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系统里还没有成熟多少的西红柿,也被裴老太弄了几个下来,炒了一大盘子西红柿炒鸡蛋。

    鸡鸭鱼肉,样样不缺,还有自家的小菜,如今自己家的菜园里种的都是系统里出来的种子,种出来的菜不仅自己吃,还要像以前一样,腌制出来卖出去。

    卖得最好的就是酸菜,开胃爽口。

    还有凉拌鸡丝,现在的天气炎热,吃鸡汤肯定会觉得腻,还烫嘴。

    裴老太就选得较为嫩的小鸡,先在汤里煮熟,小鸡嫩,熟得快。

    凉拌鸡丝好不好吃,一个是看鸡肉嫩不嫩,二就是看料好吃不。

    裴老太自从种了辣椒,简直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疯狂地爱上了做辣味儿的菜。

    要不是辣椒收获的还不多,她一日三餐都会给家里人做辣味儿的菜练手。

    这鸡丝的调料,就是加了足足的辣椒油,红亮亮,水汪汪的。

    葱白切成细丝儿,将凉水里泡过的鸡,用手撕成均匀的细丝,不可太粗,太粗了吃起来影响口感。

    再把料汁和鸡丝,葱白,拌均匀,香味儿就膨出来了。

    鱼还是做的酸菜鱼,她家的酸菜是一绝,不做鱼可惜了,这鱼先炸后炒,还得尽量不让它散了。

    炒鱼时,将酸菜拧干切细,和鱼一起炒,这样更加入味儿。

    再倒入开水一起煮,最后放剔出来的鱼片儿,烧一会儿就出锅了,这样吃起来的鱼,嫩滑得很。

    等到中午,忙碌的裴老太终于能坐下歇会儿了,可裴怀义和钟县令还没有回来,她不禁有些着急。

    老二不会出什么岔子吧?都是她的孩子,她怎能不担心?

    裴老太正在门口张望着呢,裴怀义和钟县令就回来了,两人瞧着有说有笑的,手里还拿着些新鲜粮食,看这样子,裴老太终于放心了。

    “娘,饭菜好了吗,县令大人该饿了。”裴怀义问道,说了一路,他口干舌燥,非常想喝杯水。

    “好了好了!”

    裴老太笑着收拾桌子,那些衙役们坐一桌,也是好酒好菜的招待着。

    县令就和裴家自家人坐一桌,桌上的菜色,红的绿的都有,看着就惹人喜爱。

    “这,便是用金瓜做的菜吧?”钟县令夹起一筷子金瓜片儿放进口中,入口软绵,带有微甜。

    “是是是,这正是用金瓜炒的菜,金瓜其实和面最好,煮着吃最饱肚子。”

    钟县令点点头,在田间地头的实地观察金瓜的产量他算是明白了,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这是什么菜?本官还未曾见过呢!吃着酸甜可口,很不错。”

    钟县令瞧着红黄相间的西红柿炒鸡蛋,一吃就爱上了这个味道。

    “这是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还没种出来多少,我们家还在继续尝试。”

    西红柿,县令点点头,裴家的新鲜吃食很多,这西红柿除了炒鸡蛋,凉拌着也好吃,太适合如今的天气了。

    没想到,裴家这么会种东西,他对裴怀义更加看重了,这是人才啊!

    不是只有会念书的才能称之为人才,否则朝廷就不会有六部了,能在自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也是人才。

    有会说话的裴怀仁,专业对口的裴怀义,还有两个秀才,裴怀礼和林牧陪着,这一顿倒是吃得宾主尽欢,钟县令走时,还提着一小篮子西红柿。

    裴家的新作物,他已经有了决断,这样的好东西,必须在全县推广!

    能让千万百姓不饿肚子,能活命,这是天大的功绩!

    作坊这边,今天是第一天上工,二十个汉子都听说了县令大人来了裴家。

    不敢有所怠慢,更别提胡老头还在一旁监工了,没人敢偷懒,能被选上的人本就是肯出力气踏实做事儿的。

    到了午时,胡氏就赶着牛车来送饭来了。

    赶车,是全家人在裴老太的要求下,必备的技能。

    好几桶的饭菜,虽然路程不远,可胡氏也得提好几趟,用牛车一次就拉过来了。

    不会赶车时,不知车的好,想着自己累几趟也就带过来了。

    “吃饭了吃饭了!都歇歇!”

    胡老头一看是自己女儿,也就更上心了,帮着把木桶放下来。

    二十个人,一人一个大大的海碗,挨个儿地发午饭。

    “呀!今儿中午吃饼子呢!”

    “这是啥饼子,瞧着这么多馅儿,主家是真舍得啊!”

    今天的饼子是土豆渣和着面粉做的,土豆渣多,看着就像馅儿似的。

    “裴大娘家真是好主家嘞,你们敲,这有汤有菜还有肉的!”

    一人拿着一个碗,眼巴巴儿地看着木桶里的菜吞口水。

    “别急别急,一个个来,今天吃饼子,一人四个,吃不完就带回家给娃尝尝。

    还有青菜炒肉片,都是用的肥肉,油水儿足足的!

    还有南瓜汤喝,甜得很,不爱喝的这里还有糖水,吃完了饭来一碗。”

    胡氏一边给人打饭菜一边介绍着,娘说了,作坊是大事儿,得给工人好处,他们才会好好儿干。

    “一人四个饼子?这也太好了吧!”

    “我得留两个带回去给娃尝尝!”

    “就是只吃饼子也能吃饱嘞!”

    “这糖水能带回去吗?我家娃爱吃甜的。”

    众人纷纷赞叹,没见过裴家这么好的主家,有工钱还能把饭吃饱。

    他们也都是知道感恩的人,人家给这么好的待遇,个个都想着要好好做事儿,否则对不起人家。

    幸好都是老乡里乡亲的,知根知底,人品不行的人根本没机会来。

    “可以啊。”

    胡氏忽然想到一个好办法,能减少自家的工作量,还能博好感。

    “不过一会儿碗筷得拿回去洗,也没东西给你们装糖水带回去啊。”

    “这简单,要是你们信得过,这碗筷我装了糖水带回去,明天又带来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