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5章 天赐良机

    一听这话,廖同知顿时脸色一变。

    他阴沉沉的目光徘徊在暴虐与杀意之间,语气不善地咬着牙反问了句:“你这话什么意思?”

    然而,回答他的却只有容久的一声冷笑。

    对于没有必要的人,他向来懒得多费唇舌。

    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之类的等到了诏狱中,自会随着断头饭一起让对方吃个明白。

    见状,廖同知那让杀意烧得滚烫的脑子,像是突然被人用腊月寒天的一盆冷水兜头浇下,让通身热血在沸腾中抓到一丝摇摆不定的清明。

    趁着刀光横劈,容久闪身退让的空档,他从混战中脱身,站到一旁隆起的小土坡上。

    容久被一群前赴后继的锦衣卫缠住,也没管他是否退了出去。

    于是,廖同知就这样仗着视野优势,将混战中的情形尽收眼底,他的眼神像一匹渴血已久的恶狼,阴毒而狡猾。

    他自认为这次的计划堪称完美,天衣无缝。

    这次带来霁城的锦衣卫,大半都是他的人,也只有陈青那样一根肠子通到底,满脑子只有尽忠职守的蠢货才会上了他们的套。

    他跟着陈青多年,实在太清楚对方的禀性。

    这么多年来,陈青手握锦衣卫这张王牌,却只听沈阙与容久的号令,偶尔有官员向其示好,对方也全都一概推掉,丝毫不顾及旁人的脸面,也不管这样的举动会不会为自己树敌。

    若不是他忙前忙后的上下打点,就那么个一根筋的废物,早就被人设计从指挥使的位置上踹下去了,哪还有今天?

    因此当廖同知接到朝中某位大人的示好,在数年的兄弟情义与可以预见的泼天富贵之间,他没有迟疑多久,便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廖同知心想,去他妈的情义!他跟着陈青这么多年,也没见对方为他考虑过一星半点。

    情义?情义值几两银子?!

    他只知道,只要陈青还在指挥使的位置上一日,便永没有他的出头之日!

    霁城水患对他来说,可谓是瞌睡了有人递枕头,来的不能再巧!仿佛连老天都看不下去,终于睁眼把这么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送到了他的眼前。

    他若是不死死抓住,都对不起自己这些年的辛苦。

    原本,他是想设计让陈青死在水患中,为此他甚至计划好了要怎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对方引至河道附近,借由做过手脚的堤坝,让汹涌湍急的河流成为陈青的葬身之所。

    但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便出了意外。

    当廖同知听说陈青“意外”救下了一个半死不活的女人,又被一个不知从哪杀出来的灾民带走了人时,他就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

    而后来,陈青不仅派人查那两人的身份,还特意前往赵家庄与对方会面,这就愈发肯定了他的怀疑。

    他早已与潘靖和钱东林有过私下往来。

    别说私下,就连刚来霁城的接风宴都是他替陈青出面的,一切简直配合得恰到好处。

    于是,在陈青决定第二次去往赵家庄,从赵百泉那里拿到些什么的时候,他提前将消息透露给了潘靖,在对方派人去赵家庄抓赵百泉的同时,他则在路上预谋了一场“山崩”。

    但他也深知,以陈青的身手,那场意外也许根本伤不到对方,这才有了那个“新来的,手脚尚显笨拙,差点送命的锦衣卫”的存在。

    他知道,陈青此人平时不苟言笑,铁面无情,可对手下的人其实一直很关照,在那样的生死关头,他本能地便会出手救人,而只要拖延那么一时半刻,就能让陈青心甘情愿地去做那个“替死鬼”。

    廖同知甚至有些讥讽地想,他能让陈青带着“为陛下鞠躬尽瘁,因黎民舍身取义”的名头去死,已是看在这么多年情义的份上,格外仁慈了。

    可惜的是,陈青实在命硬,竟从足以致死的重伤之中挺过来了。

    廖同知其实想过,趁他重伤昏迷,一只脚踏进鬼门关的时候,从背后推一把,早早结束了对方的痛苦,但当他从大夫口中得知,陈青一只胳膊废了,从此再也拿不了刀的时候,他既意外又惊喜,认为这是天赐良机,顿时改了主意。

    比起陈青意外死亡,他借机上位来说,对方因自身原因不得不从位置上退下来,让他这个劳苦功高的副手顶上,是更加水到渠成的好事。

    相比前者,这样不但能堵住猜疑的悠悠众口,到时只要他再假惺惺地与陈青演一出“兄弟情深”的戏码,便能顺理成章地坐到指挥使的位置上。

    也可以说,陈青意外用一条胳膊救了自己一命。

    之后陈青受伤的消息传回雍景城,朝廷势必会再派人来主持大局。

    所以,容久一行人的到来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唯一出乎他意料的,便是那两个提前潜入雍景城,隐姓埋名住在村民家里的锦衣卫。

    他虽不常与应歌打交道,但对方的行事风格他多少也听说过一些。

    在廖同知看来,不论应歌是为了从容久手中挣一份功劳,还是只是想查清水患与陈青遇险一事背后有没有隐情,乔装打扮来霁城查探这样的事,都完全符合对方那不走寻常路的小聪明。

    因此,即使后来得知潘钱二人为追杀花麓而误打误撞绑了应歌,他也没有慌张。

    就像钱东林和潘靖说的那样,绑他们的不过是一群不知哪来的杀手,与他何干?

    只要灭了口,草席一卷,往城外的万人坑中一扔,别说他们查到了什么消息,就连尸体说不定都找不着。

    那时,廖同知还没有把主意打到容久头上。

    这么些年,朝中多少意图将其拉下马,或是杀之泄愤的人都着了道,不到万不得已,他并不想惹上这么一个难缠的角色。

    况且,若是陈青与容久前后相继出事,他难免会被怀疑,就算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