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小道士坐在屋中念诀,心绪渐渐平静下来;忽听见外面没有声音,便打开窗户一条缝隙偷看,那些可恶的家伙早已离开。

    松了口气,轻吻怀中的小玉牌,感谢师尊的恩情。

    生火做斋饭,吃饱饮足;夜幕降临,天色昏暗起来。

    深林里的空气沉闷而孤寂,一声声狼嚎悠远又诡异,坐在房顶观大山,曾听师尊讲:这茂林更深处有古迹,似先贤在这里隐居过。

    小道士有一颗好奇之心,待明天天明,备好干粮饮水,便要进大山深处去探一探。

    盘坐屋顶,闭目修炼,感天地之灵气、吸星月之光华......

    朦胧雾霭被第一缕阳光驱散,温暖袭上心头。

    小道士睁开眼,从修炼状态退了出来。

    跃下房顶,备好干粮饮水,带上一柄秀丽的铁剑,启程往山林深处探去。

    翻过一座座小山丘,淌过一条条宽阔的河流,四周的深林难闻鸟雀啼鸣,显得寂静许多。

    “好阴森的感觉”,看路边的一棵红叶树,藤蔓交织,犹如血管经脉,喃喃道。

    立足山口,欲进欲止;瞧瞧身周,却又没有那些可恶家伙的身影,摇头苦笑:“该出现的时候又不在了,陪我探探险也好啊”。

    歇息片刻,终究鼓起勇气继续前行。

    深山腹地,不闻禽啸兽吼,一片寂静。这里尽是红色树木,恍若鲜血浸染的森林,充斥着罪孽和阴秽。

    走了数个时辰,抵达整座大山戾气最沉重的地域;红色的草地上筑有一间间屋舍,藤蔓缠绕掩埋,早已破败。

    “这里就是师尊讲述的古迹吗”,站在高处遥望,浩瀚的森林仅这里一片血红。

    血腥的空气十分沉闷,就好像有铅水溶在其中,压在身上,感到格外吃力。

    “这里的煞气好重,就好像有很多阴灵围在身边”,小道士取出一张符激活,其中的效能作用于自己的双眼,以便清楚瞧见虚妄的灵魂。

    燃着青火的眼瞳看向周围,果然有茫茫灵体游离四处,愁如云雾,不可计数。

    “你们是谁,为什么藏在这里?”

    有一蛟蛇灵魂吟说道:“我们追随兽王领袖,却反遭抛弃,身死在此数百年,化作游魂阴鬼藏身此间,往生不得,还望道长为我们超度”。

    小道士愁道:“我道行低微,度不了许多阴灵;待我将此事禀报师尊,他老人家应该能够超度你们”。

    众阴灵不免失望且愤,但慑于此人身上散发的强烈“灵气”,而不敢近前逼迫。

    小道士走走看看,逛遍破败屋舍四周的红林,疑问道:“师尊说这里是古代遗迹,你们可知这里发生的往事?”

    有一鬼少女轻叹:“这里是“落雁山”,八百年前“水云国”灭亡之时......”

    少女讲述此山的血腥过往,曾经有个可怕的剑修,将此山屠尽灭绝,还有个更可怕的剑修,将整个水云国屠尽灭绝;兽王领袖则以大手段聚合整个国家的亡灵于此,疗养它自己的伤痛。

    很多亡灵都被吞噬了,而余下的十几万亡灵被遗弃于此,既不能前往阴曹以求轮回,也无法重塑肉身以求复活。

    小道士心情沉重且悲凉:世上正在打仗,无数生灵都在战火中死去,可能只有这里才能享有一分安宁。世间的净土,竟是他们口中凶险的落雁山。

    “小道长,你师尊呢?”有一雀鬼疑问。

    “师尊出山为正派尽一份力量了”。

    有一鬼和尚料算道:“你师尊此行,怕是凶多吉少,你再难见到他了”。

    小道士悲苦莫名。

    有一鬼术士道:“我有一法,也许可度我们脱离苦海,你是否愿意听一听?”

    “前辈请讲”。

    鬼术士道:“我在世时,曾阅一卷炼瓷古书,学得一招重塑肉身之法:以泥偶为身躯,以精血滋之,再以秘咒吟唱,使之化为灵躯,便可容纳灵魂......”

    鬼和尚冷冷道:“这是血儡之法,邪道傀儡师惯用此术,并非好事”。

    “过程虽然邪恶,但总算有个纳灵之躯,比我们现在的情况要好得多”。

    小道士跟随师尊修习多年,眼界较为开阔:“我了解血儡之法,这是禁术,常捉活人为鼎炉,炼魂为儡,十分邪恶”。

    诡计被拆穿,鬼术士只得叹息。

    “不过我可以答应你的请求,给你们炼制一些容纳灵魂的泥躯”。

    鬼少女央求道:“麻烦你多炼制一些,我们很辛苦,都需要一个避风港”。

    小道士微微沉吟,承诺道:“我会给你们每一个都炼制一尊灵躯”。

    愁云之中约有十七八万道阴魂,那么就需要炼制十七八万尊合格的泥偶灵躯,这个约定对于弱小的“灵将”小道士而言,犹如夸口。

    稍微整理破败的房舍,清理出一间可供歇息的地盘,放下干粮水壶,就出去寻找水源与黏土了。

    奔行至东山百里处、觅得黏土千斤,悉数搬运至红林草地上;于西谷觅得深潭,引流至庭前,以备和泥。

    月上中天,空气阴冷,深林里的光线昏昏沉沉。

    忙碌一天的小道士精疲力竭,瘫躺在草地上喘气歇息,望着繁星与明月,思念着征战世间的师尊。

    鬼术士道:“世上炼儡之法无数,而我只懂这一种方法,你按照我讲的,先炼一尊试试成效”。

    小道士摆手道:“容我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再干活”。

    众人无奈,如果对方是一名灵尊修士,或许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吧;灵将修行者,的确还需要吃饭睡觉。

    吃些干粮,经过半个时辰调养修习,气力恢复大半;小道士便借着月光,取水和泥,按照鬼术士的指导,捏了一尊怪异的泥偶。

    以灵力驱除水渍,泥偶变得干燥起来。

    鬼术士道:“躯壳不需要多么好看,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灵魂就行,最主要的还是“聚灵阵”的构建。有了这座阵法,天地中的灵气才会被吸纳,灵魂才能得到滋养”。

    小道士便又遵循前辈的指点,构筑聚灵阵,然后咬指滴血在阵盘上面,并配合鬼术士口授的“秘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