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8章 兄弟情深

    郑王勉力一笑:“陛下过誉了,只要大乾安稳,哪怕我不在,还有更多英勇的将士。”

    “哼,英勇的将士固然多,但像你这样让我省心的,却是少之又少。”宁霄露出了难得一见的微笑。

    温婉清终于处理完伤口,轻轻地抬头看了一眼宁霄和郑王:“两位都是国家的柱石,务必要多加保重。”

    宁霄点了点头:“清儿说得没错。战争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边境之事无法预料。兄弟,你先好好养伤,我这里还有很多事务要处理。”

    郑王缓缓闭上眼:“陛下尽管去忙,我相信在您的带领下,大乾将更加强大。”

    宁霄深情地看了一眼躺在床榻上的郑王,然后转身走到帐外。他手一挥,一名侍卫立即奔去执行他的命令:将新研制的绷带和酒精尽快运送到江南道的前线。

    不久,温婉清端着一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放着那些刚刚送达的绷带和瓶装酒精。

    “清儿,这些是新研制出的医疗用品。用这些酒精清洗伤口,然后用绷带包扎,可以大.大减少感染的可能。”宁霄详细地解释了一番。

    温婉清一开始有些怀疑,毕竟这与传统的治疗方式不同,但见宁霄语

    气坚定,神情严肃,便没有多问,开始依照他的指示给郑王处理伤口。

    郑王感到一阵刺痛,但紧接着就是一股清凉的感觉涌上心头,似乎连疼痛都减轻了许多。

    “嗯,不错。”郑王微笑着说。

    宁霄见状,心中一阵释然。他转向温婉清说:“清儿,我有个提议,不知你是否愿意接受。”

    “什么提议?”温婉清好奇地问。

    “我想让你成为这些酒精和绷带的明面上的代理人。这些东西不仅军队需要,民间也非常需要。如果有人想购买,就可以找到你。”宁霄认真地说。

    温婉清一听,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这是好事,我当然愿意。这样不仅能为大乾的百姓做点事,也能提高大乾的医疗水平。”

    宁霄笑了笑:“正是如此,而且你一直关心民生,我想这样的事务交给你最合适不过了。”

    “那便多谢陛下了。”温婉清微笑着说。

    宁霄看了看已经开始沉睡的郑王,然后转身走出帐篷,心中却是杂然。虽然战争暂时取得了胜利,但接下来还有更多艰难的任务等着他。他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一切不测。

    而此时的温婉清,正蹲在床边,

    轻轻地为郑王拂去额头上的汗珠,目光中满是关切和温暖。

    “希望这些新研制出的医疗用品能早日惠及更多的人。”她心中暗想。

    在江南道的胜利归来后,宁霄以神机营和湛王军的威名横扫东寇和匈奴,两国被迫纷纷提出赔偿。在大乾皇宫内的决策厅中,宁霄坐在华丽的龙椅上,郑王和几名重要的大臣站在他的两侧。

    "报告陛下,东寇与匈奴都已经派使者来到大乾,他们表示愿意赔偿并请求和解。”大臣恭敬地说。

    宁霄微微一笑,拂了拂袖子,道:“既然他们愿意赔偿,那便让他们痛痛快快地赔一笔。我们大乾可不便宜。”

    大臣一听,心中一凛,明白皇帝此言有深意。他们都知道,这次胜利虽然重挫了东寇和匈奴的元气,但若大乾不趁胜追击,只怕将来必有后患。

    "请陛下明示,该如何提出赔偿条件?”大臣谨慎地询问。

    "狮子大开口,让他们各赔五百万两白银,还有粮食、药材和战马各五万。这样他们应该会乖乖地听话。”宁霄语气坚决,面无表情。

    大臣们一阵哗然,这个条件实在是高得惊人。但考虑到大乾现在的军威,以及东寇和

    匈奴的软弱,大家心中都觉得这或许是个可以接受的条件。

    "遵命,陛下。”大臣们一齐应道。

    几天后,郑王的伤势已经有所好转。他被安置在皇宫内的一座雅致的府邸里,一时间成了大乾皇宫里最受瞩目的人物。

    宁霄亲自走进郑王的府邸,见郑王已经可以下床走动,心中一阵欣慰。

    "郑王,听说你伤势已经大有好转,此乃天佑大乾啊。”宁霄笑着说。

    "多亏了陛下和温婉清的悉心照料,否则郑某怕是难逃一死。”郑王虚心地说。

    宁霄微微一笑,招手让侍者退出,然后坐到郑王对面的椅子上。

    "郑王,今日我来,正是想与你好好地谈一谈。在过去,我们或许有过一些误会,有过一些恩怨。但今天,我希望我们能够把这一切都放下。”

    郑王听了,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

    "陛下言重了,我早已将过去的一切放下。如今能够为大乾百姓和陛下镇守国门,是郑某的荣幸。”

    宁霄听了,心中一暖。他站起身来,走到郑王面前,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宁霄的车队缓缓地进入了京城,回到了皇宫。他旋即与温婉清进行了一番商量,对方表

    现得相当愿意并且具备相当的商业眼光,很快,医用绷带和酒精的生产与销售便有了明确的计划。宁霄心中不禁为能有如此贤良的臣子而欣慰。

    次日早朝,文武百官齐聚文华殿,宁霄穿着华丽的龙袍,庄严地坐在龙椅之上。

    "陛下,臣有一事想要禀报。”陈望,一位年约四十的文官,眉宇之间透露着一丝稳重。

    "陈望,有何事,直言无讳。”宁霄面色平和地说。

    陈望拜了一拜,然后站起来:“陛下,自从大乾成立以来,国家财政时好时坏,官员们的俸禄长时间未曾有所调整。现在国库因为战争赔偿而有了一笔不小的资金,臣建议应当适当地提高各级官员的俸禄。”

    一时间,文华殿内响起了一阵微妙的议论声。明眼人都知道,提高俸禄不仅能够激励官员们更加勤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贪腐现象。

    宁霄微微一笑,示意陈望继续说下去。

    “陛下,如今各级官员多有怨言,但他们也知道国难当头,所以并未过多地表示。然而,如若长此以往,恐怕对国家的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