的惨。

    金秋,暖阳洒在华丽的宫殿上,金光闪闪。

    宁霄独坐于书房之中,面前摊开的是各地的将士记录册。这册子详细地记录了大乾国各级将领的功勋、才干、过失与短板。他的眼神里闪烁着严谨的光芒,一笔一画地进行筛选,仔细打量,偶尔停顿,做了标记。

    他深知,大乾要想稳定,必须有强大的军队支撑,而真正的军队并非只靠数目,更在于精锐与训练。

    他从中选出了几名才华横溢,但未得到重用的将领。他计划,让他们接受更高深的战争学问,再加以实践,练就一支精锐部队。

    他敲响了书桌旁的铜铃,书房的门缓缓开启,一个中年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