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一十七章词牌

    唐见溪年岁大了,眼睛不太好使。

    “巧儿,去把烛火拿过来。”

    陶巧儿拿过烛火,唐见溪凑近了,把帕子展开来。

    “上面不是字,是用针绣的。”

    “绣的是什么?”

    “好像……绣的是一个日期。”

    谢知非声音微微发颤,“是不是七月十四。”

    “是。”

    陶巧儿一声惊呼:“啊,这不是明月的生辰八字吗?”

    谢知非:“还绣了什么。”

    唐老爷又把帕子凑近点,嘀咕道:“还有一行字,只是这绣工有些差,巧儿,去拿纸笔来。”

    拿纸笔,就是要把上面的字一笔一笔地拓下来。

    唐见溪拓的很快,不过片刻,一行清秀的字便赫然出现在纸上。

    “谢公子,这是一句词,共有八字。”

    “是什么?”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什么意思?

    谢知非脸色茫然地看向唐见溪。

    唐见溪拧着眉,想了好一会,突然一拍大腿,“这首词我知道。”

    “老爷,你快说!”陶巧儿比谢知非还要性急。

    “词牌名为《扬州慢:淮左名都》”

    谢知非脑子空白一瞬,“扬州慢?”

    “讲的是词人有一天经过扬州,见扬州一片萧条,心中十分悲凉。

    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故称淮左;这里又有一座非常有名的亭子,叫竹西亭。

    他在亭子里稍作停留,想到扬州城曾经的风流繁华,心中感慨万千,回家就写下了这首词。”

    唐见溪趁机还不忘点评几句。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淮左对竹西,名都对佳处,对得算不得巧妙,但胜在工整。”

    陶巧儿压根不想听什么词啊,诗的,她只想知道一件事。

    “谢公子,明月的襁褓里怎么会藏着这样一句话?”

    谢知非咬着后槽牙不说话。

    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死死握成拳头,发出可怕的“咯咯咯”的声音,眼前感觉东西都在晃,桌子在晃,墙壁在晃,人影也在晃。

    晃动越来越剧烈,如同地动山摇一般。

    然后,他的耳边听到了“轰”的一声巨响。

    山崩了,地裂了。

    谢知非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心,也在瞬间塌了下去。

    良久。

    他嘴唇轻颤:“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

    知道,也不能对你们说。

    他抬起眼,看着唐见溪。

    唐见溪被他充血的眼睛吓到了,“谢公子,你……”

    “我很好。”

    谢知非站起来,“有没有水,我想先洗把脸。”

    “有,有,有。”

    陶巧儿走到里屋,端出一盆冷水,放到一旁的小几上,“我再添点热……”

    “不用,就冷水。”

    山里的水,冷的刺骨。

    谢知非把整张脸都埋下去,身体狠狠打了个激灵,一下子就还了魂。

    他僵立片刻,终于在唐见溪夫妇焦急的目光中,缓缓开口。

    “静尘的棺材已经合上,她的心魔是陆时,那一段锣声是陆时中举游街的大锣和唐家戏台上的小锣,发出的声音。”

    唐见溪一拍额头:“哎啊,我想起来了,是同一天。”

    “严如贤死了,李兴的女儿丽妃死了,李兴和他两个儿子也难逃一死,陛下下了罪己诏,这一切……”

    谢知非的声音轻得像一阵风。

    “一切都是陆时做的。这二十六年,他爬到这样一个高度,活成一个孤种,就是想为你们的先生,为唐家讨一个公道。”

    谢知非把帕子塞进怀里,深吸一口气,“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先太子的意思。”

    “什,什么?你说什么……”

    谢知非的话,让唐见溪的世界一下子颠倒过来,气息都不稳了。

    “太太。”

    谢知非转动眼珠,落在陶巧儿的身上。

    “如果你想让唐明月一辈子平平安安,就把这襁褓烧成灰,扔河里,埋土里,怎么着都行,就是不能留下来!还有……”

    他的声音陡然变厉